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犹太人的信仰(犹太教的由来以及意义)
揭秘:犹太人的信仰(犹太教的由来以及意义)
爱因斯坦说:“人类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或者联系到这个问题来说,任何生物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意味着要有宗教信仰。…凡是以为他自己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命是无意义的人,他不仅是不幸得很,而且也很难以适应生活。”
对于犹太人来说,他们很少会思考这个问题,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一生下来就站在他们敬爱的上帝那一边。
如果要搞懂他们信仰的真义,那就必须要搞明白上帝是如何选择他们的——得弄明白犹太教的起源。
犹太教也叫希伯来宗教,是人类早期宗教系统中的“一神教”,对后来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产生和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
一神教顾名思义就是只有一个神的宗教,它的出现标志着宗教不再只是反映人类屈服于自然压力,还具备了系统性神学观念的“超自然力量”,为人类的道德与伦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犹太教的起源可追溯到传说中的氏族始祖亚伯拉罕。据约瑟夫斯《犹太古史》中记载。在亚伯拉罕99岁那年,了解到埃及人“对于神所持的观念”后,某一天他突然当众宣称,上帝已向他呈现,并和他立约。
先不管这个记载是否属实,但可以明确在那时已开始构建一个比较朦胧的主神思想了。而一神教真正的诞生是在紧接着的摩西时代,犹太民族也是在这里决定了信仰命运的。
在摩西时代,公元前13世纪的犹太人还住在高地山岗,在树下拜自己的神。而神的种类很多,最多的是巴力神像,大多是黄铜或青铜制成,用金箔或银箔包裹,当然也有材质普通的,也用其他金属或者泥土制作。
当时的伦理和道德还为建立起来,神性与道德、伦理是分离开的,从各个神的记载上就可见一斑。相传巴力神的形象是嗜杀成性,不仅杀死自己的独子砍掉女儿的头,还将儿子尸体当做祭祀物向天献祭。另据史书记载,巴力神还诱奸过两个女子,为其生下两子后分别取名为清晨与黄昏,而两个女子就被放逐到狂野之中。
再加上在埃及的犹太人繁衍越来越多,其民族特性,引起了当地埃及人的妒嫉,犹太人地位下降并成了埃及人的奴仆。
为限制犹太人发展巩固自己的统治,新法老竟下令把犹太人所生的男孩全都扔到河里淹死。
据说当时有位犹太妇人生了个男婴,不忍扔掉他,藏匿了三个月后,最后不得不用蒲草箱装着这个婴儿抛在河里,蒲草箱随着河流向远方飘去,恰巧法老的女儿来到河边洗澡,看见了这孩子,出于可怜救起了他,取名为摩西,并把他扶养成人,摩西就是儿子、儿童的意思。
摩西长大后,看到犹太人的悲惨境遇,就决定把犹太人带出埃及。
但是要带领犹太人出埃及就必须要打破当时的多神崇拜和偶像崇拜。否则崇拜巴力神和其他神的犹太人是不会跟着他走的,而且随着时间推移,犹太民族迟早会被同化。
据《圣经》记载,当摩西在西奈山与上帝立约时,因他四十昼夜未下山,山下以亚伦为首的希伯来人(从亚伯拉罕到摩西时期的古犹太人)就铸造了金牛犊,并向它跪拜。摩西下山后,怒摔法板,命利未人(利未人是雅各儿子利未的后裔,被上帝挑选为专门在会幕事奉上帝的支派)处死那些叛教者。
后又因希伯来人占领摩押、米甸后,崇拜当地神,经外族女子引诱背弃亚当,改拜巴力神。
摩西因此颁布了“十诫”强调上帝的唯一性,不仅纯化了信众,并为出埃及埋下信念和使命的基础。
“十诫”的产生,成为“一神教”犹太教的基本教义。同时,也确立了评判善恶和伦理道德的统一标准。
出埃及后的犹太人,长期流浪,过着半兵半民的生活,摩西为坚定他们的信仰,不厌其烦地以出埃及作为上帝恩宠犹太人的证明。
经过40多年的艰难跋涉,犹太人终于到了上帝指引的富饶之地——迦南地。
由此,犹太人成为上帝的选民,摩西则成为最伟大的先知。
史学界认为摩西是犹太教的创始者。
宗教成为犹太人的日常,其信仰在犹太人生活中被忠实践行,才是对上帝有效的虔诚;犹太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受信仰的存在,遵循善行就是信仰真纯的证明,必须对上帝负责;为了这个上帝,成千上万的犹太人抛家舍业,只为成为真理的见证者。所以,犹太人认为,谁能在上帝那里找到自己存在的根基与目的,谁就能体验到犹太教的信仰。
在犹太教中,有四种罪恶是穷凶极恶的滔天大罪:偶像崇拜、淫荡、杀人和诽谤。其中,反对偶像崇拜是犹太教最本质的教义。
这也是希特勒要铲除犹太人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犹太人的反偶像崇拜挡住了希特勒个人形象包装的前进道路。
犹太人把领袖分为两类:摩西式的和图腾式的。
摩西式的领袖,像先知、宗教运动的创始人、共和国的建立者这类人,比如摩西、释迦牟尼、毛泽东等等。
图腾式的领袖,像独裁者、国王、民众演说家这类人,比如希特勒、特朗普等。
区分两者的关键在于,是否禁止偶像崇拜。
爱因斯坦在1953年说过,分析到最后我们发现人类所有的价值都是以道德为基础的。
毫无疑问,摩西的独特之处在于,看清并实践了这种理念。在如陨星般迅速沉浮的历史长河中,摩西的持久不衰证明的伟大,远远高于希特勒、斯大林那样的图腾式的领袖。
有人说,有宗教信仰的人一开始就赢在了起跑线上,因为宗教的词汇里包含了太多的人生哲理,而不需要像无信仰者那样去亲身体验感悟,甚至在前进的道路上有着信仰支撑,面对艰难困苦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说法是对的,因为信仰者本身已经拥有了强有力的心灵寄托场所,而且他们拥有标准的践行三观,这是符合整个人类利益和大方向的。
有理由认为,犹太教是犹太族得以几经磨难还能长存并生存良好的基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