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凤珍酒贡品好吗值得买吗?西凤珍酒品鉴
西凤珍酒贡品好吗值得买吗?西凤珍酒品鉴
西凤珍酒是中国传统白酒品牌,在白酒市场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信誉度。作为西凤酒系列的顶级产品,西凤珍酒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精湛的口感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其酒体细腻柔和,香味甘醇,落后感清新怡人,是一款清爽醇厚的美酒。虽然价格较为昂贵,但是其口感和品质值得一试,特别适合作为珍藏和礼品。因此,西凤珍酒是一款超值的贡品,非常值得购买。
一:西凤珍酒贡品好吗值得买吗
珍酒的珍十五,珍三十都非常不错,这两款酒在酱香型白酒性价比很高。平时在我家宴请长辈朋友,都是用这两款白酒,酱香味很浓,虽然是53度,属于特别好进口⌄品质也非常好,选用的都是优质的小麦和红缨子糯高粱酿造的,喝完也不会难受,算是今年家族里最受欢迎的白酒。
二:西凤珍酒贡品52度
52度西凤珍酒是真的,是西凤推出的中高端浓香型白酒,酒液无色,清澈透明,入口甜润、醇厚、丰满。
瓶身水滴造型,瓶身牡丹花卉做点缀,简约大气,搭配独特的背透图案和金色孔雀屏瓶口,寓意前程似锦。
三:西凤珍酒藏品
4月27日,珍酒李渡集团(6979.HK,以下简称“珍酒李渡”)正式于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港股白酒第一股,也是近7年来白酒行业唯一成功上市的企业。
伴随着成功上市消息而来的噩耗是:27日开盘,珍酒李渡9港元开盘破发,较发行价跌16.8%,成交量1095.62万元,总市值294亿港元。截止27日16:00收盘,珍酒李渡依然跌超17.93%,仅报于8.88港元,成交量614.82万元,总市值为290.5亿港元。
从“港股白酒第一股”到破发,珍酒李渡还把原始股东坑了——私募巨头KKR浮亏超20亿港元。
珍酒李渡到底做了什么?
01
珍酒李渡:上市难,难于上青天
为何选择港股上市?
一方面是因为国内竞争激烈大。金徽酒上市以后,郎酒、国台酒、西凤酒申请上市皆受挫,珍酒李渡在港股上市是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举。另一方面是港股主要是境外机构投资者,他们普遍对中国白酒行业缺乏认知。
100天的上市之路。
1月13日,珍酒李渡向香港交易所递交招股书;3月26日,珍酒李渡通过上市聆讯;4月17日,珍酒李渡正式启动港股招股计划向全球发售股票4.91亿股;4月20日,珍酒李渡成港交所今年以来规模最大的IPO交易;4月27日珍酒李渡于香港交易所正式上市。
02
超额认购,上市为何破发?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香港公开发售项下,初步可供认购的发售股份已获超额认购,共接获10670份有效申请,认购合共9506.18万股发售股份,相当于初步可供认购的中国香港发售股份总数的约1.94倍。
港股白酒第一股获得超额认购,但为何最终上市却是破发的局面?小编将会从三方面一一对照来看,详细分析珍酒李渡出现破发的真正原因。
第一,白酒行业整体出现低迷?
行业前景一片大好!去年,国内食品饮料业、餐饮业等整体承压,能取得业绩上的增长已经不容易。值得期待的是,今年国内消费市场开始复苏,各大白酒行业定能秀出一番业绩。
第二,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珍酒李渡并非仅仅业绩不及预期,其简直是穿心烂冬瓜,坏透了!
①营收增速放缓,净利润下滑。
在经历了2021年营收的“狂飙”后,2022年营收增速已明显大幅度放缓、净利率继续下滑。
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1年及2022年,珍酒李渡
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23.99亿元、51.02亿元、58.56亿元;
经营利润分别为7.41亿元、14.67亿元、15.95亿元;
净利润则分别为5.2亿元、10.32亿元和10.3亿元;
净利率分别为21.7%、20.2%及17.6%;
②毛利率低,净利率更低。
在主要白酒企业中,珍酒李渡盈利能力排名靠后。A股20家上市白酒企业的毛利率中位数在74%,净利率中位数在26%,但是珍酒李渡其2022年毛利率约55%,净利率只有17.6%。
高昂的广告营销及销售支出,拖累了公司净利润。2020年至2022年,珍酒李渡这三年广告开支分别为2.42亿元、6.69亿元、6.66亿元,合计近16亿元。
③产销失衡:存货大增,扩张产能。
存货大幅度增长。从2020年至2022年,珍酒李渡存货分别为人民币17.37亿元、36.49亿元及51.38亿元。具体来看2021年至2022年,珍酒李渡销售额增加了7.54亿元,但是存货却仅仅增加了14.89亿元,存货相比于销售额增幅高了近一倍。
存货周转天数从2020年的517天增长至612.8天。
尽管库存积压越来越多、产销极度不匹配,珍酒李渡依旧计划继续扩大产能。招股书显示:截止2022年9月,珍酒在遵义地区运营3个生产设施,设计产能达3.5万吨酱酒。预计于2024年前酱香型基酒的年产能逐步增加1.66万吨。
④现金流吃紧
截至去年底,珍酒李渡银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6.8亿元,但经营净现金流罕见净流出,高达-7.1亿元。
除此之外,为了IPO,珍酒李渡狂砸3个多亿上市开支。
⑤上市前曾巨额分红,拖欠员工社保公积金
据凤凰网财经消息,2021年,珍酒李渡宣派股息18.86亿元。据媒体测算,吴向东一个人就可分得15.3亿元,分红金额甚至超过了此前两年的净利润总和。
高额分红的同时,公司还存在拖欠员工社保、公积金的现象。珍酒李渡在招股书中披露,部分附属公司未能为员工悉数缴纳社会保险及公积金。2020年、2021年及2022年,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的欠款约为人民币250万元、1570万元及1470万元。另外,公司还委托第三方机构代缴社保公积金。截至目前,珍酒李渡还没有收到相关政府机关通知和员工对此提出的索赔要求。
第三,估值过高?
