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载入史册的中日之战,打掉日本200年国运,杀出大明风华
一场载入史册的中日之战,打掉日本200年国运,杀出大明风华
这是一场载入史册的中日之战,这一战直接打掉了日本200年国运,彻底粉碎其侵占朝鲜半岛的野心。
公元1592年,丰臣秀吉发动侵朝战争,短短两个多月,便相继攻占汉城、开城和平壤,朝鲜亡国就在眼前,朝鲜国王李昖不得不向大明求援。
万历二十年12月23日,大明朝廷命李如松率军入朝参战,短短一个多月,接连收复平壤、开城,四月二十日,收复汉城。日军遇到大明军队,仿佛遇到了克星,漫山遍野的日军仓皇逃窜,丰臣秀吉不得不提出停战议和,日军分批撤离朝鲜。
1598年11月11日,日军第二军部队登船待发,其先遣部队驶至光阳湾口的猫岛附近海面时,受到中朝联军水师的拦击,退路被截断。为突破重围,第二军编组了一支冲锋船队,连日向联军水师发起攻击,均未能奏效,只得向驻泗川、南海之日军求援。日军第五军主力在岛津义弘率领下,于十八日夜乘月色向露梁海峡疾驶,企图突入光阳湾,解小西行长之围。中途与从南海开来之宗义智部船队会合。两支船队会合后,共有兵力三万余人,于午夜开始通过露梁海峡,大明指挥官陈璘获悉日援军情报后,立即着手调整部署,决心在露梁以西海域,包围和歼灭救援之敌。
此时日军拥有各类舰船3000余艘,其中体型较小的关船居多,另有一部分体型较大的安宅船,数量虽然可观,但构造简单,性能较差。装备的武器为滑膛枪炮、枪、弓矢、倭刀等。
而大明水师约1.3万人,战船500余艘。战船种类繁多,有福船、楼船、栢槽、沙船等。并且武器精良,除弓、弩、刀枪外,还有大量火器,如佛郎机、虎蹲炮等,明军火炮的射程最远可达3000米,而日军的只有100—200米。
朝鲜水军兵力约4.8万多人,拥有船舶488艘,包括战船80艘,辅助战船192艘,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李舜臣创造的“龟船”,这是一种大型战船,上复盖板,板上有十字小槽,其它部位则遍插利刃及锥尖。前为龙头,龙口是铳穴;后为龟尾,尾下亦有铳穴。两舷各有6个铳穴,铳穴下有橹8—10支,甲板坚固,机动灵活,攻击和防护能力均较好。
十九日丑时,即岛津义弘率军进入露梁海明军预伏地,遭陈璘部阻击,于是调头南下,后又发现伏兵,转头向北而行,遭到北岸邓子龙部的截击,中朝联军三面合围,在露梁海与日军展开激战。
联军逼近日舰,跃上敌船,与日军短兵肉搏。北岸邓子龙率200士卒登上朝鲜船,奋勇冲杀,日军死伤无数,但由于众寡悬殊,邓子龙部被日军包围,不幸战死,战至中午,陈璘派水师副将陈蚕、游击季金率部来援。与此同时,中朝联军水师左右两路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向大岛以东海面之日船队主力,展开猛烈的攻击。
陈璘率主力与李舜臣夹击日舰,施放喷火筒,焚毁日军大部分战船。日军跳水登岸,又遭陆上明军截杀,死伤大半,仅数百只战船溃逃。李舜臣率朝鲜水师跟踪追击,进入观音浦,再度与日军血战。陈璘也率中国水师赶来支援,用虎蹲炮连续轰击,日船纷纷起火。在一片混乱之中,李舜臣被日军流弹射中, 不幸阵亡。但日军败局已经,岛津义弘率领残余倭船百余艘遁入外海,至此, 露梁海战结束, 中朝联军获得大胜。
这一战保障了朝鲜半岛200年的和平,中朝水师联军在陈璘的统一指挥下,密切协同,英勇奋战,有力的维护了国家安全,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杀出了我华夏军人的不朽风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