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爱篇么 > 杂谈 > >正文

​阳高县介绍

摘要阳高县介绍 阳高县 是山西省大同市下辖县,西汉置高柳县,金改名白登县,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改称现名。阳高地处山西省东北部,北隔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南与浑源、广灵...

阳高县介绍


阳高县是山西省大同市下辖县,西汉置高柳县,金改名白登县,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改称现名。阳高地处山西省东北部,北隔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南与浑源、广灵为界,西与大同县毗邻,东与天镇县、河北阳原接壤,总面积1726平方公里。

2009年,在离阳高县城1.5公里处的龙泉镇李官屯村附近发现了高柳县遗址。高柳县遗址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620米,分布面积62万平方米,属汉代文化遗存。

2010年阳高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156146万元,比2009年增长23.7%。

基本概况

阳高县紧靠煤海大同,电力能源供应充足,通讯手段先进,水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分布广,品种多,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初步探明有煤、铁、金、铜、硫、石灰岩、花岗岩、石英石、铅锌矿、钼矿、泥炭、磷矿等二十多种。

阳高县工业生产历史悠久,工业体系初具雏形。全县现有工业企业占地面积225.50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8138万平方米。厂区宽敞,布局合理,工艺流程规范。

阳高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养殖业、种植业蓬勃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县上下艰苦拼搏,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加之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县社会治安形势日益好转,曾多次被省、市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竭诚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来阳高开发矿产资源,改造现有工业企业,新办独具特色的地方工业。欢迎您来阳高投资创业显身手,和阳高28万人民携手建设阳高,开发阳高,振兴阳高。阳高县门户网网站。人们逐渐进入网络时代。

历史沿革

西汉置高柳县,属代郡。唐称清塞军,辽置长青县。金改名白登县。明设阳和卫。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改阳高县。 2000年,阳高县辖:城关镇、王官屯镇、罗文皂镇、古城镇、东小村镇、大白登镇、友宰镇、后营乡、朱家窑头乡、张官屯乡、下深井乡、下神峪乡、潘寺乡、狮子屯乡、太平堡乡、孙仁堡乡、北徐屯乡、马家皂乡、长城乡、鳌石乡。总人口262565人。

旅游观光

云林寺又名云林禅寺,俗称西寺,座落在阳高城内西门南侧。建于明代,由皇帝下诏而建。原是一座完整的组群建筑,座北向南,东西宽60米,南北长约200米,总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有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朵殿、钟鼓楼等。

现存大雄宝殿、天王殿和配殿。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平面呈长方形,单檐庑殿顶,坡度较陡,用材断面合理,纵横构件连接牢固,巧妙地把力学与美学结合起来。殿内柱同配列为金箱斗底槽的变体,殿堂和厅堂混合结构形式。对柱网的排列习用了移柱减柱法,突出了佛坛的位置。

有泥塑像25尊,其中主像3尊、弟子2尊、罗汉18尊,姿态自然,给人以艺术之美感。塑像基本完好。三面殿墙满绘壁画,计123组,重彩平涂,立粉贴金,金碧辉煌。多种文物荟萃在一起,整个寺宇富丽壮观,对研究我国明代建筑、雕塑、绘画艺术具有较高价值。是对广大人民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许家窑人”遗址

“许家窑人”遗址是在1976年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北京人”后裔居住的地方,位于古城镇许家窑村,这一发现弥补了从“北京人”到“峙峪人”之间的空白,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分布在下深井乡、长城乡天桥等处。

特产介绍

阳高县盛产京杏,历史悠久,主要产区在阳高县王官屯乡西部的都司口、恶石、康窑、花窑、胡窑、唐窑等处,属采凉山一带。

京杏,品种繁多,有成熟季节早的“土杏”,有外青里黄的“青皮杏”,有形状似鸡蛋的“桃接杏”,亦名“鸡蛋杏”,还有色彩红艳的“红杏”,果实肥厚、酸甜可口的“京杏”。“京杏”中,有核仁不苦与苦仁两种,其中,以杏仁不苦的京杏为上品。

王官屯乡产的京杏个儿大均匀,肉厚味甜,核小杏仁甜,颜色黄里透红,以色、味、香、形俱佳出名,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京杏营养丰富,果肉广为食用,内含蛋白质、脂肪、糖分以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甜杏仁可直接食用,亦可配制菜肴中的凉菜上宴席。苦杏仁经泡制后,可制杏仁霜、杏仁茶、杏仁露、杏仁糖、杏仁豆腐、杏仁罐头等。此外,杏仁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有止咳、平喘、润肺、止血、散寒、驱风等功效。

阳高杏仁、阳高京杏,已成为名牌产品走入市场。同时,制成杏脯,包装加工后出口销售。阳高杏脯,打入市场,在日本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香港地区产生影响,人们称之为“中国名贵小食品”。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