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刷新广东纪录!古老物种“会飞的鸭子”首次在南水湖过冬
数量刷新广东纪录!古老物种“会飞的鸭子”首次在南水湖过冬
入冬后
一观鸟团队在乳源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
观测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中华秋沙鸭
引发广大市民关注
目前,这些中华秋沙鸭
已经停留了近2个月
预计将在此过完冬天
中华秋沙鸭历史悠久,是距今1000多万年的古老物种,数量极其稀少,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它具有脑后长有蓬松的羽冠,两肋的羽毛有黑色的大型鳞状斑的典型特征,主要在我国东北地区繁殖,每年10月开始,会迁飞到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越冬。
中华秋沙鸭。
中华秋沙鸭主要栖息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溪流、河谷、草甸、水塘以及草地;成对或以家庭为群;潜水捕食鱼类。
中华秋沙鸭。
经过团队成员近2个月的跟踪和观察
基本了解南水湖
中华秋沙鸭种群的日常活动规律
活动时间为清晨与傍晚时分
常分为2-3个家群活动
观鸟团队在拍摄中。
初步确认
此种群将停留在南水湖
如无意外会安全过冬
春季则会飞回东北地区繁殖
经专业摄影团队持续跟踪观察
在南水湖的中华秋沙鸭
总数量约有45-50只
这是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首次记录到此鸟种
也刷新了广东省近十年来
此鸟种的数量纪录
据介绍,中华秋沙鸭对生活环境要求极为苛刻,需要有优质的水环境、丰饶的觅食场所、茂密的水岸树林和安全的生存环境等,可称得上是南水湖水质及周边生态环境好坏的重要“指示物种”。
一起来看看
这些小可爱们
↑1月7日,深圳视界观鸟团队拍摄到的中华秋沙鸭在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栖息。
中华秋沙鸭的出现离不开
韶关市对生态环境的大力保护
南水湖位于韶关乳源县城西部
是广东省第三大人工水库
水质优良,属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
也是广东北部的重要生态屏障
除了中华秋沙鸭
每年的秋分至立冬时节
广东乳源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内
成群结队的白鹭也会停留玩耍
引得众多游客们驻足观看
拍下白鹭展翅飞翔在
南水湖美丽动人的一刻...
为南水湖
越来越好的生态环境点赞
通讯员:李巧、陈太平
部分来源:韶关发布
编辑:张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