这个没考好的优等生遭到了全体差生的嘲笑
这个没考好的优等生遭到了全体差生的嘲笑
上海还是封了,从之前的网格化变成了现在的鸳鸯锅。
幸灾乐祸的很多,都觉得天下苦上海久矣。
毕竟差生最乐意看到的就是优等生也没考及格。
前几天微博把关于俄乌冲突的博主标注了IP地址,结果发现很多内地热血博主居然来自西方世界。
如果微博把关于上海疫情的IP地址也公布一下,应该也有一场好戏。
在这场大考中,上海一直是作为优等生的存在。
并且自己推导出了“科学抗疫、动态清零”的公式。
但是这个公式太难学,其他人不愿意学。
如果没学好是要付出代价的,轻则用笨办法重考,重则逐出考场。
好在有现成的方法,即所谓“一刀切”,相当于掰着手指头,把结果一个个凑。
好处就是一定能算出来,缺点就是做完题必然累得虚脱。
考试进入第三个年头,依然只有上海在用“动态清零”这个公式。
而此时这个公式面临终极大考。
在变量很少的情况下,上海已经把这个公式用得纯熟。
但一个不慎,变量出现了指数级的暴增。
一方面考试题目忽然变得特别难,另一方面题量也变得特别大。
上海一开始仍然用自己推导公式来解答。
一个考生要在竞赛级的难度下,解答正常题量数百倍的题目,
还得在规定时间内,用自己推导公式的方法来解答。
想想就知道其中的难度。
上海也知道很难,但他仍然在努力推导新的公式。
这需要多大的担当。
而这一切不仅是为自己,也是为中国寻找一种新的解题方式。
上海可以不去寻找新方法,就像大家不理解的一样,
就你们上海特殊,我们都封了,就你们不封,就你们重要。
可是上海如果不寻找新方法,中国也必须要寻找。
遇到病毒,难道就只有“一刀切”这一种方式吗?
其他国家都已经躺平了,他们只能祈祷病毒变得更温柔些。
这种情况下,人类世界可以彻底清除新冠病毒吗?
不可能了。
人类一开始就知道,能不能消灭新冠病毒,不是取决于做的好的国家,而是取决于做的最差的国家。
只要有国家控制不住,病毒就会长期存在,人类就必须与病毒长期共存。
其他国家已经躺平了,我们能做的只能是独挡病毒于国门之外。
等病毒变异得没有多大危害之后,我们再顺势打开国门。
我们可以长期闭关锁国,彻底跟世界隔绝吗?
当然不可能。
尤其是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我们更不可能和世界脱钩。
我们必须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上海就是在探索新方法的优等生。
一直以来,上海承担着来自国外病毒的暴击。
如果可以和世界脱钩,那上海直接不接受境外人员进入就好了,这么简单的解题方法谁不会?
遇到病毒,层层加码,把尽可能多的人隔离14天到一个月,这就是其他地方的现状。
春节期间经过上海静安回老家的人,曾被冠以“恶意返乡”的罪名。
上海静安区人民还好好地生活,路过静安的人回去反而成了囚犯。
有朋友说他老家被封了,不是因为有确诊,也不是有密接
只是有个从上海回去的人没有报备就逛了超市,于是把超市附近的几个镇全部封了起来。
而上海却尽量不去打扰老百姓的生活,尽量不去做全体核酸检测,更不愿意动不动就封城。
这种担当,其他地方有吗?
而这种担当,却让其他地方如临大敌。
因为上海不封城,没有迅速解决疫情,影响了很多地方。
西方世界等着看中国笑话,中国是全世界中的优等生。
如果中国也躺平,他们就可以松口气。
继续鼓吹他们体制的优越性。
很多地方也在看上海笑话,上海是中国的优等生。
如果上海也封城,他们也会松一口气。
为自己一刀切找到了合理性,为自己不担当找到了正当性。
上海一面承担着来自国外病毒的暴击,一面在探索新的解题思路。
即便失败,也是用尽全力以后的失败,也是优等生的失败。
创新,哪有不失败的。
失败不是成功的反义词,从未行动才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