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伊拉克推翻费萨尔王朝的反帝反封建的“七月革命”
1958年,伊拉克推翻费萨尔王朝的反帝反封建的“七月革命”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个“关注”,既能有很好的体验,还可以有不一样的参与感,谢谢您的关注!
前言
库尔德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是时代的产物,与国际格局和地缘政治变动紧密相关。库尔德问题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其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变。
总体而言,库尔德人地位在不断提高,处境在逐步改善。库尔德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诸多原因,其中库尔德人自身的弱点、相关国家的政策以及外部势力的干预是最主要因素。短期看,库尔德人要想实现独立梦,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国际与地缘政治变动中的库尔德问题
库尔德问题从产生、发展演变至今,一部分库尔德人实现了自治,一部分库尔德人获得了一定的民族权利和地位,库尔德问题也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这既是库尔德人争取民族权利的长期斗争和库尔德民族运动长期演化的必然结果,也与国际秩序和中东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动紧密相关,彼此之间存在很强的互动关系。可以说,没有国际和地区格局的大变动,就不会产生库尔德问题,库尔德民族运动发展也不可能达到如今的局面。
从全球秩序和国际格局演变看,在20世纪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每一次全球秩序的剧烈变动都会带来民族主义的大释放以及地缘政治的大变动。库尔德问题既是一个跨地区民族问题,也是一个地缘政治问题。其产生、发展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密切相关,与该地区地缘政治的剧烈变动紧密相连。而其未来的解决,不仅取决于库尔德人的斗争水平、库尔德人所在国的政策变化,也取决于地区乃至全球秩序的改变。
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西欧的崛起,剧烈改变了已延续上千年的传统全球政治秩序和力量格局,大国的兴衰出现了历史性大变动。到19世纪末,全球传统老大帝国如奥斯曼帝国、波斯、中国均已老迈不堪,日益走下坡路,全球秩序正由昔日的东方主导转向西方主导。
而自彼时起至今,全球格局已发生三次重大转折,即一战、二战和冷战结束这三次导致全球秩序大洗牌的历史性事件,而这三次大变局不仅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还带来了三次全球性民族主义浪潮,催生了100多个新兴的民族国家。库尔德问题从产生至今也已近百年,其历史演变脉络以及每个历史转折都与国际秩序的变化密切相关。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914~1918年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导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这是20世纪第一场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动,释放出第一次全球民族主义浪潮。库尔德问题可以说是欧洲殖民主义的产物。日益衰落的奥斯曼帝国早已成为西欧国家垂涎的对象。
一战后,奥斯曼帝国解体,英法意等国瓜分其属地,同时也在殖民地引发了民族主义浪潮,如阿拉伯民族主义、土耳其民族主义和库尔德民族主义等,并导致出现了第一批新兴的民族主义国家,如南斯拉夫、土耳其、伊拉克、沙特、埃及、叙利亚和也门等。库尔德民族主义是伴随着奥斯曼帝国衰落以及西欧殖民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兴起而诞生的。奥斯曼帝国解体为库尔德人独立建国带来了最佳历史机遇,但是这一梦想被西方殖民者打破。
战后,西方殖民者不仅将奥斯曼帝国属下的库尔德斯坦一分为三(土耳其库尔德斯坦、法国委任统治下的叙利亚库尔德斯坦和英国委任统治下的伊拉克库尔德斯坦),还背弃了允许土耳其库尔德人自治的承诺,这彻底击碎了库尔德民族主义者的建国梦。如果说库尔德人原先在行将崩溃的奥斯曼帝国统治下还有独立建国的可能,再加上库尔德斯坦被人为分割的四分五裂状况,库尔德建国梦更加难以实现。
从此,库尔德人争取民族独立的梦想也转变为更现实的争取承认民族权利和实现民族自治的斗争。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脆弱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了新的国际格局——雅尔塔格局,使全世界进入了分别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阵营对抗的冷战之中。二战彻底摧毁了西方殖民主义体系,导致战后出现了第二次全球民族主义浪潮,广大亚非拉地区纷纷摆脱殖民主义统治,诞生了新一批民族国家。
