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爱篇么 > 历史 > >正文

​常遇春的个人生平 常遇春的人物评价

摘要常遇春的个人生平 常遇春的人物评价 常遇春是明朝的开国大将,25岁时投奔朱元璋助开拓和统一大业,39岁死在军中,被朱元璋追封为“开平王”,朱元璋在总结开国之功时说:“计其...

常遇春的个人生平 常遇春的人物评价

常遇春是明朝的开国大将,25岁时投奔朱元璋助开拓和统一大业,39岁死在军中,被朱元璋追封为“开平王”,朱元璋在总结开国之功时说:“计其开国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

\

个人生平

常遇春自幼习武,勇力过人。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红巾军农民大起义爆发,各地豪杰四起。1355年,常遇春投奔朱元璋,从此效命疆场、屡建奇功。勇猛敢战、善于协作、爱护士兵是常遇春戎马生涯的最大特点。领命出战时他都奋勇当先,收兵撤退时则走在最后面,士兵都愿意在他的带领下打仗。常遇春经常与徐达一起征战,常遇春以勇猛果敢闻名,徐达以谋略持重著称。两人相互尊重、配合默契,从来没有发生过矛盾。

常遇春是深得朱元璋爱重的将领,在十四年的戎马生涯中无役不从,战功卓著。至正十五年(1355)六月,朱元璋即率军渡江南下,在著名的采石矶(在今马鞍山市之南、长江东岸)战役中,面对着元朝水军元帅康茂才的严密防守,常遇春乘小船在激流中冒着乱箭挥戈勇进,纵身登岸,冲入敌阵,左右冲突如入无人之境,朱元璋即挥军登岸,元军纷纷溃退。朱元璋乘胜率军攻占太平。次年三月,又攻占集庆,改为应天府。集庆及其周围地区的占领,使朱元璋获得一块财富之区,为在江南的继续开拓和壮大奠定了基础。这一阶段的战斗,常遇春锋芒初露,立了头功,开始受到朱元璋的信任,由渡江时的先锋升为元帅。

西征陈友谅,常遇春再立大功。陈友谅占据上游,精兵大舰,雄心勃勃,是朱元璋开拓事业的主要威胁。至正二十年(1360)五月,陈友谅率水军数十万直取应天,在南京城西北的龙湾与朱元璋军展开一场恶战。朱元璋以弱御强,便设计用伏,诱敌深入,常遇春奉命与冯国胜率帐前五翼军三万人设伏,为全军主力。经过一场鏖战,在龙湾登陆的陈友谅兵,遭到常遇春、冯国胜伏兵的冲杀,死伤惨重,溃不成军。朱元璋挥水陆军并进,陈友谅大败而逃。龙湾大捷,朱元璋转危为安,并壮大了力量。常遇春大破敌阵,战功卓著,不久,升行省参知政事。

1363年,陈友谅以号称六十万大军倾巢来攻,在鄱阳湖与朱元璋军进行了一场持续三十六天的水上大决战。有一次,朱元璋座船搁浅,陈友谅的大将张定边率船队来围攻,情况危急。常遇春奋勇当先,射伤张定边,又设法使朱元璋的座船脱离浅滩。战斗中,常遇春奉命积极组织火攻,发挥小船优势,乘风纵火,陈友谅的舰队被烧得烈焰冲天,兵将损失过半,湖水尽赤,陈友谅在混战中被流矢射中死去。这场决战扭转了双方力量的对比,陈友谅覆灭,朱元璋成为群雄中之强者。常遇春因功受赏,得金帛田地甚厚。不久,升为平章政事。

1364年,常遇春先是随徐达率军攻占庐州。接着,又与邓愈会合征服江西的新淦、吉安、赣州、南安等郡县,岭南韶州、南雄等地望风降附。第二年五月,常遇春又奉命与邓愈率军攻取湖北的安陆、襄阳;十一月与徐达率军攻占了泰州。至正二十六年(1366)八月,朱元璋以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兵二十万东征张士诚。按照朱元璋的部署,徐达、常遇春的军队先攻取了湖州和杭州等地,翦除了张士诚的羽翼,平江(今苏州)孤立无援,经过长达十个月的围攻,平江城破,张士诚败死。常遇春以功进封为鄂国公。