①36倍的PE明显高估
根据公司招股公告,公司定价在10.78港元至12.98港元间,对应市值分别为352.65亿港元至424.62亿港元,对应市盈率则为30至36倍。30到36倍的估值和茅台、酒鬼估值相当,远超五粮液、洋河股份。对于估值洼地的港股来说,这个估值无疑是偏贵的。
②没有引入基石
珍酒李渡没有引入基石投资者,这在以往港股大盘股招股中罕见,大盘股必须要有基石坐镇,否则,可能意味着:这家企业要么估值太贵了,要么管理层有问题,要么是企业的质量有问题,因此,投资者不感兴趣。
③产品估值溢价能力弱
在《A股“禁酒令”下,珍酒李渡冲击港股上市,多重疑云待解!》一文提到实际零售价低于招股书指导价。珍酒价格的倒挂,无疑加重的了经销商库存压力,降低了销售积极性,导致珍酒李渡动销不畅。根据公司财报,珍酒李渡的销量从2021年的2.63万吨降至2022年的2.39万吨。
④香型估值高
在《A股“禁酒令”下,珍酒李渡冲击港股上市,多重疑云待解!》一文中写道:在近来递交给港交所的IPO招股书中,珍酒李渡集团表示:2026年,酱香将“超越”浓香成为白酒市场“规模最大”的香型。并且,”超越“该词在招股书中变相出现了不下于6次。对于屡屡翻车的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Sullivan)咨询机构,此次提出的“2026年酱香超越浓香”的观点,着实需要深思。
03
股民:杀人不见血
一手浮亏高达380多港元。4月27日开盘,珍酒李渡9港元开盘破发,较发行价跌16.8%,成交量1095.62万元,总市值294亿元。截止27日16:00收盘,珍酒李渡依然跌超17.93%,仅报于8.88港元,成交量614.82万元,总市值为290.5亿港元。如按收盘价计,一手亏损大约380多港元。
私募巨头KKR浮亏超20亿港元。根据数据,KKR通过Zest Holdings分别在2021年11月和2022年6月斥资3亿美元、5亿美元投资珍酒李渡,最后一次融资估值近50亿美元,约合340亿元人民币。此次发行后,KKR通过Zest Holdings持有珍酒李渡占总股本13.78%的股份。按照4月27日最新市值测算,KKR持股市值为40亿港元,浮亏超过20亿港元。
股民怨声载道。在雪球社区,有股民直言,“又一个北森,杀人不见血”。不少股民则表示,“好贵”,买珍酒为何不买茅五泸?甚至有网友表示,“200亿估值都嫌贵,谁打谁倒霉”!
04
预兆白酒行业上市之路更艰难?
自1989年中国股票交易市场开始运作以来,共有20家白酒企业(山西汾酒、泸州老窖、舍得酒业、古井贡酒、水井坊、酒鬼酒、五粮液、金种子、牛栏山、伊力特、皇台酒业、贵州茅台、衡水老白干、洋河股份、天佑德酒、今世缘、迎驾贡酒、口子窖、金徽酒、上海贵酒)成功登陆A股市场,此后长达7年时间都没有出现白酒新股上市。
当下,仍有不少酒企在努力上市。此前在《A股“禁酒令”下,珍酒李渡冲击港股上市,多重疑云待解!》一文中,小编梳理发现:2022年以来酒企上市“战队”持续扩容,前有以习酒、国台、郎酒、西凤、丹泉为代表的白酒企业,后有以西鸽观兰集团为代表的葡萄酒企业。
并对在A鼓“禁酒令”的风波下,定位“酱酒第二”、欲登陆香港资本市场的珍酒李渡公司能否在30余家酒企脱颖而出,成为7年来首个酒业成功上市的企业抛出三大疑云。
珍酒李渡上市首日破发对于之后再在港交所上市的白酒企业来说,会不会是开局不利?之后白酒行业上市之路是否会更加艰难?
未来,随着竞争进一步白热化,白酒行业的集中度预计会不断提升,强者恒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会加剧。那些如珍酒李渡一样“投机取巧”的酒企即便是成功上市,难免也会迎来破发。
原创声明
本文由《酒讯通》原创,欢迎留言/分享/点赞/
禁止未经授权的
The End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