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真的存在过吗?25亿人信他的真正原因,受难的细节才是关键!
耶稣真的存在过吗?25亿人信他的真正原因,受难的细节才是关键!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与其他“救世主”不大一样的是,耶稣在历史记载中可以查证得到。
这里所说的历史记载,并不是指《圣经》,就是正儿八经的史书。
难道世上真的有救世主吗?
真实的存在
比如说,从罗马古籍中,人们能够找到耶稣的存在;
又比如说,在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斯的《犹太古录》中,耶稣也是出场率相当高的历史人物。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其实是将历史记载中的耶稣形象提纯化了。
换言之,耶稣形象本来是散见于各大史书中,但教徒们为了更方便地了解耶稣,就专门在《圣经》中汇总了他的一生。
根据《圣经》记载,耶稣出生在一座名叫拿撒勒城的地方。
当时,耶稣的母亲也就是玛利亚还在修道院修习,虽然即将要与一位名叫约瑟的木匠结成夫妻关系,但二人并没有完成正式的结婚手续,更别说夫妻之实了。
某一天晚上,玛利亚忙完手上的事回到住的地方后,一阵刺眼的光突然降临。
在这光晕中,玛利亚勉强能看到一个有着天使般面容的人,他向玛利亚说着:“你即将诞下圣灵,请给他取名为耶稣”。
一听这名字,玛利亚就震惊了。
因为,在希伯来语中,“耶稣”可是“救世主”的意思。
试想一下,谁能有如此荣幸诞下救世主呢?
玛利亚并不觉得自己有这份幸运,于是她保持着半信半疑的心态去面对这个事情。
然而,次日,玛利亚的肚子就开始显现出怀孕的迹象。
这可把未婚夫约瑟气坏了,当即决定取消二人的婚姻。
可神奇的是,那个有着天使般面容的人再次来临,他告诉约瑟,玛利亚肚子里的可不是别人的“孽种”,而是上帝的儿子。
那人还进一步解释道,上帝是以纯洁的方式,将圣灵托付于玛利亚的腹中,玛利亚还是处子之身。
但约瑟听完这一番话,立马就回心转意了,对玛利亚更是流露出了崇拜的眼神。
就这样,二人就一直细心孕育着这个上帝的儿子。
不巧的是,就在玛利亚快要临产的时候,二人所在的城市伯利桓遇上了人口普查。
当时的统治者要求必须是本地户籍的人才能在此地生活,外敌户籍的人需要回到自己的户籍地。
于是,作为外乡人的约瑟就带着玛利亚启程前往自己的家乡。
可谁知道,一路上的旅馆都是满的,二人竟找不到一个房间来好好休息。
无奈,二人只好在马厩勉强睡一晚,也就是这晚,耶稣出生了。
谁都没有想到,救世主竟然出生在马厩之中。
但这并没有遮掩救世主的任何光辉,因为没过多久,就有三位从东方远道而来的圣贤给耶稣送来了新生礼物。
且不说他们究竟是如何得知耶稣出生的时刻,这掐点确实相当之准。
而更为神奇的是,没人知道这三位圣贤是谁。
也正是因为这三个外邦人到来,惹得全城都陷入了不安之中。人们纷纷都想知道,这三个外邦人远道而来为的是什么。
就在耶稣身份快要暴露的时候,长着天使般面容的人及时出现,警告三位圣贤要对此进行保密,不然将招来杀身之祸。
与此同时,又安排玛利亚、约瑟带着婴儿赶紧出城。
果然,当地人听说来了外邦人,便以为他们是来迎接新王出生的。
而当时的统治者希律王听到这话,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不惜派兵猎杀全城刚出生不久的婴儿。
刚出生的耶稣因为及时地被送出了城,因此也逃过了一劫。
耶稣传道
根据塔西陀撰写的《编年史》记载,耶稣三十岁的时候,他在家乡加利利开始传道。
当时,耶稣生动地像人们描述着天堂的优美景色。
同时,耶稣也毫不避讳地说着末日审判的来临。
按正常的逻辑,一般如此年轻的传道者,不管说得再天花乱坠,都不大可能有人信服。
可耶稣偏偏就像是自带光环的人一样,只要人们听了他的传道,就会立马成为忠实的信徒。
很快,成百上千的人都聚集在了耶稣的周围。
为了更好地管理这群信众,耶稣专门选出了十二人,作为自己最信任的门徒。
莫非,耶稣真有什么神秘的光环?
