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六国 谁是野蛮 谁是文明
秦灭六国 谁是野蛮 谁是文明
昨天看到一个谬论,叫做 " 秦灭六国是野蛮征服文明 " ……作者是什么 " 北大历史学博士王珊 "。
我第一反应就是,这不是蠢,这是坏,是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的坏。
她表面上是在谈历史,实际上是在搞 " 认知战 ",摧毁大众的历史共识。
什么是 " 文明 "?什么是 " 野蛮 "?
东方六国大搞贵族世袭、爵位继承、王侯将相阶层固化、社会一盘散沙……很文明吗?难道 " 贵族分封 "、" 四分五裂 " 是 " 文明 "?" 大一统 " 和 " 中央集权 " 反而是 " 野蛮 "?
世界历史上确实发生过 " 野蛮征服文明 " 的事件,但秦灭六国偏偏不是,秦灭六国,反而是 " 进步战胜落后 "、" 文明取代蛮荒 " ……
为什么?因为秦国的 " 耕战立国 "、" 军功授爵 "、" 唯才是用 "、" 抑制贵族 " 才是当时最先进的社会制度,极大激发了社会的组织能力和生产效率。
当时的东方六国之所以衰落,正是因为贵族势力恶性膨胀,阶层固化积重难返,公子豪阀封地千里,门客三千仿佛独立王国,国家政令难以统一,人才大量被埋没,资源力量得不到整合……虽然魏、楚都进行过改革,但都被旧势力所扼杀。
秦国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摧枯拉朽一统天下,正是因为秦国自商鞅变法后整个国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法治天下,以功定升迁,赏罚必信,极大激发了秦国军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战斗积极性!从组织度、凝聚力、执行力上来看,秦国对东方六国就是降维打击。
而秦朝建立后的 " 书同文 "、" 车同轨 "、" 修驰道 "、" 统一度量衡 "、" 郡县制 "、建立户籍制度,更是超越时代的壮举,从此奠定了中华大一统的根据,还开启了历史上第一次 " 大数据 "、" 统计学 " 治国。
从此之后数千年,无论天南海北,高山峡谷还是沙漠,我们都用一样的文字,使用一样的度量,学习同样的章典,中央对地方直接管理,掌握人口和赋税,"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成为了事实。
秦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上千年的功业,操之过急了,手段过于粗暴和激烈,所以二世而亡,但它的继承者汉,却是完整继承了秦的制度!刘邦和萧何搬走了大秦帝国的典籍档案,用改进的更完善的 " 秦法 ",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辉煌壮阔的王朝——汉。
我们今天的 " 全国一盘棋 "、" 帮扶贫困地区 "、" 大规模基础建设 " ……在历史上,是有思想根源的。
欧洲到近代都没有做到的事情,秦 2000 多年前就做到了,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制度认同,秦有万世不朽之功。
公知们最喜欢骂 " 秦制 ",实际上他们对历史上的 " 秦制 " 一无所知,也从未客观研究过 " 秦制 " 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他们根本不知道,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根基,就建立在 " 秦制 " 上。
" 百代皆行秦政制,万年咸用始皇心 "。
教员说过:"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
" 历代政治家有成就的,在封建社会前期的,都是法家。
这些人主张法治,犯了法就杀头,主张厚今薄古。
儒家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都是主张厚古薄今的。
"
" 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
秦始皇比孔子伟大的多,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
"
" 中国历来分两派,一派讲秦始皇好,一派讲秦始皇坏。
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
"
如果一个 21 世纪的中国人,还想不明白这个问题,我是怀疑你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你不可能不明白你一生享受的基础建设、高铁、高速公路、水、电、天然气、物流运输、扶贫专项资金、义务教育、助学贷款、医疗保障、社会服务、公共安全是从哪里来的吧?
当然," 知鸦 " 通识课的指向太明显了,这个视频就是纯纯的坏,她说的是 " 秦国 ",影射的却是 " 中国 "。
有人查了 " 知鸦 " 背后的资本,是一家叫做 " 北京小鸦科技有限公司 ",其中的一家大股东,叫做 " 源知码 ",而它的法人代表,叫做 " 郭玉闪 "!
这个名字,一定能勾起不少人的记忆。
郭玉闪,男,1977 年生,福建莆田人,北大政治经济学硕士毕业," 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 " 创始人,理事,所长。
2014 年 10 月,郭玉闪因寻衅滋事罪被北京公安局刑事拘留。
在郭玉闪非法经营案立案期间,经依法侦查查明:" 自 2007 年 3 月起,郭玉闪成立北京传知行公司,利用德国博尔、诺曼、美国 CIPE、加拿大 PI 等境内外基金会、非政府组织及美国使馆的资金支持,散播研究中国体制等非法文宣制书发送,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移送起诉。
"
几年前,郭玉闪还开过一个非法培训机构,叫做 " 总学馆 ",教育行游的名义,开展一年三次,一次五天的名师指导,每位学员收费 58000 元。
而 " 总学馆 " 所请的名师,也都是网络上的 " 老熟人 "...... 这群人凑在一起,味儿就特别冲!
现在我们发现,无论是新一代的 " 知识网红 ",还是旧时代的 " 公知 ",其实他们都是一根线上的蚂蚱,是批量制造出来的伥鬼,这条线,一直攥在一只看不见的黑手上。
它们没有消失,它们只是暂时蛰伏,然后等大众的记忆冷却,然后改头换面再登场,披上 " 科普 " 的画皮继续蛊惑众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