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品评定义(浓香型白酒的品评术语)
白酒品评定义(浓香型白酒的品评术语)
白酒品评定义。白酒是一种液体,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其次是水、果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在中国,白酒被称为“国酒”,是世界三大蒸馏酒酒之一”。白酒的酿造工艺复杂,从原料到成品,需经过粮食发酵、蒸馏、勾兑、贮存等多道工序,最后才能出厂。因此,白酒也是一种特殊的饮品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差异较大,所以酿造出来的白酒风格也不尽相同。
1、专业红酒品评基本步骤酒样的准备?
一、外观
1、将装有酒样的杯子倾斜30度—45度,在光亮白色的背景下观察酒液的颜色;
2、分别记下红酒的:
澄清度(是否有混浊)
色调(暗淡还是鲜亮)和色度(颜色的强度或者色素量)
黏度(对抗流动的程度)
泡沫的活跃性(主要是起泡酒)
二、酒杯中的香气(in-glass)
1、在摇杯之前,把每个样品放在鼻前闻一下气味;
2、感受学习并记录下香气的特征和强度;
3、摇转酒杯,让红酒中的香气物质完全释放出来;
4、先在杯口闻摇杯后的香气,接着在往深处闻杯里的香气;
5、感受学习并记录下香气的特征和强度;
6、以上述方法对其它样品进行闻香;
7、进入品尝红酒的步骤。
红酒经典品酒方法
三、口腔内(in-mouth)的感受
a 、味道与口腔的感觉
1、适中饮一口样酒(6—10ml)
2、让红酒在口腔内打转,使其接触到舌头、上腭以及口腔内所有的表面
3、记下不同味道(甜味、酸味、苦味)的不同感受部位,以及分别是什么时候感受到的,感觉持续的时间,感觉和强度是如何变化的
4、集中注意力体会以下五种口腔内感受:收敛感、刺痛感、酒体厚重感、温度以及热感
5、记录下这些感觉,以及它们互相结合所给予的综合感受
b、气味
1、记录下在温度较高的口腔内红酒的气味;
2、吸气使空气穿过口中的红酒从而促使酒中的香气物质释放,感受释放出的香气;
3、集中注意力体会这些香气的特征,记录下在口腔内和酒杯中感受到的香气的所有不同之处。
c、回味
1、让上述步骤中吸入的气体在肺腔中停留15—30s
2、将酒咽下,或将其吐到准备好的容器中
3、将经过口腔温热后的酒的气味通过鼻腔呼出
4、以这种方式感受到香气则被定义为酒的回味;它通常只能在最好的和最富于芳香的红酒中才可以体会得到
四、余味
1、集中注意力体会逗留在口腔内的嗅觉和味觉双重感受
2、与之前记录的感觉相比较
3、记录下他们的特征和持续时间
五、重复品评
1、从第二大步骤,第3步摇转酒杯开始,重新评价所有酒样带来的芳香以及其它所有的感受——理论上讲有好几次重复,间隔在30min以上;
2、感受每个样酒的持续性和它的发展变化,在风味和强度上的变化;
最后,对红酒的愉悦感,复杂性,微妙感,高雅感,强劲性,平衡感以及难忘程度作一个全面的综合评价。当有了一定的品酒经验,就可以尝试品评红酒的潜力——也就是经过陈酿或者储存一段时间后,酒的风味特征可能发生的变化。
2、兼香型白酒品评术语?
兼香型白酒的品评:
1.酱浓协调,
2.口味细腻悠长。
3.各类香味复合统一,口味典雅。
4.不像浓香型白酒那样娇艳,也不像酱香型白酒那样显酸,窖香淡雅适中,酱香复合感舒适。口味柔顺细腻甘爽。集浓酱之长。
药香型白酒的品评:
1.香气中带类似霉味及药香和糟香,有一种类似菠萝的
香味。
2.入口丰满醇厚
3、内部品鉴酒非卖品什么意思?
内部品鉴酒一般都是白酒企业为了品评以及内部招待时用的白酒,并不在市场流通的意思。
4、白酒品酒五步背诵口诀?
是:10
白酒品酒十字口诀:
大、长、圆、厚、勾、甜、酸、辣、苦、涩。
大:好酒是要有厚度,有张力,在口腔中喷洒开来,进到嘴里要散开,有喷洒感。
长:悠悠一股长线,从喉咙到脐上四指中脘穴,这条长线温润温暖,浓郁绵长,有香气,热乎乎的。
圆:酒体入口后圆滑圆润,下喉不辣嗓子。像一颗钢珠一样滑润的滚落进肚子,所以没有辣喉感。
厚:喝下一杯酒,香气在胸中荡漾,然后通过鼻腔慢慢的把气呼出,这酒气呼出来,你会感觉到粮食发酵的非常厚重的层次感,很好的香气,很丰富的香气。
勾:好酒一定要有回甘。回甘就是粮谷通过脾脏运化产生津液,津液就是我们所说的回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哈喇子。
“甜酸辣苦涩”这五味在我们舌头的不同部位产生出来,我们的舌尖品尝甜,舌头两边到后跟的地方是酸的味道,苦涩的味道是在舌根部,辣是在喉咙的部位体会到的,所以这五中味道是我在我们舌头的不同的部位才能品尝出来。
品尝我们中国的各种白酒,我们一定要从这五味入手。要平衡,要中和,要层次分明,符合这五味俱全而且层次丰富的就是好酒,如果缺少味道的那这个酒的质量就是有问题的。
各位酒友用不同的酒,不同品质的酒,反复练习,慢慢你就会明白“大长圆厚勾,甜酸苦辣涩”这五种味觉和五种体感在口腔中的各种变化和层次感。
五步口诀,一观,二嗅,三品尝,四悟风格,五记录。
一观,观外观,观颜色,观品牌,观产地,观国标;
二嗅,嗅香气,果香、花香、粮香、曲香、窖香、糟香、空杯香;
三品尝,一品粮香,棉、甜、糯;二品曲香,净、醇、厚;三品特点,是否辣口,是否刺喉,是否口干,是否上头。
四悟风格,确定酒的风格,酱、浓、清、米等香型,
五记录,把品酒的直观感受详细记录。
1.静心:凝神静气,心系于酒
在品鉴任何酒款之前,都首先要有个平静的心态,让精神专注起来。
2.观色:举杯齐眉,眼观其色
通过观其色能够观察到酒体是无色透亮或微黄。
3.闻香:勾头倾杯,鼻闻其香
4.品味:细品慢咽,口尝其味
5.收尾:嗅闻空杯,加以印证
5、青梅酒的评语?
