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是1962年10月,冷战中的美国和苏联,在古巴爆发的一次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事件的过程是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最后在美国的高压下被迫撤走导弹,古巴导弹危机几乎临近核战争的边缘,是美苏冷战的顶峰和转折点。
一、猪湾事件
1961年4月17日,出于对社会主义的仇恨,美国中央情报局召集和培训逃亡在美国的古巴人,在古巴西南海岸猪湾,向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政府发动入侵,结果被卡斯特罗的部队消灭,史称猪湾事件。猪湾事件不仅没有消灭卡斯特罗的势力,反而使卡斯特罗政权和古巴革命得到巩固,就美国而言,猪湾事件不仅是一次军事上的失败,也是一次政治上的失误,不仅使肯尼迪政府信誉大失,也促使古巴与苏联进一步靠近。
二、苏联偷偷在古巴部署导弹
猪湾事件后,由于古巴和苏联进一步发展关系,美国推行更加敌视古巴的政策。1961年5月卡斯特罗宣布古巴走社会主义道路后,苏联开始在政治、经济和外交等方面全方位支持古巴。1962年7月初,卡斯特罗的弟弟国防部长劳尔·卡斯特罗访问苏联,苏联答应向古巴提供军事援助。
1961年8月31日,美国侦察机发现古巴在安装苏联防空导弹,也发现了向古巴运载导弹的苏联船只。在美国的后院部署导弹!这让美国惊出了一身冷汗。9月4日,白宫披露了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的相关情况,苏联对此矢口否认,赫鲁晓夫还致函肯尼迪,保证在美国国会中期选举之前不会干任何有损国际关系和两国关系的事情。由于对苏联部署导弹的具体情况不是很了解,此时美国政府态度尚且缓和,只是警告要是在古巴出现苏联进攻美国的基地,美国将采取断然的措施予以反击。
1961年10月,美国的U-2侦察机拍摄到苏联正在古巴建设6个中程导弹基地的证据,肯尼迪召开紧急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研究对策。经过四天的紧急磋商,会议决定,要采取一切手段迫使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肯尼迪政府在宣布对古巴进行全面封锁的同时,强烈呼吁赫鲁晓夫“停止和取消对世界和平和我们两国稳定关系的这种秘密鲁莽并富有挑衅气味的威胁”,要求苏联放弃追求世界霸权的计划,结束危险的军备竞赛,从古巴撤走导弹并保持克制。
1961年10月24日,美国的8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和68个空军中队驶入封锁地带,美国的战略空军部队宣布进入战备状态,大有和古巴大干一场的架势。
面对美国的封锁和威吓,赫鲁晓夫态度强硬,退还了美国的封锁照会。10月23日,苏联警告美国“如果轻率玩火应对和平的命运负严重责任”,并积极寻求国际支持。
在美国向苏联发出核战威胁后,苏联提出可以和美国谈判,提出如果美国保证不入侵古巴,苏联可以撤走导弹。赫鲁晓夫致信肯尼迪:我们同意从古巴撤出您认为是进攻性的手段,美国方面需考虑从土耳其撤出自己的这种手段。苏联保证在安理会范围内声明尊重土耳其领土和主权的不可侵犯性。他强调美国也应该发表类似的声明。肯尼迪给赫鲁晓夫的回复基本答应了苏联方面的要求。10月28日,赫鲁晓夫在广播讲话中公开答复肯尼迪,苏联政府下令“拆除您称为进攻性武器,并加以包装运回苏联”。不久,苏联撤走了全部导弹;美国解除了对古巴的封锁。
三、赫鲁晓夫向古巴部署导弹的动机。
几乎导致爆发核战的冒险行动,赫鲁晓夫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第一、在美国后院建立据点。古巴是西半球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对苏联在美洲进行扩张非常有利,在美国后院部署导弹,可以弥补苏联在核弹数量上与美国的巨大差距;支持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可以实现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对古巴的控制,如果失去古巴,会严重削弱苏联在是在拉丁美洲的影响力。
第二、实现对美国的包围。因为美国在土耳其、意大利和西德都部署了针对苏联的导弹,如果苏联把导弹部署到古巴,可以达到与美国的力量平衡,等于是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过身。
第三、实现与美国的全球战略平衡。在50年代的美苏军备竞赛中,美国处于领先地位,美国的核武库和军事战略给苏联带来了巨大的威慑。因此在赫鲁晓夫看来,向古巴布置导弹是苏联实现美苏战略平衡的一个绝佳机会,可以弥补苏联战略导弹不足的短板。
古巴导弹危机证明。此时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第一个原因是苏联偷偷下古巴部署导弹,但被美国发现,说明美国的侦察能力强于苏联;第二个原因是苏联在美国的高压下主动撤走导弹。这是苏联实力不济的结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