事实确实如此。
根据《使徒行传》记载,在耶稣传道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神迹”。
有一次,耶稣带着自己的门徒和母亲一道去参加婚礼。婚礼进行到一半,宴请宾客的酒喝完了。
于是,玛利亚就想让耶稣露一手,给大家补充点酒。
严肃的耶稣听到母亲试图让他变戏法般地展现神力,有点生气,便告诫母亲神力并不是可以被滥用的,希望母亲日后不要再提出此类要求。
但与此同时,耶稣又令门徒搬来六桶清水。
随即,耶稣遥望着天空,脸上流露出虔诚的表情。
片刻后,人们就发现原本的清水变成了香甜可口的美酒。
自此之后,大家就开始笃信耶稣真的是神的儿子。
还有一次,一个大臣的儿子生了重病,他听说耶稣能够施展神力,于是便请来耶稣,希望他为自己的儿子医治。
耶稣却说,神迹已经发生,你可以回去看看你的儿子了。
大臣就疑惑了,怎么耶稣连自家门都还没进,就医好了自己的儿子?
可等他回到家中,原本生了重病的儿子确实活蹦乱跳地出现在自己面前。
如果仅是这些,耶稣还不足以令人信服。
根据《圣经》记载,耶稣一行人在前往拿因城的时候,还亲手复活了三个人。
十字架之死
随着“神迹”的不断出现,耶稣也成为众人心中的神。
但是,在当时的社会中,并不是只有耶稣这一派的传道者,还有犹太教。
据《犹太史录》记载,犹太教无法接受耶稣一人独大,就决定从根本上为自己的统治铲除隐患,那就是直接杀死耶稣。
为此,他们花了三十两银子收买了犹大,这一后续就是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看到这里,很多朋友可能会说,耶稣都是神的儿子,怎么不会预测到这一结局呢?
其实,根据《马可福音》记载,耶稣是预测到了自己即将死亡。
他甚至不止一次对自己的门徒说,自己即将受难,但受难之后的第三天就会复活。
既然可以复活,那说明耶稣也可以直接借助神力避免受难。
然而,耶稣并不逃避,或者说他是决议要去赴死。
因为耶稣受难,是他作为救世主,代人类受罚赎罪必经的一步。
于是,在逾越节的前一晚,耶稣召集了众门徒,当场就宣布自己即将受难,而他们之中就有一个背叛者。
门徒们当然十分诧异,纷纷证明自己的清白。
耶稣并没有理会他们,而是将自己的血肉割了下来,交给了门徒们。
与此同时,耶稣高声宣告着:拿去吃吧,这是我的血肉,是为人类赎罪的血肉。
等门徒们吃完自己的血肉之后,耶稣就坦然地带着一行人前往了犹太教徒所在的地方。
在那里,耶稣对死亡毫无畏惧,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使命,就是来为人类赎罪的。
其实,耶稣受难一事早在几百年前的《以赛亚书》中就有记载。
当时,早于耶稣几百年的先知以赛亚就曾预言到神之子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死亡,以及死亡之后的事情。
钉在十字架上而死,听着似乎不是多么残忍的酷刑。
可实际上,在十字架之前,耶稣还受过了带钩子的鞭刑。
要知道,肉体是根本无法承受这般折磨的,只会皮开肉绽。
对于耶稣而言,这只是开始。
紧接着,他又被逼迫抱起十字架,徒步行走数公里来到加略山上。
到此,作为凡人的肉体已经不堪一击了,但是士兵们还是将铁钉一颗颗地穿过耶稣的身体,钉在了十字架上。
铁钉每往肉体钻深一尺,耶稣所承受的痛楚也就多数倍。
从这个角度来说,耶稣能够以肉体之躯承受如此剧痛,恐怕是有些“神力”庇护。
耶稣的使徒保罗在《罗马书》中说:“唯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上帝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
换言之,对于笃信圣经故事的人们来说,耶稣是为了众生而死,这是一种人人渴求但又极为难得的无差别的爱。
其实世界三大宗教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点,其教义背后最打动人的地方都有一个无差别之爱。
在信仰中寻求安慰的人们,最终吸引他们皈依的,便是他们从中感受到了一种爱与温暖。
但为什么说耶稣格外特别,首先是因为前面提到的,他的原型人物的确真实存在于历史之中。
其次便是在圣经故事中,耶稣传达神的普世之爱,其过程相当之壮烈,他不仅仅是一个爱人者,更是一个舍己为人的牺牲者。
在相信神灵存在的人们心中,既有感恩,也有愧疚。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如何精彩奢靡,但渴望被爱的心理诉求从未变过。
关心身边的人,大方的表达爱,是当下深陷精神内耗的人们的一场相互救赎。
看到这里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