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 - 告别八十年代:黄植诚的驾机起义往事
橡树 - 告别八十年代:黄植诚的驾机起义往事
黄植诚驾机抵达福州。
天天都在俄乌战争打仗,权且抽出一天,说说往事。
八十年代,真是一个出故事的年代。
相比现在满大街专业流行政治传说或者明星绯闻不同,八十年代的故事无论典藏在记忆如何的深处,一旦动情打捞,呈放此刻,总是让人不由热泪盈眶。
那么,且说说黄植诚起义的故事。
1979年元旦,中美两国建交。
那天,随着美、台曾经的《共同防御条约》宣告终止,中国国防部部长徐帅发表《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的声明》,历时21年的炮击金门,也就正式划了句号。
停止金门炮战,标志着台海两岸战争态势趋于缓和,却并没有在事实上、法律上,彻底终结台海两岸的战争态势。
台海两岸的守海的壮士们相互刺探情报,宣传策反等等敌对动作,均未消停。不过,邓丽君歌声也温柔地飘荡在戒备森严的台海上空……
两岸关系何去何从,成为中国和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这时,就在两岸关系微妙变化、趋向缓和的敏感时刻,1981年8月8日,台军空军第5联队的督察室飞行考核官黄植诚少校驾机投奔大陆事件,旋即成为焦点问题的焦点事件,引起国内外新闻、舆论的普遍关注。
那么事情经过究竟如何?
先从黄植诚说起。
关于黄植诚何以驾机投奔大陆,坊传说法多多,不一而足。
不过,我们可以简单了解一下黄植诚的大致经历。
黄植诚在1973年毕业于台空军官校专修班,为飞行时间已达2100多小时,飞过5种型号战机的王牌飞行员,台空军的第5联队飞行考核官,可谓年少有为标本。
台军空军联队的飞行考核官是非常重要的技术岗位,直接负责整个联队百余名飞行员和军校见习生的年度考核、常规考核,以及转正、晋级等特别考核,在纪律严明的空军里面,相对有着较大的自由空间和便利。
早在1981年4、5月间起,黄植诚可能受到某个事件的小刺激,他心生异志,有了驾机飞回大陆想法。
之后,黄植诚即以飞行考核官职务之便,精心选择在第5联队飞行任务最频繁的桃园机场驻勤,每日潜心准备,计算飞往福建航程、油量,靠着飞行观察和查阅航拍照片,熟悉台海航线的地标地物。
为此,黄植诚还专门设计了较为完整的应急处理方案和细节等等。
万事俱备,只等机会。
1981年在福州机场外场,福州军区空军张希庸政委欢迎黄植诚。
8日,黄植诚执行随机考核第5联队中尉飞行员许秋麟的飞行任务。
上午8时20分,考核官黄植诚少校于前座,飞行员许秋麟中尉于后座,驾驶双座的F-5F战斗教练机从台北桃园机场起飞升空。
按照演练计划,F-5F战斗教练机一路向西飞行,很快就抵近海峡中线。
这时,谋划已久的黄植诚自感驾机飞往福建的时机已经成熟,决心利用这次飞行以践行谋划,于是,便以训练暗舱飞行技术为由,要求许秋麟关闭了后座暗舱罩,交接飞行操控。
——暗舱飞行技术是全天候飞行员必须要熟练掌控的主要技术之一。
在八十年代早期,台军一名中尉飞行员即被要求训练暗舱飞行,可见当时的台海两岸的空军技术比较,台军可能稍微领先。
进行暗舱飞行,许秋麟两眼黑暗,却浑然不知黄植诚在接手驾机之后,已经迅速降低飞行高度,越过海峡中线,径直飞往了福建福州方向。
暗舱关上,视窗遮掩,后舱漆黑,黄植诚架势F-5F航速每小时1500公里以上飞行。
很快,许秋麟在暗舱环境通过观察仪表和飞行体感,隐约感觉不妙,茫然、懵懂间,断然违令打开暗舱罩,这才惊讶发现他们的飞机已经飞过福州附近的海岸线。
许秋麟大惊失色,惊呼:长官,下面是大陆!
