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替东条英机出任日本首相小矶国昭的下场是怎样的?
接替东条英机出任日本首相小矶国昭的下场是怎样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日本实行的是军国主义体制,那么何谓军国主义呢?就是指崇尚武力和军事扩张,以穷兵黩武和侵略扩张作为立国之本,将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使政治、经济、文教等各方面都服务于扩军备战及对外战争的政治制度,其显著特征就是由军方主导政府,甚至由军人出任首相。
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至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前,在短短的15年间,就有9位军人出任日本首相,他们是斋藤实、冈田启介、林铣十郎、阿部信行、米光内政、东条英机、小矶国昭、铃木贯太郎和东久迩宫稔彦王等人,其中东条英机和小矶国昭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列为甲级战犯,东条英机是人尽皆知,今天就聊一聊鲜为人知的小矶国昭。
小矶国昭
小矶国昭(1880—1950)是日本山形县人,中学毕业后在从军热潮的影响下考入陆军士官学校第12期,与杉山元、畑俊六等人为同期同学,与大多数日本陆军高级将领不同的是,他没有读过地方陆军幼小和中央陆军幼小,但这并不妨碍他的毕业成绩,在655名毕业生中名列第79名,1900年11月毕业之后,曾在步兵第30联队服役,曾以中尉军衔参加了日俄战争,期间晋升陆军大尉,并于战后出任步兵第30联队中队长。
1907年12月,小矶国昭考入陆军大学校第22期,同期同学有杉山元、畑俊六、西尾寿造、清水喜重等人,及至1910年11月毕业时,在51名毕业生中排名第33名,由于毕业成绩不是很好,没有被分配至参谋本部任职,而是被分配至陆军士官学校担任教官。
陆军士官学校旧址
1912年9月,小矶国昭调任关东都督府参谋,关东都督府是于1906年9月在旅顺成立的,是日本实施殖民统治的机构,其任内曾向陆军高层建议,日本要加强对中国东北的统治,其此举深得时任参谋次长田中义一的赏识,1914年8月晋升陆军少佐并任步兵第2联队大队长。
1915年6月,小矶国昭终于被调入参谋本部任职,相比曾同期毕业的同学,整整晚了5年的时间,但他还没有在参谋本部把板凳坐热,就被外派至内蒙古任职,当时正值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了“二十一条”不久,中国各地都掀起了反袁运动,因此日本开始谋求在中国寻求新的代理人,以便能够进一步控制中国,为此,日本政府策划了第二次“满蒙独立”运动,以进一步蚕食中国,小矶国昭被选中参与了幕后活动,后来由于袁世凯暴死,日本对华策略发生变化,第二次“满蒙独立”运动被迫中止。
1918年7月,小矶国昭晋升陆军中佐并出任第十二师团司令部参谋,曾随军出征西伯利亚,1919年4月又重回参谋本部出任第一部作战课兵站班长,直到这时他才算在参谋本部站稳脚跟,为其日后飞黄腾达奠定了基础。
1921年7月,小矶国昭被调入陆军航空部任职,期间晋升大佐并曾赴欧洲考察,由此认识到了空军的重要性,因此回国后极力大肆宣传建立空中力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在陆军大学校担任教官,半年后出任步兵第51联队长。
小矶国昭
1925年5月,小矶国昭再回参谋本部并任编制动员课长,半年后晋升陆军少将,又回到航空本部任总务部长,1929年8月调任陆军省整备局长,一年以后又转任军务局长,成为陆军大臣宇垣一成的得力干将。
1931年3月初,小矶国昭曾参与桥本欣五郎等人策划的“三月事件”,企图发动军事政变,迫使滨口雄幸内阁总辞职,由陆军大臣宇垣一成大将组织军人内阁,建立由军人执政的独裁政府,但最终由于宇垣一成自己改变态度而致使政变终止,小矶国昭并未受到惩罚反而晋升中将,当年6月参谋本部制定了《解决满蒙问题方案大纲》,小矶国昭曾参与审议,但由于对一些具体数字不甚清楚,在会上遭到质疑,但由于口才欠佳,老臣西园寺公望曾一度要罢免他。
“九.一八事变”之前,建川美次赴东北劝阻和管束板垣征四郎和石原莞尔采取行动,就是由小矶国昭提议的,“那帮年轻人,非建川是压不住的。”但小矶国昭也是对此事心知肚明,只是“三月事件”之后,桥本欣五郎等人对小矶国昭失去了信任,“九.一八事变”之后,也是小矶国昭等人在高层会议上决定了关东军军事占领的范围,包括占领热河及整个东北。
小矶国昭
1931年12月,小矶国昭升任陆军次官,但他与新任陆军大臣荒木贞夫不属于同一派,因而遭到荒木贞夫的排挤,遂于1932年8月被派往关东军任参谋长兼特务部长,辅佐司令官武藤信义,而冈村宁次是副参谋长,任内组织了对东北抗联的讨伐,又先后调兵遣将进犯热河和长城一线,迫使中方签订了《塘沽协定》,并将法西斯组织“正义团”引入东北,充当迫害东北民众的工具和帮凶。
1934年3月,小矶国昭调任日军第五师团长,1935年12月又接替植田谦吉出任朝鲜军司令官,1937年7月卸任前后被晋升陆军大将,但却被编入预备役,其后在平沼骐一郎和米内光政内阁中担任拓务大臣,1942年5月又出任朝鲜总督,在朝鲜实施殖民统治,残酷镇压朝鲜人民的抗日活动。
小矶国昭内阁合影
1944年7月,东条英机在内外交困中辞职,由于当时正处于战时状态,需要在陆军大将中遴选首相人选,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小矶国昭这个预备役大将成为合适人选,被推上任日本第41任首相,他邀请老同学杉山元出任陆军大臣,但时任参谋本部总长梅津美治郎却不让他插手陆军事务,参谋次长秦彦三郎甚至公开对他说:“不懂现代用兵法的总理大臣对作战别开口好不好。”因此小矶国昭也仅是维持局面,任内也是“毫无建树”,直到1945年4月维持不下去而下台。
小矶国昭在法庭上
1945年11月19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发布第二批战犯名单逮捕令,这批名单人数只有11人,小矶国昭名列其中并被拘押在巢鸭监狱中,1946年4月29日被列为甲级战犯调查、起诉和审判,1948年11月12日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终审判决,以破坏和平罪、违反战争法规惯例及违反人道罪等判处无期徒刑,在服刑了两年之后,因食道癌死于巢鸭监狱中,时间是1950年11月3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