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上海与日军顽强斗争的峥嵘岁月
抗战时期的上海与日军顽强斗争的峥嵘岁月
1937年11月12日,国军从上海撤守。上海市长俞鸿钧发表告市民书,沉痛宣告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沦陷。次日,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上海同胞书。因此上海沦陷的日子视为1937年11月12日。整一个月后,首都南京失守。
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是一座非常特殊的城市。它既是国民政府的经济、文化中心和政治次中心,也是列强利益交汇之所在,更因此成为日本侵华的重要目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上海抗日斗争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上海的特殊环境和有利因素,使这座城市的优势条件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中央机关长期坚守和战斗的地方,也是党领导文化工作的中心。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党组织以文化工作为重点和突破口,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使上海成为全国抗战文化的策源地。上海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牺牲和伟大贡献。上海的抗战不仅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也具有罕见的特征和重要地位。上海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承载着催人奋进的红色基因。
日本鬼子士兵在战斗中。1937年。
日本鬼子卫兵在外白渡桥俯瞰苏州河。左边的背景下俄罗斯大使馆。1937年。
日本兵在外白渡桥搜查车辆。日本海军陆战队控制了在外滩横跨苏州河外白渡桥。他们截停和搜查所有进入虹口的汽车。若希望穿越过桥,必须经过日本海军总部允许。虹口是上海市的一个区。在桥的背景是百老汇大厦建筑。坐落在外滩英国控制的地区。1937年。
日军士兵驾驶边三轮摩托车在荒凉的街道上。1937年。
被日军俘获的国军坦克。1937年。
被日军俘获的国军坦克。1937年。
日本士兵检查机枪。1937年。
日军士兵检查属于两个锡克男子的物品。1937年。
日本水兵在外滩英国控制区,在1937年和1941年之间。
举着刀枪与日本鬼子对峙的中国军人。上海1937年。
国民革命军士兵的战斗位置。1937年。
上海外国军团在外滩街垒的背后。1937年。
装甲车。1937年。
男子站在装甲车前。法国装甲车在法租界巡逻街道。1937年。
一个男人被指控是间谍。1937年。
被轰炸建筑物。1937年。
被轰炸的后景象。“血腥星期六”1937年8月14日。
女子切割制作绷带。1937年。
房间挤满了在上海的战争中受伤人或可能生病的人。1937年。
街头穿制服的男子举着红卍字旗帜。臂带卍标志的人可能是一个红卍字会中心的成员,该组织向战争受害者提供救济服务。
蒋玉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