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爱篇么 > 杂谈 > >正文

​奥运冠军两年败光国家20亿,还向外国人下跪,如今儿子国籍成谜

摘要奥运冠军两年败光国家20亿,还向外国人下跪,如今儿子国籍成谜 在14年的乒乓运动生涯中,总共拿到18个世界冠军, 世界排名蝉联8年第一的邓亚萍,近期却陷入了社会舆论当中。 “重...

奥运冠军两年败光国家20亿,还向外国人下跪,如今儿子国籍成谜

在14年的乒乓运动生涯中,总共拿到18个世界冠军,世界排名蝉联8年第一的邓亚萍,近期却陷入了社会舆论当中。“重磅消息,奥运冠军、世界冠军涉嫌贪污被带走”的风声在互联网

上奔周,刘国梁、王濛、邓亚萍等著名中国运动员皆成为了网民猜测的对象,有关“邓亚萍涉嫌贪腐、被带走调查”的谣言也在肆意传播。

2023年8月12日,邓亚萍通过个人社交账号“小个邓亚萍”发布律师声明,此类消息纯属污蔑,要求相关用户停止发布含沙射影的不实信息和进步一步扩散谣言的行为,并表示已进行相关取证,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许多网友在平台上声援邓亚萍,表示相信她,支持她。

媒体人李璇回应称只是听说了一些传闻,整个体育系统都在查,区区“听说”的传闻就能随意传播,“媒体”一词越来越饱受争议与这类情况脱不了干系。

早在此前,邓亚萍就已经遭遇过不少风言风语,例如2年败光国家20亿、向外国人下跪、儿子为法国国籍,至今还有媒体人在传播这些事情,还有网民在相关新闻下声讨她,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败光国家20亿

18次世界冠军、剑桥博士、申奥大使……

这些无尽的风光,让邓亚萍在2010年9月被聘请为人民搜索网络股份公司总经理,同时担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

2011年6月20日,人民搜索网络股份公司于推出通用搜索引擎平台——“即刻搜索”,它的前身是人民网于2010年推出的“人民搜索”。

无论怎么看,邓亚萍除了被互联网新闻报导外,和互联网业务都没什么关系,但她却被任命了如此重要的职位。

人民搜索内部对于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搜索引擎一直很迷茫,但是在品牌宣传上倒是驾轻就熟。

从2011年9月19日传出相关消息开始,10天内,关于“人民搜索”和“邓亚萍”的搜索结果便飙升至128万条。

与“即刻搜索”差不多一个时期里诞生的还有“盘古搜索”,它由新华社和中国移动共同打造,于2011年2月22日正式上线。

然而“即刻搜索”没有存活多久,在2013年8月1日,“即刻搜索”就与“盘古搜索”宣布合并成为现在的“中国搜索”,两个团队将重组为一个新公司——中国搜索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新华网总裁周锡生担任CEO。

这个公告宣告着邓亚萍转行失败,经过一些无良媒体的渲染,“即刻搜索人去楼空、邓亚萍花光国家20亿元”的传闻相继爆出。

站在聚光灯下的邓亚萍成为了网民群起而攻之的对象,可那段时期里她从未为自己辩解。

有“即刻搜索”前员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作为公职人员,邓亚萍接受采访都要通过审批。”

直到2016年,“即刻搜索”的相关数据才被公布:截至2013年2月“即刻搜索”各年资金投入总量为5.09亿元。

“事实上,即刻搜索前期投入也就2亿元,固定资产的投资没多少钱,这些钱更多是花在人才的储备上,最多的时候有600多人。”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流量和技术都需要金钱的堆砌,百度2011年一年的研发投入就超过13亿人民币,2012年更是达到23亿,与“人民搜索”同一年注册成立的搜狗公司,2011年到2013年的总投入约为15亿人民币。

曾担任人民搜索网络股份公司首席科学家的刘骏,时隔多年站出来辟谣:“并没有20亿那么多,真的有那么多钱和时间早就做好了。”

对互联网业务一无所知的邓亚萍曾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做出努力,2010年9月,邓亚萍向Google全球副总裁和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咨询,李开复给她开了个“挖人”名单。

之后,邓亚萍的团队逐渐填满了大神,像是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原副院长刘骏、谷歌总部数据中心原工程师王江等一系列豪华阵容,中层管理者当中也有不少从百度等大企业挖过来的人员。

基层人员方面,邓亚萍更是亲自前往高校招聘人才。

但因为她不懂行,在外演讲时,邓亚萍只能按部就班地将内部说过的话拿出来讲,经常让台下的业内人士忍俊不禁。

在“即刻搜索”刚上线之际,她直言:“我们本身代表的是国家,你(百度)不用打败我们,你应该多帮助我们,多给我们出主意。我们最重要的不是赚钱,而是履行国家职责……”

当初这个国家职责,没有听众能理解指的是什么,甚至企业内部人员都无法理解。

经过搜索引擎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其中的国家职责是数据共享,是信息安全等。

在2014年至2015年期间,百度的竞价排名就曾让黑心医院投机取巧,顶替了正规医院在百度搜索中的首页位置,导致患者不但未能得到有效救治,还被骗得一穷二白,用事实说明了国家为何要掌握互联网搜索引擎。

