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名家焦晓春先生简历并长诗赞
秦腔名家焦晓春先生简历并长诗赞
(欢迎关注“在城在乡”头条号,以及时收到更多精彩文章及更新信息。)
焦晓春
生于:1934
逝世:1988
兴平已故秦腔老艺人,秦腔名家。
一九三四年出生在三原县的一个城镇贫民家庭。四岁时,父亲在饥寒交迫中染病死去。由于家计窘迫,七岁被送去给人当童养媳。她的学艺生活是从九岁开始的。最早进入周至县的宜春剧社,接着又先后在雅化社、美化社、宣化社和户县剧社拜师学艺,先拜师李琼中,习武生兼演小生,后拜刘毓中为师,改工须生。
她音域宽广,音质纯厚,音量宏大;高音区清脆委婉,中音区圆润甜美,低音区浑厚苍劲;她的唱腔婉转自如,若行云流水;表演认真,唱做兼优、一丝不苟,唱腔风格上继承了前辈名家王文鹏清俊洒脱的特点,又吸收了刘毓中慷慨激越的风格,通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形成了自己奔放清郁、苍劲古朴的艺术风格。
先生代表剧目有《葫芦峪》、《辕门斩子》、《哭祖庙》、《苏武牧羊》、《宝莲灯》等,青年时曾演过《长坂坡》、《黄鹤楼》等文武小生戏。目下已知存世音像资料有:《葫芦峪》(全本录像,长安县人民剧团助演)、《辕门斩子》(全本录像)、《哭祖庙》(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录音)、《二堂舍子》(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录音)、《生死牌》(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录音)等等。
焦晓春十七岁时就成了声震西北的秦腔名角。焦晓春中年后虽不幸嗓音塌落,却成就了戏中神品《葫芦峪》,尤其是《祭灯》、《托印》两折,功力稍逊者难办。听焦晓春晚年的戏,苍凉惆怅,别有韵味;看她晚年的戏,形神俱佳,当为绝响。
让我们深切缅怀秦腔老艺人焦晓春老师!
长诗以赞深受广大戏迷朋友热爱的秦腔名家、老艺人焦晓春老师。请大家多指导,谢谢。
贫寒世道多不平,九岁学艺演三生。
困苦如随砺强志,天助其勤共聪明。
童颜褐须工不乱,台下人头集似霰。
名播古城一坤伶,神童精湛恨难见。
中心郎朗应无尘,不以名家耀光轮。
谦虚求人教艺术,人格高标作常人。
青春不待功无已,为学天天总相似。
作工唱念俱为佳,谁知习演多汗水?
艰难岁月慢悠悠,病缠体弱几多愁。
为爱人退心不退,尽心更上一层楼。
倾尽精力培新蕾,养成新人壮舞台。
圆润清脆微有减,苍凉惆怅好齐来。
形神如望声又闻,老来绝响知新君。
可叹人生重不度,一生丰富一长文。
百载一时看落花,情系台口戏为家。
渭水流腔行婉转,秦声越岭感谷斜。
古朴洗凝适出雾,此情蔼蔼长生路。
不知大才投何处?写罢遥望兰山树。
(备注基本步韵春江花月夜,个别未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