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步关右-“白地将军”夏侯渊
虎步关右-“白地将军”夏侯渊
对于小夏侯,多数人对其印象停留在定军山被黄忠阵斩,还有“白地将军”之名。于此,我深为夏侯渊不平,希望阐述一下小夏侯平复雍凉的足迹,让大家认识那个历史上“虎步关右,所向无前”的小夏侯。
十四年,以渊为行领军。太祖征孙权还,使渊督诸将击庐江叛者雷绪,绪破,又行征西护军,督徐晃击太原贼,攻下二十馀屯,斩贼帅商曜,屠其城。从征韩遂等,战於渭南。又督朱灵平隃糜、汧氐。与太祖会安定,降杨秋。
十七年,太祖乃还邺,以渊行护军将军,督朱灵、路招等屯长安,击破南山贼刘雄,降其众。围遂、超馀党梁兴於鄠,拔之,斩兴,封博昌亭侯。马超围凉州刺史韦康於冀,渊救康,未到,康败。去冀二百馀里,超来逆战,军不利。汧氐反,渊引军还。十九年,赵衢、尹奉等谋讨超,姜叙起兵卤城以应之。衢等谲说超,使出击叙,於后尽杀超妻子。超奔汉中,还围祁山。叙等急求救,诸将议者欲须太祖节度。渊曰:“公在邺,反覆四千里,比报,叙等必败,非攻急也。”遂行,使张郃督步骑五千在前,从陈仓狭道入,渊自督粮在后。郃至渭水上,超将氐羌数千逆郃。未战,超走,郃进军收超军器械。渊到,诸县皆已降。韩遂在显亲,渊欲袭取之,遂走。渊收遂军粮,追至略阳城,去遂二十馀里,诸将欲攻之,或言当攻兴国氐。渊以为遂兵精,兴国城固,攻不可卒拔,不如击长离诸羌。长离诸羌多在遂军,必归救其家。若羌独守则孤,救长离则官兵得与野战,可必虏也。渊乃留督将守辎重,轻兵步骑到长离,攻烧羌屯,斩获甚众。诸羌在遂军者,各还种落。遂果救长离,与渊军对陈。诸将见遂众,恶之,欲结营作堑乃与战。渊曰:“我转斗千里,今复作营堑,则士众罢弊,不可久。贼虽众,易与耳。”乃鼓之,大破遂军,得其旌麾,还略阳,进军围兴国。氐王千万逃奔马超,馀众降。转击高平屠各,皆散走,收其粮谷牛马。乃假渊节。
初,枹罕宋建因凉州乱,自号河首平汉王。太祖使渊帅诸将讨建。渊至,围枹罕,月馀拔之,斩建及所置丞相已下。渊别遣张郃等平河关,渡河入小湟中,河西诸羌尽降,陇右平。太祖下令曰:“宋建造为乱逆三十馀年,渊一举灭之,虎步关右,所向无前。仲尼有言:‘吾与尔不如也。’”二十一年,增封三百户,并前八百户。还击武都氐羌下辩,收氐谷十馀万斛。太祖西征张鲁,渊等将凉州诸将侯王已下,与太祖会休亭。太祖每引见羌、胡,以渊畏之。会鲁降,汉中平,以渊行都护将军,督张郃、徐晃等平巴郡。太祖还邺,留渊守汉中,即拜渊征西将军。二十三年,刘备军阳平关,渊率诸将拒之,相守连年。二十四年正月,备夜烧围鹿角。渊使张郃护东围,自将轻兵护南围。备挑郃战,郃军不利。渊分所将兵半助郃,为备所袭,渊遂战死。谥曰愍侯。
初,渊虽数战胜,太祖常戒曰:“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
我们先看看曹公对小夏侯之前的定位,从官职上已经显示得很清楚了:领军,护军将军。总结一下就是,有军权,但是以“领”“督”“护”为主,这几个字,言下之意就是,军队归你管,但是你不可擅自行动。因为之前无显著的军事才能显现,曹操是不放心其单独出兵与人对敌的。这从后面的
【叙等急求救,【诸将议者欲须太祖节度】。渊曰:“公在邺,反覆四千里,比报,叙等必败,非攻急也。”】
可以看出来。遍观曹魏五子,以及曹仁,被人犯境,谁不是二话不说该打就打该守就守,有谁千里迢迢跑许昌甚至邺城去请示的?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此战之前,小夏侯并无单独领兵出战的权力。所以,平定雍凉的导火线,援救姜叙,是夏侯下定了很大决心,妄自为之。不出兵,可以说没有曹操的命令,他无过,然而,一旦出兵战败,那是纯属给自己找麻烦,即使如此,小夏侯还是果断地出兵了。