对于“即刻搜索”的消失,互联网分析师葛甲说:“根本上,还是由于战略上的不确定,使得即刻搜索一直在摸索中发展,尴尬到了最后。”

而邓亚萍自己用了6年时间才认清了隔行如隔山的道理,最终在2016年6月9日,宣布辞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职务,人民日报社公告表示:“尊重本人意愿,人民日报社编委会决定批准其申请。”

二、向外国人下跪

“她干什么不好,去干互联网?邓亚萍一个小学都没念完的人,他知道什么叫二进制吗?她知道什么叫程序,什么叫软件吗?”有网友如此评论邓亚萍。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在1998年邓亚萍宣布退役前,她就已经在清华大学学英语了,但是对她而言不管用,没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邓亚萍还是无法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

于是,清华的老师给她联系了一所英国剑桥大学的语言机构,把她丢到了英语学英语。

2001年,邓亚萍从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取得英语学士文凭。

从2001年开始到2008年,她先后在英国的诺丁汉大学和剑桥大学读书,并成功取得了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硕士学位,以及土地经济学博士学位。

2015年12月,邓亚萍受聘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

昔日在乒坛打拼落下的功课,她在功成名就后全部补了回来,靠躬体力行说明了一个道理——只要愿意学,什么时候都不晚。

邓亚萍从剑桥大学毕业十年后,当年的毕业照却被人重新翻出加以胡编乱造,说邓亚萍是“卖国贼”,在国外向一名宗教神职人员下跪。

无可奈何的邓亚萍在社交平台上澄清:“十年前的这个时候我正因为准备第二天剑桥大学毕业典礼而激动兴奋到睡不着觉,而第二天我就在这个庄严的毕业典礼仪式上从学院领导的手中接过了我的学位证书。”

事实上,照片上的行为是毕业典礼上的一个流程,每个毕业生都会被轮流叫到学校领导面前,双膝跪在一个软垫上。

仪式上,学校领导会握着毕业生的手念道:“凭借我被授予的权利,我以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名义,授予你此学位”之类的话术,并为毕业生颁发学位证书。

因为信仰或生理等原因不能跪下的,可以提出书面申请,在仪式结束后,毕业生起身向学校领导鞠躬,再有序离开,这时才算真正毕业了。

邓亚萍选择深造时,也不是所有人都支持,即使是身边的朋友也劝她不要白费劲:“你去读书能毕业吗?连26个英文字母你都背不全。”

她说:“对,就是因为这个。”

国际奥委会的官方语言有两种,一种是英语,一种是法语,会议上一般不让带翻译,毕竟这项工作保密度要求高,但依旧给语言不通的邓亚萍破例了。

去参加国际奥委会会议的时候,会议上其他人要么点头认可,要么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大胆发言,只有她要等翻译人员翻译,人家说一句,她理解一句,就算她有想法,其他人已经进入了下一个议题。

作为国家运动员,她通过努力,在乒乓球球桌上赢下无数荣耀,以至于她有足够的能力和地位参与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会议。

然而在她认为自己可以为中国乒乓球事业继续努力的时候,这种无力的落差感像一把钝刀,一下一下拉着她的心脏:“坐到了制定规则的地方,我却连人家说什么都听不懂。”

于是,她坚定地选择了学习,就从26个英文字母,第一个单词开始。

刚开始的第一、二个月,她根本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她就把黑板上老师写下的板书一一记下来,回到家她再拿出来看,逐字逐句用英语词典查意思,一查就是一整晚,根本不够睡。

邓亚萍擅长打球,知道该怎么训练,但是她不擅长学习,也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她就把背单词想象成练习发球,循环反复的练,但是效果也不好。

那个单词越看越困,背完后面的单词,前面背过的单词又全忘了,她干脆不看了,先睡觉,睡醒了再继续看,效果反而比之前好。

靠着毅力,邓亚萍花了十一年,从清华本科毕业,再到读完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硕士,剑桥大学博士,还成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村的新闻发言人。

邓亚萍曾经说过:“我觉得学习是一种很有意义的事情,可以让自己不断进步和开拓视野。”

三、儿子国籍成谜

2004年10月,邓亚萍与国家队男乒乓球运动员林志刚喜结连理,两人在北京领证、定居。

2006年,他们的孩子在法国巴黎出生,夫妻俩给他取名——林瀚铭。

由于孩子在法国出生,孩子的国籍成为了普罗大众极度关心的问题。

邓亚萍退役后与林志刚经常待在国外,有人猜测夫妻两是不是在国内出名后就偷偷换了国籍,所以他们的儿子其实是法国籍?

