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爱篇么 > 杂谈 > >正文

​有微调!自主择业政策,有自主想法的人注意了!

摘要有微调!自主择业政策,有自主想法的人注意了! 图片:向文军 壹 我和别人激烈地争吵起来!如果没有人制止,我甚至要挥拳相向了。 他说:为啥不让我自主择业在西藏?我调过来一...

有微调!自主择业政策,有自主想法的人注意了!

图片:向文军

我和别人激烈地争吵起来!如果没有人制止,我甚至要挥拳相向了。

他说:为啥不让我自主择业在西藏?我调过来一年多时间,也是很辛苦的……不都是说,在咱们这个平均海拔4000米的地方,躺着都是贡献么?

我说:是的,确实是贡献。你来的这一年,你还真是“躺”着的,你有没有考虑过在这里服役5年、8年、10年,甚至更长的同志?

他说:你管不着,我能调过来,就有我的本事。

我说:我管定了!

我们的声音越来越大……直到一阵手机的闹钟把我吵醒,我才发现是个梦。

我用冷水给自己清醒了清醒,这才发现,这个梦来源于新通知的“改革期间自主择业政策微调”,这是其中一项——西藏等等艰苦地区服役不满4年,不得自主择业到西藏等等艰苦地区。

我也曾在大学的某个夏天,突发兴致,和几个同学一起去了一趟西藏。没去太高、太偏远的地方,就去了一趟拉萨。

拉萨这座城市很纯净,湛蓝的天空、飘浮的白云,让你情不自禁地吼起了“回到拉萨,回到了布达拉宫,在雅鲁藏布江把我的心洗清……”

在拉萨,无法回避的一词是:“高原红”。

强烈的阳光改变了人的肤色,也改变着人的内心。我记不清那年去拉萨的细节,但我记得夕阳西下的布达拉宫,还有在那里两个站岗的哨兵,那种场景,只剩下:圣洁、雄浑、古朴、厚重而又深邃。

但意境之外,却是付出与奉献。

海拔越来越高,空气只会越来越稀薄。但祖国的边疆不能没有人守卫,他们深深明白,脚下站立的地方是中国。

我曾在夏天的时候,在厦门的环岛路上骑过自行车,那习习凉风伴随着亚热带棕榈树的芳香,让人沉醉。

这个曾经落后的小乡村,因为改革开放而迅速崛起,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带着闽商精明的气息,让这座城市顺利完成了一次飞跃。

隔着环岛路的那座小屿,以前著民争相往外逃,因为太穷了。当时,派遣驻军时,大家也不太愿意去,还是因为那里穷,连买个牙膏的地方都没有。

后来,也是这种爆发式的崛起。这里突然变得繁华无比,带着它的名字“鼓浪屿”一起成名世界。

从西藏到厦门,有人用了18年。

恋爱,本应充满幸福和美好。可在边关军营,恋爱又常常带着这样的遗憾。

女主人公千里迢迢奔心爱的人而来,没想到仅仅是几个小时的短暂相聚,或者一天两天,随即又是分离。曾在边防呆过的我,明白这并不是电影桥段。

战友黄无声在服役18个年头时交流到了厦门。

告别的那天,也是大雪,他背着沉重的行李,媳妇挽着他的手,牵着穿成个小熊样的女儿一起踏雪下山。

他回头张望时,发现老搭档带着战友们站在高坡上还在挥手。他再转头,眼泪就吧嗒吧嗒地掉了下来……

对于官兵来说,你也永远无法指望你描绘的美景去吸引他们,他们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家庭、子女、教育、未来、待遇。

当然,还有一样:公平。

莎士比亚说,同一的太阳照着他的宫殿,也不曾避过了我们的草屋:日光是一视同仁的。

公平正义,是雕刻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价值坐标。自主择业政策的微调,这次对艰苦地区4年的划了一道杠,无非是告诉部分投机主义者,请走别路。

同时也树立一条鲜明导向:更加倾斜基层、更加关注艰苦地区!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个世界永远没有白吃的苦!

向所有在基层、在艰苦地区工作和曾经工作的你,致敬!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