白梅见打开是一股梅子的清香,入口也是酸甜的梅子味,酒味不浓,不会掩盖梅子的清爽,口感很顺滑,回味还有点甘甜,相比其他品牌的青梅酒醇厚的口感,梅见更适合我这种不喜欢甜腻的人,朋友这种对青梅酒很挑的人(受不了涩感),也觉得味道蛮惊喜。
之后又在网上下单了两瓶,想要尝试它家另一款金梅见。入口就能感受到梅子的清爽,酸酸甜甜的,口感很丰厚,因为加入了烟熏乌梅,还能很明显的感受到烟熏的风味。
这款酒无论是加冰块还是纯饮口感都很不错,尤其是在一年中酷暑难耐的季节里,自带清凉气质的梅子酒再加上少许的冰块,清爽痛快,酸甜适中,瞬间消融整个夏日的炎热,对我来说绝对是最高级的享受之一了。
梅子酒度数也不高,“金梅见”这款只有14度,即使是从没喝过的人也可以随时小酌一杯。
而且相比“白酒容易吐,啤酒会涨肚”,梅子酒看起来再健康不过了。
因此也是养生人士偏爱喝梅子酒的原因之一了,嗯,即保温杯里泡枸杞,现在“提起步入老年的年轻人”还要加上餐桌之上品青梅了(笑)。
当然年轻人的酒文化和上两代人是有着明显的不同,不再喜欢酗酒和醉酒,而是喜欢小酌和微醺。因此对于酒水的需求,逐渐开始呈现出低度、健康、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像我身边很多朋友聚餐,更多是喝啤酒和一些低度果酒之类的,度数不需要太高,能够满足微醺、利口好喝的饮酒需求就好。
而梅见青梅酒刚好都能满足以上需求,所以和朋友聚会的时候我也经常会带上几瓶,畅饮一下,在我安利之下,已经成为了我身边不少朋友的口粮酒了。
另外,梅见青梅酒这类果酒的饮用场景,也丰富有趣得多。午餐、下午茶、宵夜、聚会、会谈等等,从一人独饮、到二三好友小酌到数十人的聚餐都非常适合。
再加上“梅见”既是谐音又是双关,“好酒梅见”和“好久没见”前后呼应,正是国人好友见面那句“这么久没见了,走着,喝两杯?”的诗意概括。表达出我们对酒类最初的美好憧憬,因此也更容易接受一些。
品尝一口清香扑鼻。还带着甜甜的青梅的味道。喉咙里还带着余香
青梅酒特别好喝,清甜甘润。非常满意,特别喜欢。
6、如何品评不同轮次的酱香酒?
第一轮次·酱香基酒
品评特征: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有酱香味,略有生粮味、涩味,微酸,后尾微苦
酒精度数:≥57%
参照香味:杨桃、苹果、芹菜味、香蕉、柠檬
第二轮次·酱香基酒
品评特征: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有酱香味,味甜,后尾干净,略有酸涩味。
酒精度数:≥54.5%
参照香味:黄瓜清香,草香,蒸饭味道
第三轮次·酱香基酒
品评特征:无色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醇和,尾净
酒精度数:≥53.5%
参照香味:熟梨子,蜂蜜,蔷薇花
第四轮次·酱香基酒
品评特征:无色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醇和,后味长
酒精度数:≥52.5%
参照香味:巧克力味、曲子味、熟透的香蕉味
第五轮次·酱香基酒
品评特征:无色透明,微黄,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后味长,略有焦香味
酒精度数:≥52.5%
参照香味:烤面包味,苦咖啡香,糠的清香
第六轮次·酱香基酒
品评特征:无色透明,微黄,无悬浮物;酱香味明显,后味长,有焦香味
酒精度数:≥52%
参照香味:松果、烤饼干气味
第七轮次·酱香基酒
品评特征:无色透明,微黄,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后味长,焦香味重
酒精度数:≥52%
参照香味:烤糊饼干香气、炒板栗香、杏仁味
不同轮次的酒的味道各不相同
酱香型酒需要勾兑,不同轮次的酒一般不会单独出售。
The End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