这样的猜测是没有确切依据的,也是对自己祖国的不自信。

与退役后选择学业的邓亚萍不同,1998年,林志刚从国家队退役后仍在打球,他签约了法国的“飞跃”俱乐部,前世界冠军、瑞典名将卡尔松也在该俱乐部。

2005年8月,林志刚又到了圣·丹尼乒乓球俱乐部,该俱乐部是法国最早成立的俱乐部之一,曾经称霸法国乒坛数十年。

所以在哪里生娃,邓亚萍有三个选择:定居的中国、留学的英国和丈夫工作的法国。

邓亚萍的预产期是2006年三月初,这正是法国乒乓球比赛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

邓亚萍希望自己生产时,丈夫林志刚能在身边,林志刚也明确表示:“我决不会让亚萍一个人面对分娩的痛苦,我一定会在她身边。”

于是,夫妻二人选择了把孩子生在法国。

圣·丹尼乒乓球俱乐部也给了夫妻俩足够的关照,为他们选好了医院,并将林志刚的母亲接到了法国。

他们还提供了政策指导,根据欧盟的一个文件,只要所在国卫生部出示证明,就医者的医疗保险在欧盟其他国家同样有效。

当时英国还未脱欧,邓亚萍在英国的医疗保险也就发挥了作用,生育费用以及语言障碍通通得到了解决。

儿子出生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规定,父母一方为中国人,无论其出生在国内、国外,自动拥有中国国籍。

2006年4月7日中午,法国圣德尼(SAINT DENIS)市政府还为儿子林瀚铭摆了热闹的满月酒会,邓亚萍夫妇按照中国传统,拿出象征幸福吉祥的红鸡蛋招待来宾。

PLAINE COMMUNE地区主席、圣德尼第一副市长、副市长等政府官员、中国驻法使馆宋敬武参赞、卞建强参赞、国际乒协副主席、法国乒协主席、圣·丹尼乒乓球俱乐部负责人,以及各界嘉宾100余人出席了该酒会。

随着林瀚铭茁壮成长,谣言也在生根发芽,邓亚萍一直没有理会过这些非议,觉得清者自清。

但或许是退役太久了,大家忘记了这位乒坛大满贯选手的权威。

2019年,邓亚萍只好在社交平台上公开了母子俩的护照,国籍一栏明确写着中国,那些流言蜚语才逐渐散去。

在北京卫视的节目《春妮的周末时光》中,邓亚萍阐述了儿子姓名的寓意:“浩瀚大海的‘瀚’,是希望作为男孩子,他能有一个宽阔的胸怀,同时这个‘瀚’又来自一个谐音,就是汉族的‘汉’,‘铭’是让他铭记自己是一个汉人,是一个中国人。”

节目主持人问邓亚萍:“(打乒乓球)这完全是他自己的选择和喜爱吗?”

邓亚萍回复说:“一开始不喜欢,后来9岁的时候才开始练,其实小的时候也各种学,跆拳道、羽毛球……到了9岁的时候我感觉不能再这么东一下、西以下了,一定要有一个专长。”

针对儿子的体育生涯,邓亚萍私下有为他仔细分析过,打篮球条件不行,身高不够,男篮打个后卫也得1米9。

她认为儿子不可能长到1米9,就算家庭条件再好,营养再足,想要祈祷基因突变还是不现实,如今17岁的儿子长到了1米8,确实离打篮球的标准还有不少。

“至于踢足球呢,足球这个事啊,你就算了。”对于男足,有些话不言而喻。

“你稍微练一练乒乓球呢,你可能就还不错,因为你有基因啊,因为我跟你爸都有这个基因。”

论乒乓球,初代大魔王邓亚萍就很自信了。

2017年,林瀚铭顺利入选北京乒乓球二队,不过之后他仍有过迷茫,其实他后来还有一个梦想,就是电子竞技。

孩子喜欢电子竞技,邓亚萍就去了解,林瀚铭还打出过北京第一孙尚香的称号,对她来讲电子竞技冠军也是冠军,有何不可。

邓亚萍还为了儿子去考察俱乐部,例如成都AG超玩会、重庆QGhappy。

后来得知电竞选手每天至少要练12个小时,有的国外职业选手还每天训练18个小时,林瀚铭爽快地放弃了这条赛道。

疫情封闭时期,邓亚萍在网上分享过她和儿子林瀚铭的日常。

儿子早上上网课,中午母子两一起下楼做核酸,下午邓亚萍陪他练乒乓球,练得儿子的鞋垫在拇趾处和下面的大鱼际处都破了一个洞,邓亚萍笑称:“我觉得还能坚持一个星期。”

2022年,在北京市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上,林瀚铭夺得了男子甲组双打冠军和男子团体赛的两枚金牌。

2023年8月10日,北京市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中,代表西城区参赛的林瀚铭等同学在甲组男子团体比赛中荣获第一!

作为世界冠军的儿子,邓亚萍不允许林瀚铭有优越感,但他人质疑到,给予的资源是有形的,无法忽视的。

“有时候是可以给他一些比较好的平台,或者是见大世面的机会、场合,在这个场合过程当中,他的表现怎么样,能不能驾驭这样的场合,又在于他自己。”

邓亚萍说,而这句话对林瀚铭、对她自己,对大多数人都是受用的。

参考资料:

邓亚萍儿子法国圣德尼市府摆满月酒红鸡蛋待客

邓亚萍缘何选巴黎生子方便相夫打球非为法国国籍

邓亚萍的“即刻”消失

中国品牌战略:闯与创

邓亚萍离职人民日报创业“20亿”传闻系谣言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