黄植诚平静回答:我就是飞大陆,不回去了。你跟我一起走吧。
许秋麟闻讯之下涕泪聚下:我爸妈未婚妻都在台湾,我一个人怎么走?你得让我回去。
许秋麟情绪失控,飞行经验极为丰富的黄植诚随即考虑许秋麟可能影响降落,犹豫片刻,便果断说到:
我们这是教练机,现在基本没有油了,没法飞回去。
我这人从来都对得起朋友。我飞到东引岛,你跳伞吧。
东引岛为台军控制下的马祖列岛的一个仅有2平方公里的小岛,为台军防御前哨核心阵地,密集部署有各式防空武器,一旦开火,黄植诚和许秋麟便在劫难逃。
1981年8月8日抵达福州的黄植诚。
福州机场,黄植诚驾驶的编号为5361的F-5F战斗教练机。
同时,东引岛四周悬崖峭壁,植被茂密,非常不适合跳伞。
最后,出于飞行和跳伞安全考虑,在飞至东引岛附近海面上空,许秋麟冒险跳伞。
许秋麟在东引岛附近海面跳伞,后被台军蛙人部队救起,送回台湾。
——因为有着拒绝投奔大陆而临空跳伞的这段经历,许秋麟在台军空军颇受重用,官至佳山基地基训部上校指挥官。
不过,因为在东引岛这次九死一生的跳伞,多年以后,许秋麟说起往事,对黄植诚不满之情溢于言表。
许秋麟在东引岛附近海面跳伞,事发突然,东引岛台军预备不及,只好速度派出快艇打捞许秋麟,也就无法应变黄植诚驾机任意往来。
于是,黄植诚驾驶燃油几乎耗尽的F-5F战斗教练机得以在许秋麟跳伞以后,从容转向,飞往福州。
上午9时28分,黄植诚福州上空按照解放军规定动作,飞出驾机投诚信号,而后,他驾机在福州南台岛高盖山南侧的福州义序机场顺利而安全地降落。
说起顺利而安全地降落,寥寥数字,背后却隐藏极大风险。
福州临海,当时正逢酷暑季节,雾霾迷茫。义序机场也正因为维修主跑道,处于关闭状态。
是以,黄植诚在能见度较差、无地面积极引导等恶劣情况下,完全靠自己的技术在陌生环境下完成着陆,确实让围观四周的中国空军同行们交口称赞。
台湾来人了。
这一爆炸性消息,瞬间传遍福州相关军事及军事宣传单位。
在戒备森严的停机坪上,福州空军为黄植诚举办了一个简单却又极为热闹的欢迎仪式。
当时福州军区空军张希庸政委和两位副司令员,政治部主任等空军大佬们参加欢迎仪式,军内外媒体更是神速赶往现场……
黄植诚驾机投奔大陆,受到时任福州军区司令员杨成武亲授嘉奖。
黄植诚和喷涂“中正”字样和台空军徽记,编号为5361的F-5F战斗教练机成为主角。
这天,在军队记者、新闻干事们的镜头下,黄植诚数次爬上爬下飞机,专供各路记者拍摄新闻照片,而后又轮流与各位军队首长,军官们合影,一直忙乎到中午。
与此同时,黄植诚驾机飞往福州,激起台湾空军慌乱。
这时,许秋麟尚在返回台湾途中,台军方面完全不明黄植诚驾机投奔大陆真相、细节,只得层层托辞,搪塞,推责。
中午,就在台军空军第5联队等相关部门含糊其辞之间,黄植诚驾机起义的第一篇消息,已经由中新社援引大陆新闻作了相对温和的报道:
国民党空军第五联队少校飞行考核官黄植诚拥护祖国统一的主张,于8月8日上午9时28分从台湾桃园机场驾驶F-5F型飞机起义回归祖国大陆,在福建前线空军某机场安全降落,受到当地军民的热烈欢迎。
黄植诚原籍广西横城,1952年出生在台湾……
次日,全国各地主要报纸转载了这条新闻。
按照台海两岸自1950年后相互宣传战的惯性,这次黄植诚驾机投奔大陆自然是一次舆论战的机会。然而,鉴于两岸关系趋向缓和,在后续相关黄植诚驾机起义相关的报道中,北京方面主要强调和平统一,而非传统的解放台湾。
不过,黄植诚驾机投奔大陆这一新闻确实太过劲爆,即刻激起港台媒体纷纷评论。
当时,台湾官方和台军发布新闻,解释黄植诚是迷航误入大陆。因此被中新社报道迎面戳破,陷入被动。同时,作为台军空军精英,黄植诚少校驾机投奔大陆,对台军更是造成极大震动。
受其影响,黄植诚的多位战友,及他的同为少校飞行员的兄长,台空军第5联队督察室主任、联队长等等相关人员因此被停职。
此外,时任台空军总司令乌钺上将,台国防部长高魁元上将等等高级将领均受牵连,或者转职,或者去职。
8月12日,为欢迎黄植诚驾机归来,福州军区召开盛大的军民欢迎大会,欢迎会宣读了军委命令,欢迎黄植诚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并任命黄植诚为位于山西临汾的第十二航校副校长(副师职)。
——相传,临汾十二航校是驾机起义的台军飞行员的主要安置地,这里地处中原腹地,当时配置航校的所有机种、飞机,即便满油,也是飞不出国境。
会上,黄植诚换上解放军空军军装,作了发言。
8月12日,福州军区召开盛大的军民欢迎大会,欢迎黄植诚驾机归来。
此后,黄植诚事件就进入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最为关心的环节,该不该发奖金,发多少奖金?
