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为什么只走出了58位开国将帅
井冈山为什么只走出了58位开国将帅
曾参与创建井冈山中国革命第一个红色根据地并浴血战斗过的红军官兵有万名,然而在1955年共和国大授衔时,却为何仅仅只有58名将帅?
中国革命的星火燎原始于井冈山,1927年10月,毛委员率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当时并无井冈山这一地理名称,当地老俵称之为大小五井,后毛委员在二八年十月撰写的名篇《井冈山的斗争》中才首次称为井冈山并沿用至今),经毛委员派出特使何长工联络牵线努力争取,收编改造当地绿林武装袁文才、王佐部,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这里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
参加过井冈山斗争部分同志在延安
井冈山斗争时期,毛委员也就是在这里结识了井冈山著名的"贺氏三兄妹"贺敏学、贺子珍、贺怡,并与贺子珍结为夫妻,贺子珍也是井冈山第一位女红军,
毛委员和贺子珍
其妹妹贺怡后来也与毛委员三弟毛泽覃结婚,可惜毛泽覃在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守中央苏区坚持斗争,不幸于1935年4月在瑞金牺牲,贺怡也在1949年11月在寻找毛委员与贺子珍的儿子毛毛时,在江西泰和县不幸车祸遇难,其因至今仍是一个迷。
贺子珍和贺怡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来到井冈山,和毛委员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宁岗砻市胜利会师,这就是中国革命中史称的“朱毛井冈山会师”,中国第一支工农红军第四军在井冈山诞生,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政治部主任,形成井冈山时期著名的红军"三巨头"。同年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5军主力到达井冈山,同红4军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一步扩大,红军力量也得到壮大。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革命在井冈山拉开序幕并最终夺取全国胜利。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多年过后的1955年-1964年共和国大授衔,在1614名开国将帅中,从井冈山走出来的万名红军官兵最终百战余生获授共和国将帅军衔者只有58人,占总授衔将帅仅为3.6%,其中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陈毅、罗荣桓等5人,大将粟裕、黄克诚、罗瑞卿等3人,上将肖克、张宗逊、杨成武等15人,另有中将21人,少将14人。
由此可见当时井冈山革命斗争有多残酷,牺牲有多大。
(图片源于网络,侵必删)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