有人黑夏侯二败于马超,事实上,我想说,夏侯只有一败,而且结果不算坏,只是【不利】而已。
第一次败的依据是:【张鲁据汉中,三月,遣钟繇讨之。公使渊等出河东与繇会。是时关中诸将疑繇欲自袭,马超遂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叛。遣曹仁讨之。超等屯潼关,公敕诸将:"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
这就是第一次的背景。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这时候曹操和关中诸人的想法。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就是,攻汉中,必须经过关中。也就是说,要经过马韩等人的地盘。但是马韩等人此时相当于割据一方的诸侯,只是名义上归附曹操,雍凉还不是曹操的地盘,却要经过别人的地盘去打张鲁,此举的潜台词是什么?那就是刺激关中诸侯反。也就是说,钟繇,渊此次行军的目的,并不是要去打张鲁,而是打草惊蛇,引起关中方面的骚动和不安。曹操恐怕早就动了想对关中诸侯下手之心,然而雍凉地域广大,诸侯各自拥兵一方,凭险据守,还能相互策应,恐怕征讨起来旷日持久,打起来很不好打。所以,曹操就想了这么一招,引蛇出洞,看看能不能让他们主动反,大军集结一处,对于正面战场战斗力极强的曹魏来说,实际上是有利的。那位兄台说,渊等碰上了马超大军,曹仁守潼关,所以必然是败退回来了。分析完上述,我想大家已经清楚,钟、渊完成了让关中出兵的任务之后,应该就撤兵了。是否被打败不好说,也没有记载他俩被打败,是否交战都是疑问,所以,此战与渊无关系。后面就是曹仁的舞台,然后曹操带着徐晃朱灵等赶来,打了一场比较惊险的击溃战,虽然没能玩成歼灭战,然而也算给了10大诸侯一个比较沉重的打击吧。
好了,既然潼关之战与小夏侯无关,我们略过不谈。下面看看所谓的二败于马超:
【马超围凉州刺史韦康於冀,渊救康,未到,康败。去冀二百馀里,超来逆战,军不利。汧氐反,渊引军还。】
背景呢?【十七年,太祖乃还邺,以渊行护军将军。】
马超等人虽然败退,然而元气尚在。曹操一回去,马超欺堂堂关西竟然只有一个之前未有什么战功的小夏侯,于是重新纠集军队,捏软柿子韦康。可是韦康却并非他想象的那么软,此战旷日持久,一城之地足足打了八个月之久。那么我们看看这句话,是不是很诡异:
【渊救康,未到,康败。】
八个月的时间,竟然“未到”,是不是很可笑?如果这么看呢?之前我们说过,渊无曹操军令,很可能不能单独行动。所以,渊救韦康,很可能之前还得派公文去邺城请示曹操,得到许可之后,渊才火急火燎地赶去救韦康,结果差了那么一点,之前韦康就实在是顶不住了,投降了。而且,这次战役,他选择了与马超军正面对抗,而这恰不是小夏侯之所长,吃了一败,刚好碰上氐族反叛,不宜久留,干脆就让给他了,撤军。这就是二败的真相。
之后,杨阜等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打退马超,马超退走汉中,转攻祁山(注意此时还未投靠张鲁。。)
【超奔汉中,还围祁山。叙等急求救……】
上次的千里请战给小夏侯太大的挫败感,如果这次再玩一次千里请战,说不定姜叙等人也会重复上次韦康的悲剧。于是小夏侯决定,出兵。虽然历史上无记载,但是我们可以想象,这之前小夏侯的内心经历了多大的挣扎。
经过上次与马超正面对抗没讨到好的经历之后,夏侯这次长了个教训,应该说,这次战役是小夏侯正式蜕变的开端。他并没有去直接援救祁山,而是
【遂行,使张郃督步骑五千在前,从陈仓狭道入,渊自督粮在后。郃至渭水上,超将氐羌数千逆郃。】
目标:渭水。陈仓,兵家必争之地,渭水,马超的后路,此举一举打中了马超的要害,所以马超亲自带兵还救,不让奇袭军占渭水。可是统率奇袭军的乃是以巧变著称的张郃,
