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理财方式有几种,其中一个是越理财越少,本金已没有了44%
我家的理财方式有几种,其中一个是越理财越少,本金已没有了44%
#我来唠家常#
我家的理财方式有几种,其中一个是越理财越少,本金已没有了44%
每个家庭都会有一个人管钱,有些人家是丈夫管钱,有些人家是老婆管钱,其实不管是丈夫管还是老婆管,只要好好过日子,能把钱管理好,达到资产增长就是正确的。
我们家是我管钱的。
管钱不是个开心的事情,
像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就是普通工薪阶层来说,唯一的期盼就是每个月发工资的日子。工资一发马上把它存进活期理财,到了一定的数额再买成定期理财。
我这些年也也接触了很多家庭理财方式。
一,炒股票
我也炒过股票,不过在2020年的时候基本清仓了,里面现在只有一个股票,已经退市了,现在还有几万股在里面。
说起来炒股票,说来话长,本来是我老公在炒的,后来他工作越来越忙,没有空看股票,所以就被我拿过来炒的。
我买过一只股票,44块钱进去的,232块钱出来的,靠这一支股票,我把股票里面赔的钱全部赢回来的,然后我就清仓不炒了。
以我那么多年的经验,我认为我们普通老百姓,根本不可能在股票市场赚钱的。
现在的股市很多人都是烂泥里摇桩,越陷越深了。
二,银行理财产品
说真的,我刚刚开始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时候,也不敢买多长时间,我第一次买银行理财产品我是买三个月期限的。
记得很清楚当时我买工行的理财,三个月到期以后本息一下子全部都到账户余额里。很开心,比银行存款利息高太多了。
然后一发不可收拾,家里所有的钱我全部买了理财产品,我开始挑选民营银行理财产品,一年期到五年期,R2风险等级,R3风险等级的理财产品我都买过,到期以后都能达到预期收益。
这些年买银行理财产品,给我家带来不少的收益,即使后来银行理财不再承诺保本保息,但是我的银行理财从来没有亏本过,最多就是到期利息少一点。
现在的银行理财也是懒汉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三,保险理财。
我也买过保险理财。
我女儿出生几个月的时候,我给她买了分红型保险。缴费18年,高中开始返回金额,到现在为止本金全部返回了,还多了5000多块钱的利息,到我女儿25岁的时候,还有一笔分红,现在不知道是多少。
我也买过银行里面的保险理财,当时利息还是蛮高的,到期了以后都达到了预期收益。
2014年开始,我还在微信和支付宝里面也买过保险理财,那时候利息是真高,现在再也没有了。
四,基金理财
买基金是我这一生最大的痛,我怎么会鬼迷心窍把钱,交给一个叫基金经理的人,他们拿着我的钱,这么多年竟然没有红过,真是不可置信。
我2015年六月份,我去银行打算买银行理财产品的,结果被银行理财经理怂恿我买了一个新发行的基金。我不能用忽悠来说这个理财经理吧,因为我自己是成年人,也是自己愿意的。
这个基金买了以后,我就进入噩梦,这么多年,将近十年了,这个基金只有一天是到过一块钱的发行价,你们能相信吗?
真的,只有一天到我买的价格,但凡后面再有一次到达到发行价,我也会毫不犹豫的把它给卖了。
这只基金的名字很可恶,叫富国改革动力混合,我是不是中了头彩,才买了这个基金,这些年已经跌了快44%了。
我不是抱怨基金,基金根本不知道我是谁,更别说会听我的抱怨。
反正我买了这只基金是屋子里开煤铺,倒霉(捣煤)到家了。
五,银行定期存款
我也存银行定期存款,虽然说现在银行利率一直在下降,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它才是最让人放心的,它永远不会吞噬你的本金。
特别是年纪大一点的人,存银行定期存款是最可靠最靠谱的理财方式。我以后只要一有钱,我还是会存银行定期存款的,看着存单心里踏实。
六,购买国债
前些年我也购买过国债,只不过购买国债要靠抢的,国债比同期银行定存利息要稍高一点。
我记得我买国债,都是提前把钱存到购买国债银行的卡里,这个银行卡肯定要开通理财功能,做过风险评估的。
我当年买的是凭证式国债,是到柜台上购买的,去的特别早,我记得很清楚,当时五年期国债利率5.41%,到期赎回本息一起到账。
在我买的前几年,国债利息还要高。只是那时候我一直热衷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利息比国债高。
七,买房子
因为我家是楼梯房,而且是五楼,我看我们楼上的阿姨只要提点重东西,上楼的时候中间都要休息几次,我就动了买一套养老房子的心思。
那些年我一直关注着房价,关注着我想要购买的地段,我基本上每天都会浏览各个购房APP,从开始老公不同意买,到后来他妥协了。
我也成功的买了一套电梯养老房,我再也不要担心,将来老了爬不动楼梯了。我这个人就是喜欢未雨绸缪,什么事情都喜欢提早考虑。
现在我们家的这套房子出租,每年的租金可是比买基金,买银行理财产品利息靠谱多了,虽然说现在全国各地的房价,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但是对我来说,我买的价位我还是很有把握的。我不是投机倒把的,我也没有想过要卖房子,我从来不担心这个问题。
这些就是我一个48岁的小小阿姨,一个普普通通的工薪阶层家庭,这些年理财的几个方式。有赚过,有亏过。
(本文系@上海小小阿姨,头条原创首发,原创不容易,抄袭必究,已经全网维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