伊拉克、叙利亚和伊朗等中东国家大多在二战后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二战及其建立的冷战格局在多个方面对库尔德问题产生影响。第一,极大地推动了库尔德民族主义发展以及转型。战后的库尔德民族主义思想更成熟,新型民族主义政治组织纷纷建立(如1946年8月伊朗和伊拉克分别建立的库尔德民主党),斗争目标更清晰。
1946年,马哈巴德库尔德共和国宣布成立,这是库尔德民族主义者建立的第一个新型的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共和国虽然短命但其影响深远,极大地推动了各地库尔德民族运动的发展。第二,二战后全球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为库尔德民族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政治空间,如1946年土耳其启动民主化进程、1953年伊朗摩萨台民族民主革命以及1958年伊拉克推翻费萨尔王朝的反帝反封建的“七月革命”。
库尔德运动
但与此同时,大民族主义的泛滥,尤其是泛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发展对库尔德运动产生很大负面影响,革命后的伊拉克和叙利亚两国都积极推行泛阿拉伯主义,强调国家和人民的阿拉伯民族属性,不承认库尔德人的自身民族属性,并采取措施将库尔德人整合到阿拉伯属性中来,实际上就是同化或阿拉伯化政策,忽视了少数民族的权利。
这一政策加上地区国家政局不稳,政变频繁以及对库尔德人的严厉镇压,导致库尔德民族运动日益走上要求分离、暴力化道路。冷战期间,反帝反霸的第三世界民族主义的发展以及进步的社会主义思想影响进一步扩大,使库尔德民族主义打上了深深的亲苏和左翼的烙印。
不管是民主主义的库尔德民族主义政党(如库尔德民主党),还是社会主义的库尔德民族主义政党(如库尔德共产党、库尔德工人党),基本都奉行亲苏政策,将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斗争手段上也多采取武装斗争形式,强调反帝反封建,推进土地改革和发动工农大众等斗争路线。美苏全球争霸的冷战格局使库尔德问题受忽视、库尔德人利益遭损害。
美苏为维护自身利益和战略目标,在中东的争夺中大打库尔德牌,不惜牺牲库尔德人的利益。如为拉拢土耳其和伊朗巴列维政权反苏,确保反苏前沿阵地的存在,美国及西方对两个政权在库尔德问题上采取的高压政策视而不见,美国则支持伊拉克库尔德民主党的反政府活动。但是,如1975年美国为推动埃及与以色列和解,需要争取伊拉克政府的支持时,遂放弃了对伊拉克库尔德民主党的支持,导致其轰轰烈烈的斗争惨遭失败。苏联也是如此。
二战结束后,苏联最初支持成立马哈巴德共和国,但没过多久就因石油利益牺牲了库尔德人,导致马哈巴德共和国垮台。在伊拉克,苏联最早支持库尔德人,但最终为了争取伊拉克加入反西方阵营,还是牺牲了库尔德人去赢得阿拉伯人的人心,导致毛拉穆斯塔法倒向西方。在土耳其,冷战时期苏联支持库尔德人,很大程度上是针对美国以及加入北约的土耳其,而非出于真心支持库尔德民族主义。
冷战后,俄罗斯支持库尔德人则与土耳其支持车臣分裂活动直接挂钩。1989年苏联和东欧剧变并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全球进入后冷战时代。两大阵营对抗时代的终结带来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第三次全球民族主义高潮的出现。但与前两次主要以反殖、反帝的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为主要特征不同的是,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联邦国家解体,出现了新的民族国家,带来了诸多民族冲突和领土纠纷。
另外一个重要后果就是在美苏原先争夺的第三世界,因冷战结束突然陷入权力真空之中,地区格局也出现失衡,导致极端民族主义和宗教主义泛滥,引发流血冲突。进入21世纪,尤其是“9·11”事件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和对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反恐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成为新的着力点。在中东,美国以反恐和民主改造为两件利器,不顾全球反对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同时加大了对大中东的民主改造力度。
参考资料:
库尔德人建国“被出卖的历史”[J]. 雷炎.坦克装甲车辆,2020(02)
动荡中的库尔德人:利用还是被利用?[J]. 李兴刚.世界知识,2012(08)
库尔德人:我们是谁[J]. 唐志超.世界知识,2007(22)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