【未战,超走,郃进军收超军器械。】
为什么会未战就走?那位吧友说,马超看见是夏侯就打,看见张郃就撤,故体现了夏侯的水平。真的是如此么?张郃真正名扬天下,是在汉中之战之后,尤其是诸葛北伐期间。马超也是极善用兵之人,和张郃就算真有差距,也不会吓得不敢打吧。张郃部军五千,马超部军亦有数千,也不存在以少击多之说。只能这么理解,小夏侯当机立断,让张郃轻装急进,用最快的速度抢占军事要地,马超赶来时先机已失,地利亦失,故交战为不妥,这才是马超未战而退的原因。
此后,张郃一路追击,收复失地。夏侯带粮草跟上时,【诸县皆已降】。既然已经败马超,而且走了这么远,曹操的嘱托早就抛到十万八千里外,干脆抓住机会,不让关西诸军有喘息之机,一鼓作气,继续进军好了。然后小夏侯一路进军,
【韩遂在显亲,渊欲袭取之,遂走。】
这里想说明的是,诸侯之前之所以敢起兵反叛,是因为部族众多,合兵一处,方成大军,只不过,他们推举马韩为主帅而已。
曹操潼关一战把他们打败,回去之后就不再是联军的状态了,而是各蹲各的窝。所以,韩遂一部人马,很可能不是小夏侯的对手。而且,他们很可能没想到,夏侯解了祁山之围后,还敢趁势进兵,这还是他们之前印象中那个无功无过,平平庸庸,只求完成曹操交付的任务的小夏侯么?要知道,解姜叙之围为其职责所在,但是曹操并没有跟他说,你顺便帮我把雍凉诸侯一起给办了。于是韩遂被突袭,打了个措手不及。
随后,渊长途奔袭,一路追击,下一个该打谁?很多人说,打最近的兴国氐族。(尼玛关西诸侯跟少数民族的关系是有多好。。),可是两个原因让小夏侯毅然决定,不能这么干。有一个是志上记载得清清楚楚的,
【渊以为遂兵精,兴国城固,攻不可卒拔,不如击长离诸羌。】
所谓弃强攻弱是也。
另一个原因,是隐藏的,也是我的猜测,那就是,大家都想得到的,敌人也肯定想到了。说不定韩遂等人这时候也合兵此处,准备好好地痛殴夏侯。于是夏侯果断再次长途奔袭,去攻打长离的羌族部落,目的呢?打击敌人无防备的地方。注意一点,
【长离诸羌多在遂军,必归救其家。】
也就是韩遂现在手下兵马以长离的羌兵为主,他们的家属都在老巢,韩遂虽然得到诸羌支持,但是老家不得不救,韩遂不得不救,此招攻敌之必救,而且又是一次转战千里(虽然千里有些夸张。。)。经过这前面的叙述,我们可以发现夏侯的用兵特点,利用卓越的机动力,出其不意,打击敌人的要害,抢占战略要地,虽然自己也三日五百五日一千,但是敌人被牵着鼻子走,更是疲于奔命。而不是正面与敌人对抗。之前败马超,也体现了夏侯的正兵对抗能力不如马超。
这样的用兵特点,需要广袤的地域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恐怕也是渊的前半生不甚出彩的原因吧,因为他一直没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舞台。
接着说。这就是攻长离可以让渊获得的优势:
【若羌独守则孤,救长离则官兵得与野战,可必虏也。】
事实也证明了他的预测,渊军赶在韩遂回援之前拿下长离,我想这时候,他的士兵,应该终于开始对他刮目相看,开始信任渊的能力了,于是,渊在军中终于获得了和其他曹营名将平起平坐的威望。夏侯拿下长离,马上就要面对韩遂的援军,围城打援打野战,虽然是曹军所长,但是毕竟刚下一要塞,疲惫的问题不可无视。此时,渊又正确地分析了形势:
【渊曰:“我转斗千里,今复作营堑,则士众罢弊,不可久。贼虽众,易与耳。”乃鼓之,大破遂军,得其旌麾,还略阳,进军围兴国。】
韩遂长途回援,我疲惫他也疲惫,打成持久战反而不利,失去了之前长途奔袭取得的优势。现在我军振作士气,绝地反击,就地破之才是正道。有了士兵的信任,有了擅战的威望,小夏侯的军队从此横扫雍凉,战无不胜。此战正是如此的写照。把兴国援军引出来击溃之后,再兵贵神速,迅速回军攻守军倾巢而出救长离的兴国,空虚无比的兴国,又一次转战千里。
