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偷西瓜
民间故事:偷西瓜
30年前西北某农场,有3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是特别要好的朋友,暑假的某一天,三个人到厂区的仓库屋顶上去玩,无意之中发现边上有一个小洞,于是三个人开始下去探险。
这一探不要紧,里边简直就是一个宝库,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还有工具,劳保服、帽子、手套等,最主要的是有一大堆又圆又大的西瓜,那青绿色的瓜皮正闪着金光在向他们招手。三个人高兴坏了,平时家里分配的西瓜有限,哪里吃过一整个的?今天这么好的机会,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了,一个个摩拳擦掌,今天非吃个肚大瓜圆不可!等他们吃够了,留下一屋子狼藉,临走还不忘再顺走一个抱出去接着吃。
当他们正在为自己神不知鬼不觉的小聪明沾沾自喜时,连队领导已经在找他们父母谈话了,在事实面前无可辩驳,他们只好低头承认自己偷吃了西瓜,不但吃还拿走了一个。父母问他们还有没有拿其他东西,他们坚决否认,只是偷了西瓜,别的真没拿,但仓库里为什么少了两捆棉线手套?最后终于盘问出来是其中一个男孩儿拿走了,这男孩儿是背着另外两人拿的。
领导们对于小孩偷西瓜没怎么管,只是让家长领回去批评教育了一番,但对于偷手套的事却是比较严重的,后来对他们家进行了罚款处理。这两个小孩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从此之后就再也不和那个偷手套的小孩玩了。
这件事情过去几年以后,有一天连队又出了个大新闻,公安局的人来了,把那个原先偷过手套的小孩和他哥哥俩人都带走了,并从他们家里搜出来了彩电、洗衣机、香烟、皮带、袜子。。。。。原来他们兄弟两个偷火车了。
附近有一座山坡,火车经过时都要费力地往上爬,之前那种绿皮火车本身速度就不快,遇上大坡就更慢,于是他们弟兄俩看到的“商机”,就爬到火上撬开车门把货物往下搬。左邻右舍还纳闷,怪不得这两年他们家经济条件突然好起来了,还抽起了带过滤嘴的香烟,并且都是没见过的牌子。而且自从他们被抓走后,之前经常徘徊在他们家附近的叫花子也不见了,原来是公安局查案的人员扮演的卧底。
这件事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小时候偷西瓜、偷手套,家长没有好好教育,长大了就敢去偷更大的,这时候家长非但不管还觉得是发家致富之门,最终导致孩子进了监狱。
另外两个小孩儿同样是偷了西瓜,回家却被自己的父母狠狠揍了一顿,从此再也没做过偷拿公家东西的事儿。有时候“打”真的可以让人有记性,特别是对于孩子。
这个进监狱改造的小孩,出来之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你的孩子你自己不教育,自然有人替你管教),听说他后来在农场的厂部找了一份工作,踏踏实实,一路还做到了领导的位置,又结了婚,过得还不错。
他不得不庆幸自己被抓住了,才没有走向更深的犯罪之路,也不得不感谢被劳教了,才让他认识到只有凭借自己的双手去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他也不得不庆幸自己生活在农场,领导给他重新做人的机会。
作为小孩儿,他们的认知有限,自控能力差,面对诱惑很容易作出错误的选择,这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给予正确的引导,才能促使其成长为一个有用之人。
若是你觉得孩子不就拿了别人一支铅笔吗?不就吃了别人几口西瓜吗?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那你就错了。家长的纵容将直接导致孩子的有恃无恐,等你发现问题大了,已经到了难以挽回的地步,“偷”其实也是会上瘾的,这种不劳而获就可轻易拥有别人奋斗很久才能得到的东西,会让他们放弃劳动,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
坏习惯一旦养成,要改就难了。否则也不会有“积习难改”之说了。
突然想起了迟志强的一首歌《蚂蚱》小孩子不听话呀 惯他
长大了去犯法呀 祸害
扰乱治安 人人不安宁啊 恨他都咬牙
今天他偷了一块砖哪 小事
明天他把强扒呀 敢干
当父母们一个劲地夸呀 他越干越胆大呀
这首歌很好地诠释了孩子是怎么一步步走向犯罪道路的?有时间不妨好好听听!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