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豆汁儿历史只知道吗,正宗的老北京豆汁儿做法,只需4步骤
老北京豆汁儿历史只知道吗,正宗的老北京豆汁儿做法,只需4步骤
豆汁, 提起北京小吃,首先让人想起豆汁。 豆汁是什么? 实际上是制作绿豆淀粉或粉丝的下脚料。它用绿豆浸泡到可捻去皮后捞出,加水磨 成细浆,倒入大缸内发酵,沉入缸底者为淀粉,上层飘浮者即为豆汁。 发酵后的豆汁须用大砂锅先加水烧开,兑进发酵的豆汁再烧开,再用小火保温,随吃随盛。
不要看其貌不扬,但一直受到北京人的喜爱,原因在于它极富蛋白质、维生素C、粗纤维和糖,并有祛暑、清热、温阳、健脾、开胃、去毒、除燥等功效。 北京人爱喝豆汁,并把喝豆汁当成是一种享受。可第一次喝豆汁,那犹如泔水般的气味使人难以下咽,捏着鼻子喝两次,感受就不同一般了。有些人竟能上瘾,满处寻觅,排队也非喝不可。《燕都小食品杂咏》中说:“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浆风味论稀稠。无分男女,齐来坐,适口酸盐各一瓯。
”并说:“得味在酸咸之外,食者自知,可谓精妙绝伦。” 对它,就如同长沙火公店的炸臭豆腐,一般外地人轻易不敢沾口,可老北京人却都喜欢喝它,特别是寒冷的冬天里,配上碟儿细咸菜丝儿或八宝酱菜,两碗下肚,热汗淋漓,既治感冒又开胃,别有风味。 喝豆汁必须配切得极细的酱菜,一般夏天用苤蓝,讲究的要用老咸水芥切成细丝,拌上辣椒油,还要配套吃炸得焦黄酥透的焦圈,风味独到。 豆汁历史悠久,据说早在辽、宋时就是民间大众化食品。干隆十八年(1753),有人上殿奏本称:“近日新兴豆汁一物,已派伊立布检查,是否清洁可饮,如无不洁之物,着蕴布募豆汁匠二三名,派在御膳房当差。
”于是,源于民间的豆汁成了宫廷的御膳。相传慈禧在幼年时,家住北京的新街口,因家境贫寒,常以豆汁代替蔬菜。甚至,它后来便成为了清宫御膳的一种饮料。解放前,专有以卖豆汁为生意的小摊贩,或挑担走街串巷,或在集市上摆摊,前沿儿围着块蓝布,上边有白布做的字号商标,叫卖时只吆喝“汁儿,开锅!”不过,这种遗风已荡然无存,今天的年轻人是感受不到这种气氛了……
1.洗净绿豆、去掉杂质,这个季节浸泡24小时,用粉碎机打成稀糊
2.净水过滤反复沉淀2次,倒出底下的淀粉,左为打好的豆浆、右为沉淀的绿豆淀粉
3.二次沉淀的淀粉
4.将豆渣用豆包布包好放入豆浆中,加盖儿一起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夏天6-8小时、冬天时间要长些、自然发酵到有酸味即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