【氐王千万逃奔马超,馀众降。转击高平屠各,皆散走,收其粮谷牛马。乃假渊节。】
氐族兵败,投马超了。马超这时在哪里,并无相关记载,但是,我们可以看看氐羌二族在东汉末年,究竟位于何处。在十几年后,诸葛二伐中原,收武都阴平二郡。此二郡都是羌族聚居地。而武都、阴平二郡,位于汉中西北方,对比夏侯之前驻扎地点,可以发现夏侯此时已经打到雍州最西边了。我们做一个猜想,马超此时应该是退到雍凉二州交界区附近了。
大破西凉诸侯以及与诸侯交好的羌氐诸族,传到曹操耳里,曹操自然十分高兴,小夏侯再也不是之前的白地将军小夏侯,而是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假渊节,从此渊真正拥有了自由掌兵的权力。
然而,渊并未停止他征战的脚步。在凉州为乱【多年】的宋建,成为了渊下一个决意铲除的目标。结果也是闻风而倒,【渊至,围枹罕,月馀拔之,斩建及所置丞相已下。】至于用了什么手段,史书不如之前一段描写得那么详细,我们也无从得知。不过宋建为祸多年,没人拿他有办法,肯定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渊月余平之,再一次说明了小夏侯的能力。
【渊别遣张郃等平河关,渡河入小湟中,河西诸羌尽降,陇右平。】
随后再次快速推进,让张郃领兵平河关,入小湟中,随后陇右平复。小湟中在何处不得考,不过湟水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在今青海境内,小湟中可能与湟水有关,也就是说,小夏侯的铁蹄已经出甘肃,踏入青海境内。陇右在何处?1楼地图很清楚,凉州境内。至此,小夏侯踏平雍凉,诸侯皆被破,羌氐均被打服,马超大势已去,只能投奔张鲁。从此,夏侯渊威震关西。
其实夏侯渊传中记载还不够详尽,我们来看看张郃传。
【从破马超、韩遂於渭南。围安定,降杨秋。与夏侯渊讨鄜贼梁兴及武都氐。又破马超,平宋建。】
被搞定的还有杨秋,梁兴,武都氐族。【又破马超】,也就是说平宋建之前还和马超干过一仗,这里夏侯渊传都没有提。
回顾小夏侯横扫雍凉的足迹,堪称荡气回肠,让人目不暇接。反正当年卤煮看到此段的时候,真心眼前一亮,脑中不禁浮现当年小夏侯领兵长驱直入,玩弄敌人于鼓掌之中的英姿。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
小夏侯的用兵特点,在曹营众名将中独树一帜。他的长处是将机动性发挥到极致,而且很有战略眼光,哪里为战略要地,敌之要害,一眼即知。这两样结合起来,就是用敌人都无法想象的机动能力,占领要地,攻其不备,倚奇为胜。所以,整个平雍凉之战,我们可以看到,小夏侯几乎是把敌人玩弄于鼓掌之中。这样的将领,安能称之无谋?
当然,我并没有否定张郃的功绩,事实上,整个过程中,张郃一直跟渊一起作战。他们二人,是曹魏的西部双子星,是卤煮在曹营最爱的武将,因为他们的共同特点,战略眼光犀利。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渊并没有沾张郃的光,很多决断都是众将反对,而他眼光独到,力排众议,也让和众将想法差不多的敌人就此懵掉。而且夏侯和张郃在一定程度上风格有互补,两人相得益彰,实乃绝配。
卤煮觉得,可以把渊比作二战德军名将古德里安,同样以闪击战而闻名,这样的将领往往要么极为出彩,要么马失前蹄。马失前蹄当然就是后来的汉中之战了,但是我觉得与其归咎于夏侯无谋,不如归咎于其轻而无备。如果当时张郃在渊的身边,我想他一定会劝阻渊带几百人出去修鹿角这个鲁莽的行为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