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
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连续三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视野的开阔,大部分父母为了改变生活状况,潮涌般的外出务工,在他们身后留下了无数个"空巢"家庭,随之而来的子女教育问题、生活问题,成了老师、家长忧心的焦点。
一、 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策略
曾经在班上做过一次调查 ,发现在42名学生中,有30人面临双亲外出或单亲外出的境况,而这些学生学习成绩普遍较差,中下等约占60%左右,而且这些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普遍不好,主要表现在:上课开小差、经常说话、注意力不集中、书写较差、贪吃贪玩、调皮捣蛋、缺乏诚实、不珍惜劳动成果、个别的还抽烟喝酒、心里承受能力较差等等,面对留守儿童的现状,我们要对症下"药"。
(一)利用课内、课外时间经常找这些学生谈心,做好留守儿童的思想工作。老师要及时洞察学生心理状况,解除他们的心里阴影,把准全班学生的心里脉搏,树立他们健康向上的心态与情趣。同时,老师要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给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这样即使家长在千里之外,也可随时和老师联系、沟通。如此就把学生、家长、老师的距离拉近了许多,更有利于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平时做好学生的心里健康教育,正确面对挫折与失败,帮助他们减轻心里负担和压力。
(二)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老师要多花时间给这些学生耐心讲解,多花时间辅导。为了让他们的学习成绩跟上大部队,首先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老师在教学时要提前设计,采取喜闻乐见的方式,始终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催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其次,在教学中老师要让这些学生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发挥学生主动性,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二、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及策略。
现在的普遍情况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后,将其子女委托给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属照顾,更有甚者,极少数父母在学校周边租赁一间房作为孩子临时的家,根本无人监护。这样,留守儿童的生活规律、质量得不到保障,为了切实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
(一) 社区或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之家或者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学校聘请有经验的生活老师,迫在眉睫,科学、合理的安排他们的生活,让他们享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并科学指导,培养他们生活自理的能力,让他们尽快达到自立。"留守儿童之家"不仅要关心他们的物质生活,更要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可以添置诸如电话、电视、音响、象棋等必要的设施设备,让他们业余有所玩,有所乐。让每位儿童每周至少与父母通一次电话,与父母交流沟通,汇报学习、生活、思想情况,跟父母经常保持密切联系,避免因时空距离造成疏远父母,从而导致亲情的缺失。
(二)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健康多元的班级文化。学校结合荣辱观的教育,结合校内外、班内外各种形式的活动,发挥学生个人特长,推行素质教育及评价活动,并把活动过程转化教育过程,尽力让学生由他律到自律。
当然,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单靠学校和老师的努力是不够的,我们强烈呼吁:全社会都行动起来,贡献爱心。同时我们也希望家长同志们引起高度重视,既要发展致富,又要关心下一代的成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