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爱篇么 > 杂谈 > >正文

​菏泽与济宁的比对:是否“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在起作用?

摘要菏泽与济宁的比对:是否“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在起作用? “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此语用在当今社会也许不合时宜,毕竟新世纪,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全...

菏泽与济宁的比对:是否“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在起作用?

“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此语用在当今社会也许不合时宜,毕竟新世纪,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全国上下都在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而齐心协力。

菏泽与济宁这两个地区,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语言,几乎无差别;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比如济宁又称“孔孟之乡”,菏泽号称“好汉之乡”。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济宁与菏泽两个相邻地市之间还有许多相似之处,当然不同之处也有很多。吾受限于知识和社会阅历,仅对吾在两地的所行所言、所感所悟做此比对。

明洪武年间,朱元璋试图除旧革新、恢复生产,于是对官场贪腐和积弊进行最为严厉的惩处,堪称“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的典范,此处太过沉重,不作例举,如有兴趣,请自行查阅。

古之例证对我们现代社会有没有借鉴意义?吾之观点:当然有!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吾在曹、济两地工作生活的几年里,对我印象最深的是交通差异。在济宁,无论是长途客车、城际公交还是城市公交,都是按时发车,按路线行进,吾之所遇从没有早发或迟走的现象,更没有沿途吆喝拉人情况的发生。

反观菏泽公共交通,毫无规律可言。长途汽车到时间不发车已成习惯,即使发车了也会兜圈子沿途吆喝拉人,改变行驶路线拉人接人的现象更如家常便饭。甚至,还有沿途“卖人”的创举:从省会济南回菏泽及下县,你不知道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就被“卖了”,总之就是坐哪个车不重要,什么时间到达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把你送到目的地就成。听起来是不是很好,如果细品的话,就会感到匪夷所思。

再说城市公共出行。在济宁市,城市主要区域都有共享电动单车,看仔细了,是共享电动单车,而非共享助力单车,而且共享电动单车品牌多样,城市内短途出行十分方便。

而在菏泽,什么哈喽单车,什么膜拜单车,什么美团单车……统统地没有,只有两种单车,一种是永安行助力单车,还是带停车桩的那种,一种是城市公共自行车,也是带停车桩的那种。

在济宁市里,乘坐公交车和城际公交出行十分方便,班次多、停靠站点明显,人性化程度和方便性做得十分不错,确实是以民为本了。

再谈城市道路。济宁的城市道路,无论是市里的道路,还是下县的城乡道路,基本上都是很平整的路面,驾车行驶十分放心,甚至多处都是新铺就的道路,再加上济宁刚刚建成的环城高架,不仅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方便市民出行,也对济宁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菏泽从今年(2022年)才开始修建第一条“城市高架”,相对已经落后很多了。

菏泽是2021年通的高铁和机场,至于济宁的高铁和机场,最早的是曲阜东高铁站和嘉祥机场,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阅通车、通航时间,吾之心态已蹦。

曾经听郭德纲的笑声,其中有一句“我爱大清国,我怕它亡了!”作为一个菏泽人,吾也是这个心情,“吾爱菏泽,吾期望它快速向好发展。”

菏泽,吾之家乡。除去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教师、医生,还有什么企业是给缴全“五险一金”的?周末双休呢?

写到这,吾突然想起一个故事来,是我听鄄城老乡说的。鄄城是菏泽的一个县,至于这个故事具体发生在二十世纪的哪个年代,就记不清了。

京九铁路连接首都,贯通南北,端的是重要无比的交通干线。京九铁路规划到菏泽市鄄城县,铁路局的工作人员找到鄄城政府协商共建铁路之事。无奈,鄄城政府考虑当地以农业发展为主,再加上需在鄄城县城经过,如果在县城建立火车站,则其中花费相当巨大。

鄄城政府不知是否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不让铁路从县城经过,也不再对铁路建设进行组织管理,如果铁路从鄄城地界经过,有相关人员仅进行土地协调,其中所涉及到的经济补偿则由铁路部门全权赔偿。

就这样,京九铁路绕过鄄城县城,弯弯曲曲,改道经过鄄城县的闫什镇,并在镇上建立一个小站,发展到现在,闫什站几近荒废。鄄城仍然是菏泽数一数二的贫困县。

当今,济宁已经发展成为以机械工业为主、各项工业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而菏泽仍然没有形成规模工业基础,实乃差距越来越大。

菏泽是到了“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的时候了。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