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型预警机,空警-200预警机
我国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型预警机,空警-200预警机
空警-200预警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型预警机,是在空警-2000预警机之后立项的,之所以有了大型预警机,还要再研制空警-200这样的中型预警机,是因为我国国土辽阔,靠有限的几架空警-2000,不要说实现全国土覆盖,仅仅只是实现重点作战方向的覆盖都有些不足。空警-200可以作为大型预警机的补充,与之搭配使用。
空警-200预警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型预警机
以运-8三类平台为载机
空警-200以我国运-8三类平台为载机,运-8三类平台在运-8C二类平台上进行了全方位改进,相比于运-8C二类平台,运-8三类平台进行了以下五方面改进。
第一,发动机系统的改进。加装任务(预警)系统后,原先运-8C飞机上安装的涡桨-6发动机受功率限制,已经不能满足航程和速度的要求,而且老发动机的高原和高温特性较差,会对预警机覆盖全国疆域的作战部署造成影响,于是便对发动机进行了大幅度改进,不仅使单台发动机功率从原来的4200马力提升到5000马力,而且还把螺旋桨从四叶金属螺旋桨改为6叶全复合材料螺旋桨。螺旋桨更改后,叶片的形状,厚度和弦长都做了优化,不仅使发动机的推力得到充分发挥,还降低了螺旋桨的气动阻力,提高了空警-200的飞行速度。
第二,航电系统的改进。即采用先进的座舱综合显示系统替换原先运-8C的分离式仪表显示系统,从模拟化显示过渡到数字化显示,将航电、发动机、液压、操纵、环控、燃油、飞控等系统的参数集中显示在6块8×10英寸的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屏上,实现了飞行信息的综合处理、综合显示以及系统工作方式的综合控制,提高了整机作战使用效能和座舱的人机工效,也使得飞行员的工作负荷得以减轻,不用再像以前要同时读取多个圆形机械仪表上的指针到底指示了多少,大屏幕的液晶显示器可以把各种参数叠加在一起,而且是直接以数字形式显示参数,一目了然。
第三,采用机翼整体油箱。即用整体式油箱取代原先运-8C用橡胶制成的软油箱,不仅大大增加了飞机的载油量,而且改用机翼整体油箱后,还可以降低机体各部位的应力,也就是可以提高飞机的寿命,可以使机翼寿命从20年提高到30年,机翼整体式油箱的使用,在我国运输类飞机史上是第一次。
空警-200以我国运-8三类平台为载机,运-8三类平台在运-8C二类平台上进行了全方位改进
第四,机轮刹车采用电子防滑系统。将以前的钢制刹车盘更改为碳-碳复合材料刹车盘,不仅重量上减轻了30%,而且耐磨损、抗高温性能更好。而且电子防滑系统可以根据飞机刹车过程中的能量自动控制刹车力度,这样不仅可以延长刹车寿命,提高刹车效率,安全性也更高了。
第五,操纵系统的改进。从运-8C的全机械硬式操纵系统改为助力操纵系统,以前飞行员控制各个舵面是通过钢索和拉杆来直接拉动,更改之后则是通过控制液压舵机和电动舵机间接进行操纵,减轻了飞行员的工作强度。
除了上述各分立系统的改进外,为适应任务(预警)系统的安装,机体结构也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进,比如机身中段部分得以延长,这样就增加了机内的有效空间,可以安装更多的电子设备。而且由于预警机不需要运输机那样的后大门,所以对机尾部分也进行了修形处理。机头部位也因为座舱改为了玻璃化座舱而进行了一定的修形改进,由于空警-200预警机取消了领航员,所以原先运-8系列飞机机头尖部的玻璃观察窗也被取消,原领航员位置改为安装气象雷达。
另外,由于机背上巨大的平衡木天线会在飞行时对垂尾产生遮蔽效应,降低了垂尾的气动效率,导致预警机在飞行时会自动偏航。因此,为提高整机的航向稳定性,载机部分不仅增大了垂尾和方向舵的面积,而且还在两侧平尾上也加装了端板,相当于为飞机增加了两个小垂尾,使空警-200预警机的航向稳定性大大增强,这点改进与美国的E-2系列预警机有异曲同工之妙。
总的来说,为满足空警-200预警机作战使用而改进后的机身体型更加圆润、细长,不仅减小了气动阻力,增加了载重量,机内的分舱布局也可以设置的更为合理,整机外观看起来也更漂亮了,不逊于国外的预警机。
空警-200的机体内部按任务种类分成5个不同的舱室
空警-200机体舱室
空警-200的机体内部按任务种类分成5个不同的舱室,从前到后分别是:驾驶舱、人员休息舱、前设备舱、工作舱和后设备舱。
驾驶舱就是正、副驾驶员、机械师和领航通讯员工作的舱室,有一道舱门与后面的舱室隔绝开来,空警-200预警机宽敞的玻璃化驾驶舱视野开阔,机头左右两侧的两扇观察窗户还能向后打开,方便在地面滑行时或者起飞准备时,与地勤人员沟通。舱内各种飞行驾驶所需的仪表和设备一应俱全,舱内还布置有一个应急门,用于飞行员紧急情况下脱离飞机。
驾驶舱后面是休息舱,主要供机上任务系统操作员换班休息用,这个舱室不仅安装了食品柜、热水器、电烤箱和盥洗间等生活设施,还设置有一个上下铺供人员休息,因为预警机经常一上天执行任务就是七、八个小时,有了休息舱就可以让时刻保持高度紧张状态的任务系统操作员有一个休息和放松的环境,以便休息完后更好的执勤。
从休息舱沿机尾方向走,通过一道具有隔音和防辐射功能的门之后,就来到了前设备舱,这里面密密麻麻的安装着预警、指控和通信等电子系统的机柜。
工作舱就是任务系统操作员工作的舱室,安装有一体化的指挥控制台。
位于机尾的后设备舱则安装了环控、制冷和氧气系统等,用于保证机内的人员生存环境以及向功率巨大的任务机柜提供冷却气体。
空警-200预警机的预警雷达采用的是电子技术研究所自行研制的平板阵雷达,采用“平衡木”制式
雷达系统
空警-200预警机的预警雷达采用的是电子技术研究所自行研制的平板阵雷达,采用“平衡木”制式,主雷达天线通过5根支架(前2后3)架设在飞机背部上方的长条状雷达罩内,雷达罩前部的孔洞为冷气入口,以便在飞行时吹入冷空气流来冷却加载高压后的雷达天线阵,在地面调试时,则通过接入空调管路进行冷却。
机身背部和机腹部那些白色的刀状竖立物,则是机内各个系统的天线,包括无线电通讯系统天线、数据链天线、“北斗”导航系统天线以及敌我识别天线等,这些天线虽然没有“平衡木”雷达那般醒目,但却更为重要,是空警-200预警机对外联系的媒介,没有这些天线,预警机的指挥控制功能就无从施展。
据悉空警-200预警机的探测范围超过300千米,一次飞行的执勤时间超过7小时,不仅可以监控雷达覆盖空域内的所有飞机、无人机以及巡航导弹,还能对一定范围内地面行驶的车辆进行监视,可同时指挥控制十几架战斗机进行作战,还可以通过数据链与空警-2000进行信息交换,借助空警-2000更为强大的探测能力增强其作战效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