作为一位普通的少不更事的见证人,我和我的同学都为此陷入激烈、疯狂的争论中。
其中,记得一位据说在他的叔父在福州军区机关的同学非常肯定地说起,解放军奖励了黄植诚相当于飞机重量的黄金。
也有说相当于黄植诚体重的黄金。
现在想起,当年我等小朋友居然毫无情操,都是厚颜无耻地相信了这条传闻。
8月8日,也就被我们很多同学当做了发财的神圣日子。
受此事件影响,记得,我有一位小伙伴大言炎炎,居然也有了准备潜泳去潜伏台湾,然后考飞行员,再驾机飞回来,既当英雄又赚黄金的理想。
总之,给黄植诚发奖金及怎么发奖金的事情,不仅是1981年的焦点话题。对当时军队而言,福州军区和空军方面也是众说纷纭,难以决定。
早年,福建前线司令部曾在1962年和1964年先后两次发表通告,宣布了对台军起义人员的奖励标准。
其中,有着空军起义人员驾驶P2Y、U-2飞机,即奖励黄金8000两,驾驶F-5E系列的奖励黄金7000两等等具体标准。到了1981年台海两岸关系趋于缓和,这个通告已经不再提起,但也没有宣布取消。
于是,在有人提出是否象征性向黄植诚发放奖金之时,时任福州军区司令员杨成武则坚持按通告标准发给奖金。
8月12日,欢迎大会盛大召开,万众一心议论纷纷的黄植诚的奖金问题,在会上也就随之揭晓。
大会宣布黄植诚参军、任职。之后,杨成武将军亲自向黄植诚授予了人民币65万元的奖金支票和奖金证明书。
之所以定为65万元,便是参考福建前线司令部对驾驶F-5E系列飞机的奖励黄金7000两的标准执行。当时,中国人民银行黄金价格为每两90元人民币,折算人民币为63万。
最终,杨成武亲自拍板,奖金随即凑齐了65万整数。
在1981年8月,人民币兑换美元,大约1V1.80元左右,而普通连级军官月薪大约8、90元,地方普通工人不过40元,即便在省市地方相对殷实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月薪也不过200元。
可以想象,黄植诚手捏厚厚的一叠65万元钞票,对1981年的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没见过世面的中国人民来说,无疑都是一个让人听着、看着、想象着都是既刺激、又舒心、还傻眼的事情。
这一奖金数字在报纸公开报道,广为人知。
我和我的小伙伴在报纸看到相关细节报道,首次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着如此具体、经典的收入差距,继而,我们从小当潘冬子和张嘎子的理想,也就为此感染,得以升华。
我们都想当黄植诚,到台湾搞一架飞机,回到祖国,一劳永逸解决问题。
在很长一段时间,这就是我和小伙伴们越说越亢奋,越说越冲动的梦想……
可是,如我等小身板,如何才能趟过台湾海峡,到对面捞得一架飞机啊。
想来想去,65万元巨款,终究是水中花,镜中月。
想的多了,我在儿童时代末期,也就悟通了发财这事,确实了无生趣。
现在再看,这是一段如何荒唐、美好的回忆啊。
证婚人钱昌照夫妇和黄植诚夫妇。
黄植诚与马红新婚,与证婚人钱昌照夫妇合影。
那一年,国内各家新闻一路追踪黄植诚,和当年中越边境战事的参战人员一起,黄植诚成为解放军新闻的热点人物之一。
新闻密集报道之下,人们也就知道了黄植诚在后来不仅受到邓老亲自接见、肯定,而且还在在怀揣65万巨款、就任临汾十二航校副校长以后,风风光光地迎娶了颜值极高的空姐马红。
