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欧洲革命在哪些国家造成了影响
1848欧洲革命在哪些国家造成了影响
1848欧洲革命简介
1848欧洲革命,是指反对君主政体的一系列共和派的叛乱。1848年1月革命运动首先在西西里岛掀起,然后扩展到意大利、德意志和法国诸国,以及奥地利帝国。
法国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确定了普选权。在中欧,则出现自由政治改革和民族统一之类的运动。然而,军队仍忠于王室,君主不久即重建其政权,废除大部分承诺的改革。叛乱最后都以失败告终,自由主义者自此觉醒。
发生于欧洲的1848年革命,是平民与贵族间的抗争,主要是欧洲平民与自由主义学者对抗君权独裁的武装革命。这次战争的重大意义是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1848欧洲革命包括哪些国家
一、法国
1847年,自由主义者开始举行很多“宴会”(banquet),他们在此讨论了很多关于改革的问题,这些宴会后来被禁止。
在1848年2月,工人和学生聚集一起纳喊,要求推行改革。他们高唱《马赛曲》,并在街上燃烧杂物。2月23日,国民卫队奉命恢复秩序,但他们没有执行命令,反而投向革命的群众。
路易腓立唯有作出某些无用的挽救措施,如撤销基佐的职务以讨好革命者,但最后他还是要放弃王位。拉马丁(Lamartine)成立了临时政府,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二、德国
革命前夕,德意志是一个四分五裂的邦联,德意志邦联由35个邦和4个自由市组成。南德的巴登公国首先发难,迅速波及德国西部和西南诸邦,相继成立了自由派内阁政府,3月13~16日,普鲁士首都柏林的工人、市民和大学生连续举行示威游行,并同政府军展开战斗。
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1840~1861在位)调动大批军队,向起义中心地区进攻。经过激烈的战斗,起义人民取得了胜利。
国王被迫把军队撤出柏林,同意召开有资产阶级参加的议会,并于3月29日任命自由派首领康普豪森组阁,柏林三月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大资产阶级手中。
德意志各邦革命的胜利,并没有解决德意志的统一问题。以解决德意志统一为名,于5月18日在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召开国民议会。参加法兰克福国民议会的都是容克资产阶级代表人物。
会议没有取得任何实际结果。6月29日,议会选举奥地利帝国的约翰大公为德意志帝国摄政,并组成了帝国政府。
1849年3月,议会通过帝国宪法,确定某些自由、民主权利,选举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为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皇帝。但威廉拒绝加冕,普鲁士和奥地利各邦君主也不接受国民议会通过的宪法。同年5月,德意志西南各邦人民发动起义,掀起维护帝国宪法的斗争,结果失败。
这期间,大多数议员被各自的邦政府召回,剩下的议员迁到斯图加特,最后于6月18日被符腾堡的军队驱散。7月,法兰克福国民议会瓦解,德国1848年革命结束。
三、奥地利
19世纪中叶,奥地利仍是欧洲大陆中部地区的一个多民族的君主专制国家。在法国二月革命影响下,1848年3月13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爆发了推翻梅特涅政府的示威游行,示威群众筑起街垒与政府军展开战斗。限令奥皇立即解除梅特涅的职务。
在人民的压力下,奥皇被迫让步,于3月17日改组内阁。4月25日颁布帝国宪法。但新内阁继续推行反人民的政策。5月15日和26日维也纳人民再次起义,迫使奥皇及其皇室逃出维也纳。
维也纳五月起义胜利的消息传到奥地利统治下的捷克以后,布拉格人民于6月12日晨举行起义。17日起义失败。
9月29日,匈牙利国民自卫军在同奥军的决战中,击溃了耶拉契奇(1801~1859)的军队,并于10月10日直逼奥地利边境。奥皇调兵增援。维也纳居民为反对奥地利入侵匈牙利举行了十月起义。10月31日起义被镇压,11月1日维也纳陷落,奥地利革命最终失败。
四、意大利
1848年革命前,意大利处于封建分裂状态,各封建专制小国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制于奥地利。
1848年1月,西西里岛首府巴勒莫人民首举义旗,击败了国王的军队,建立了自由派的临时政府。米兰、威尼斯等地相继爆发起义。撒丁王国、那不勒斯、托斯卡纳的封建统治者被迫对奥地利宣战。
由于各国君主和自由派的妥协,反奥战争遭受挫折。当自由派脱离革命而民主派成为革命的领导者后,出现了以罗马为中心的革命新高潮。
1849年2月9日,以马志尼为首的罗马共和国宣告成立。4月3日,法国、奥地利和两西西里王国的反动联军颠覆了罗马共和国。8月22日威尼斯陷落,意大利1848年革命失败。
五、匈牙利
1848年革命前,匈牙利仍处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之下。
1848年3月15日,佩斯的革命者在裴多菲(1823~1849)的领导下,通过了实行改革的政治纲领,即《十二条》。强迫市长签字。中午,革命群众控制了整个首都,成立了公安委员会。
奥皇被迫同意成立匈牙利责任内阁,并于3月17日授权贵族温和派的代表包贾尼·拉约什(1806~1849)组阁。维也纳十月起义失败后,12月奥皇调集军队向匈牙利进攻。
1849年1月5日,佩斯陷落。不久,匈牙利军队展开反攻,连续取得胜利。4月14日匈牙利议会通过《独立宣言》 ,废除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宣布匈牙利独立。5月21日,匈牙利军队攻克佩斯。
为了镇压匈牙利革命,俄国于5月27日出动14万大军入侵匈牙利。在7月7日和11日的科马罗姆会战中,匈牙利军队惨败。9月27日科马罗姆要塞陷落,匈牙利革命最终失败。匈牙利革命的失败标志着欧洲1848年革命告终。
1848欧洲革命影响
1848年欧洲革命打击了欧洲各国的专制制度,摧毁了反动的神圣同盟和维也纳体系。
虽然这场革命在很多地方均告失败,却动摇了中欧的保守势力基础,奥地利的首相,保守主义者梅特涅被迫下台,新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通过一些较自由的政策,如扩大地方自治及保证各族平等,维持帝国统治。
面对奥地利本土的不满,皇帝于1849年3月4日颁布宪法,承诺组织一个保障帝国统一、民族平等及代议制的国会,议会废除封建制度、建立市政组织及改革司法制度在捷克问题上。
为舒缓捷克的独立情绪,奥地利政府便作出退让,如和所谓的老捷克派(即士绅及中产阶级)合作,允许捷克人组成波希米亚议会,捷克语取得与德语对等的地位,捷克人有自己的大学及中学,且可在政府中担任公职,匈牙利王国、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成为了帝国直辖区,享有一定程度的政治自由。
在1850年,普鲁士国王也成立了宪法,回应失败了的民间革命并决心要成立一个团结北方德意志邦国的联盟,以回应民族主义的诉求。创立复兴报的加富尔也在1852年成为萨丁尼亚王国的首相,采行自由主义政策,并有着扩张以一统北意大利的雄心。
故此,1848年革命虽然失败,却为1860年代奥地利帝国日益自由化、意大利及德意志两国统一奠下重要基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