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看清形势智略过人的李谷
故事:看清形势智略过人的李谷
李谷是五代至北宋初年名臣,历仕后唐、后晋、后汉三朝,能在历史转折的时候看清形势,判断事情的时候智略过人。他的这些才能或许来源于早期的发奋苦读,当然也和他的厚重刚毅的性格分不开。
李谷身高八尺,容貌魁伟,青少年时,勇猛有力,善于射箭,常扶弱惩强,扶危济困,但为当时乡里人所胁迫,壮志难酬。于是,他开始发奋学习,阅览书籍如同学过一般,过目不忘。二十七岁,李谷举为进士,接连征召,为华、泰二州的从事。
后晋时期,李谷担任推官,少帝石重贵即位后,任命李谷为吏部郎中。天福九年春,少帝石重贵亲征契丹,下诏允许李谷跟从,让他充任枢密直学士,加官给事中。在当时朝廷,李谷并非没有政敌,而是受到冯玉、李彦韬所排斥。少帝石重贵再次到河北的时候,让李谷改任三司副使、权判留司三司事。
在后晋,李谷在朝廷受到排挤,但是少帝石重贵对他委以重任,他就要知恩图报,即使朝廷暗弱,少帝被俘,他也要忠于皇帝。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就是依靠契丹发展起来的,答应割给契丹“燕云十六州”,并且做契丹的“儿皇帝”,在契丹的支持下才建立了后晋。到了少帝石重贵的时候,朝廷和契丹闹不和,开了战。开运二年秋,李谷出任磁州刺史、北面水陆转运使。契丹进入汴,少帝石重贵被俘,送往契丹。旧臣没有一个人敢来迎接拜见的,只有李谷在路上拜迎。君臣面对面流泪,李谷说:“臣没有脸面见人,辜负了陛下。”接着把全部财物进献出来,作为被俘的少帝石重贵的用度。契丹主派使者前来李谷的州郡,李谷把他们逮捕之后,全部斩首,并且秘密向刘知远投诚,还暗中派遣河朔大豪强贵族梁晖占领安阳。对于李谷布下的战争局势,契丹主很是忧虑,商议返回。
李谷能在纷乱的时局下看清形势,不仅忠于少帝,而且要给自己谋一条后路,投降后来成了后汉高祖的刘知远,还要让豪强贵族占领安阳,可见其眼光和谋略。当时后晋的兵力孱弱,打不过契丹人。安阳也不行,要是消息没有扩散出去,让契丹人误以为城中兵力很强悍,还可以抵挡一阵子。没料到出了奸细,有人把城中兵力虚弱的事实报告给契丹,契丹回师攻打安阳,攻下了城池,李谷从州城出去,侦查契丹动静,结果被契丹擒获。契丹主先摆出刑具,对他说:“你为什么背叛我,归附太原?”当时后晋政权和契丹本来就不分彼此,少帝石重贵和契丹搞分裂之后,名义上还是一体的。李谷说:“没有此事。”契丹主就把手伸到车中,似乎去取得到的书信。然而李谷知道他是故作姿态,根本就没有什么书信,因而请求说:“如果真有此事,请求公开展示。”契丹的制度是,没有认罪的人不马上处死。从此以后,契丹主前前后后共追问他六次,他始终保持言辞不变。契丹主生病了,对李谷说:“我南行时,有人说你说我必定不能返回,你是用什么办法知道的?现在我病得很重,如果能救我,我就让你富贵。”李谷说:“实际没有什么手段,是被人诬陷罢了。”李谷始终面色不改,契丹主最终宽恕了他。
李谷智略过人不仅表现在面对契丹主逼问临危不惧方面,而且善于做战争动员,做善后工作,也因此保住了很多人的性命。
天福十二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在北归途中病死于栾城;后汉高祖刘知远又在太原建立后汉政权,并入主开封。而李谷此时被辽世宗耶律阮署任为给事中,留在恒州。同年,在恒州的前颍州团练使何福进、前控鹤指挥使李筠等密谋驱逐辽军,但契丹在恒州城中军力还很强,因而犹豫不决。此后,辽军大部前往各地,留在城中的仅有八百人,何福进等定计起事。闰七月二十九日,汉军攻击守门辽军,李筠占领武库,将其中的兵甲分发给汉军和百姓,诸将纷纷前来助阵,辽军退保北城。八月,辽军再从北门攻入,杀死百姓两千余人。危急之中,李谷请前宰相冯道等亲临劳军,汉军士气大震。日暮后,又有数千村民在恒州城外喧哗,企图夺取辽军钱财、妇女。辽军大惊,这才撤军北逃,恒州至此被汉军成功收复。
战后,恒州城内资历较高的将领白再荣被推为留后。白再荣贪图前宰相李崧、和凝的家财,派士兵包围二人宅第,索求赏赐。李崧、和凝各自把家财赠给白再荣,但白再荣得到大量钱财后,反要杀二人灭口。李谷闻讯后,即刻找到白再荣,责备他说:“现今国亡主辱,你们手握精兵,不能援救以尽死节。现在仅仅驱逐了契丹的一个将军,城中就有近三千人战死,此战难道是你一个人的功劳吗?我等才刚刚免于死亡,你马上就想杀了宰相,新天子(指称帝不久的后汉高祖刘知远)如果以擅自杀戮的罪名责备你,你将如何应对?”白再荣大为惊恐,于是不敢动手,李崧等免遭一死。白再荣又想夺民财赐给汉军,李谷极力劝阻,他才停止了这个打算。
李谷看清了政治形势,及时带人驱逐契丹,归附刘知远,又在战争关键时期推举前宰相冯道等,稳住了军心,战后止杀,不让白再荣贪财滥杀,算是功德一件。李谷的眼光和智慧似乎和他少年读书有关,当然他个人在政局中反复历练,形成了刚毅厚重的性格,也足以服众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