空姐,在1981年,完全类似七仙女的神仙人物。
当时,即便咖如王朔,同样魂牵空姐,在他的小说《空中小姐》里面,女一号的空姐阿眉,外形气质描叙,几乎完全脱胎马红。由此可见,当年王朔很大可能也是黄植诚的粉丝,或者说是马红的粉丝。
能够迎娶空姐,这是继巨额奖金之后,黄植诚再接再厉爆出的又一个轰动话题。
报纸三天两头的宣传、追捧,不仅使得我和一票童年小伙伴们在眼花缭乱间,潜移默化接受了英雄、黄金、美女的人生传奇和人生价值教育;同时,黄植诚驾机投奔大陆的梦幻般的境遇,对当时的台湾空军飞行员也是产生着极大的影响。
于是,八十年代迎来了台军飞行员驾机投诚大陆的小高潮。
1983年4月22日,台军陆航少校分队长李大维,驾驶U-BA型侦察机,从台湾花莲机场起飞,投奔大陆。
他同样被任命为空军一个航校的副校长职务,并且得到了15万人民币的重奖。
U-BA型侦察机毕竟没有F-5F战斗教练机值钱,因而,李大维奖金相比黄植诚也就少了很多。
不过,在1983年4月,人民币兑换美元大约为1V1.99,这笔奖金依然是普通人遥不可及的巨款。
1989年2月11日,与黄植诚同为台空军第5联队的同仁,台湾空军中校林贤顺驾驶与黄植诚相同的F-5E战机,从台东志航机场起飞,投奔大陆。
这次,他的运气远比黄植诚和李大维都要逊色。
在飞越台湾海峡之时,他为台军12架战机尾追,九死一生,险被击落。
而后,到了大陆却遇到雾霾连天,燃油耗尽,只得弃机跳伞。
后来,他也被发给了一笔奖金,被授予上校军衔,就任了石家庄4航校副参谋长。
说起来,林贤顺虽然机毁跳伞,也算是非常幸运的台海两岸空军相互“投诚”的最后的踩线人。
1983年4月22日,李大维和他的U一6A型侦察机。
在他驾机投奔大陆之前的1988年9月,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加速,台海两岸关系更是转向缓和。
当时,新华社发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福建部队宣布停止执行1962年的两个〈通告〉》的消息:
从即日起停止执行1962年颁布的对驾机、驾艇起义的国民党官兵给予奖励的两个《通告》。
我方主动停止对金、马诸岛的炮击,停止向台湾海漂、空飘宣传品,促进了台湾海峡局势日趋缓和。
我们正式宣布停止执行上述两个《通告》,以期两岸关系出现更为祥和的气氛。
作为回应,台湾当局在10月也同步宣布废止了针对解放军的重赏招降办法。
当时,台海两岸持续30年的战机相互“投敌”的历史,正在谢幕。
林贤顺踩线过海,在1989年驾机投奔大陆,能够在台军战机追击下逃脱生天,可谓给这30年台海上空的惊心动魄,划上了一个相对释然的句号。
否则,无论台海那边,在双边关系趋向缓和,同胞终究趋向团圆以前,万一真有某架飞机被打落,这对两岸同胞而言,必将都是同室操戈的恨事。
一晃经年,往事如烟。
站在今天,再看40多年前的台海,那些曾经淤积于海峡的昨天的相关怨恨、陌生、风雷激荡等等所谓宏大叙事,其实,早已应该随着邓丽君的温柔的歌声抹平,逐年淡去。
那一湾深藏余光中们的乡愁的浅浅的海峡,本该涛声温情,风色旖旎……
唯念想往昔,撰修文字而念。遥祝各位朋友夏安。
欢迎阅后点赞,转发,支持橡树继续后续观察、写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