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第一毒村覆灭记:最猖獗时一村供全国三分之一的毒品
广东第一毒村覆灭记:最猖獗时一村供全国三分之一的毒品
去年电视剧《破冰行动》引起了广泛讨论,除了紧张刺激的剧情外,更引人关注的是剧中的“东山市凤林镇塔寨村”。
据悉,剧本取材自2013年广东开展的“雷霆扫毒”行动,而剧中毒村“塔寨村”在现实中也有原型,那便是大名鼎鼎的“亚洲制毒第一村——博社村”。虽然很多人通过电视剧知道了博社村,但博社村的现状究竟如何,它又是如何从一个普通的村落变成“亚洲第一制毒村”的呢?很多人依然不了解。
博社村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丰甲西镇东南部,濒临碣石湾,水陆交通极为便利,既可以通过内湖、公路进入陆丰市市区,也可乘船直接前往汕头、浙江、东南亚等地。
由于交通条件便利,上世纪90年代,这里就已经成为鱼龙混杂之地,偷渡者、毒贩经常在此借路,往来于内地和香港、东南亚。
除了交通便利外,博社村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那便是宗族关系密切。从古至今,博社村的宗族观念一直很重,全村共1.5万人,几乎全姓蔡,各家各户都有一定的亲戚关系,并且还分为大房、二房、四房三系亲族,他们之间形成了极为密切的利益共同体。当然,仅有便利的交通和密切的宗族关系还不够,下面这个人才是让博社村堕落为“毒村”的罪魁祸首。
蔡东家原本是博社村大房房头,在博社村,房头说的话掷地有声,几乎没人不听。当上村里带头人之前,蔡东家就已经涉足制毒、贩毒行业,在他的观念里,制毒、贩毒是一件帮助亲族富起来的事,因此,当上村长以后,蔡东家开始在村里带头制毒。
在蔡东家的带领下,博社村的制毒、贩毒规模越来越大,当地人也陆陆续续富了起来,家家户户盖起了小洋楼,但是随之而来问题也日益严重。
由于长期制毒,博社村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随处可见制毒原料和废物,空气里整天弥漫着熏天臭气,有些地方甚至公然打出“不要随意倾倒制毒垃圾”的标语。
除了环境污染外,博社村的噪音污染也特别大。因制毒需要,制毒者不得不私接电线,这种行为导致博社村经常断电。为了保证正常生活,绝大多数家庭不得不自备柴油发电机,一到夜晚,柴油发电机的轰鸣响彻整个村庄。
虽然制毒行为极度影响生活质量,但对于这些制毒分子来说,毒品行业的利润相当可观,很多家庭迅速在村里建起了小楼,而作为带头人的蔡东家更是赚的盆满钵满,不仅在深圳购置了一套豪华住房,还在村里盖起了小别墅。
2011年,博社村的冰毒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贩毒圈内甚至流传起“生意做不做,关键看博社”这样的口头禅。面对日益严峻的制毒形势,当地警方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但是想要调查却相当困难。
博社村密切的亲族关系和便利的交通是调查的最大阻碍。警方曾经数次进入博社村调查取证,但是制毒者却相当猖獗,有些甚至直接抗拒调查,民警去一次,就可能被打出来。
即便不是警察,进到博社村的人也会受到监视,从进村开始,就会有人一直跟在身后,而且制毒成员之间联系密切,还安排专人看守进村要道,一旦发现警方踪迹,这些“哨位”就会立刻向同伙汇报。
同时,蔡东家还利用自己“黑白通吃”的贩毒行业龙头老大身份威胁、贿赂当地警方,很多警员都被毒贩势力渗透,有些村民手中甚至还有私人枪支。缉毒干警不仅面临调查难度大的困难,还要时刻提防自己人。综上,博社村一直是当地一块“心头病”。为了彻底肃清毒村,2012年,广东省禁毒委向博社村派出了工作组,准备端掉这个猖獗了十几年的“毒村”。
由于调查难度太大,警方采用了多种调查办法,包括便衣深夜潜入偷拍、无人机高空侦察等。经过数月的情报搜集,警方总算摸清了博社村制毒窝点的分布情况以及制毒人员的作息。
2013年12月28日,警方开始了“雷霆扫毒”行动,此日凌晨,蔡东家在惠州华斯顿国际酒店被警方抓获,而在这之前,博社村的行动组已经将村内各个制毒窝点捣毁,并将制毒人员抓捕归案。
经事后统计,警方在“雷霆扫毒”行动中打掉了博社村77个制毒工场,缴获冰毒2925千克、K粉260千克、制毒原料23吨。
目前,博社村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参与制毒、贩毒的关键人员早已被抓捕归案。现在,禁毒已经成为博社村最受欢迎的事,当地小学甚至还专门开设了禁毒课,现在,当地正努力将博社村打造为以中草药种植和旅游观光为主的南药芳香田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