至正二十七年(1367)十月,朱元璋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征虏副将军,率二十五万大军出师北伐。当时北元军事力量已经大大削弱,所以,徐达、常遇春出师三个多月,即平定山东。洪武元年四月,明军在洛阳的塔儿湾与元军遭遇,常遇春单骑突入敌阵,麾下壮士从之,勇猛冲杀,在洛水之北击溃元军五万,俘获无算,史称“塔儿湾大捷”。这一仗,占领了河南和潼关,夺取了陕西的门槛,为攻取元大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形势。

洪武元年(1368)闰七月,徐达、常遇春率马步舟师由临清沿运河北上,连下德州、通州。元顺帝携后妃、太子等逃奔上都开平(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八月二日,徐达、常遇春一举攻占大都,改为北平府。稍事休整即又挥军西进,攻取山西。与精锐的扩廓帖木儿军进行了艰苦的搏战,平定山西。洪武二年(1369)三月,常遇春又奉命与李文忠率步卒八万、骑士一万驰救北平,元军闻讯即向北逃奔,常遇春率军追奔千里,大获全胜。为了覆其巢穴,最终解除元军对北平的威胁,常遇春又率军径取元上都开平,元顺帝逃奔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常遇春夺取开平,全歼留守元军,缴获车万辆、马三万匹、牛五万头。

洪武二年(1369)七月,常遇春自开平率师南归,行至柳河川(今河北龙关县西),得暴病卒于军中。朱元璋闻表大为震悼,赐葬钟山之下,并亲自出奠。书报大将军徐达回京参加会葬。为表彰常遇春的功绩,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忠武。

明代以前,获得“忠武”谥号的将领只有唐朝尉迟氏和宋朝岳飞,常遇春是第三个。《明史》赞曰:“开平摧锋陷阵,所向必克,其智勇不再中山(徐达)下,而公忠谦逊,善持其功名,永为元勋之冠。身衣日月剖符锡土若王者,可谓极盛矣!”

人物评价

常遇春自从1355年追随朱元璋,参加采石矶渡江战役,到1369年夺取元上都开平,暴卒于柳河川为止,十四年戎马生涯,转战南北,可以说无役不从,战无不胜。常遇春“为人沉鸷果敢”,被誉为当时的天下奇男子。他曾自负地说:“我率十万人便可横行天下”,军中送他一个绰号叫“常十万”。他不仅有勇,而且也有智谋,常常以智取胜。或者设伏,使用疑兵;或者声东击西,出敌不备。在历次战役中都不乏其例。比如1359年七月,常遇春率兵攻衢州,元将宋伯颜不花悉力守备,常遇春使用各种攻城器具,仍久攻不下,乃以奇兵出其不意,挖穴道进入南门瓮城,毁敌所架炮,又策动元将张斌约降,内外夹击,乃夺得衢州。再比如,1360年五月,常遇春与徐达一起攻破了陈友谅的枞阳水寨,陈友谅率大军前来报复,四处扬言要攻取安庆。常遇春经过分析,认为其中有诈,这是陈友谅要夺取安庆附近的池州,是声东击西之计。同徐达商议后,决定将计就计,设伏诱敌,陈友谅果然中计,腹背受敌之下大败而逃。这都是常遇春以智谋取胜的典型战例。所以史书上说,常遇春“虽不习书史,用兵辄与古合”,“克敌制胜之方皆中节度”。

常遇春“爱抚士卒”,“每与敌战,出则当先,退则殿后,未尝败北,士卒乐为之用”。这是自古名将几乎所共有的一个优点。与此相应就是兵有纪律,所到之处秋毫无犯,不扰民。他很同情百姓的疾苦,这同他出身农家有关,也是朱元璋在开拓事业中一贯严格要求的。常遇春与胡大海一起曾向朱元璋建议,免收百姓给军队交纳的粮草——寨粮,朱元璋采纳了这个建议,注重发展屯田事业,以解决军队的粮饷,从而减轻了占领地区百姓的沉重负担。

常遇春石像在和同僚之间的关系上,常遇春处理得也比较好,在作战中能够节制诸将又能虚心与诸将研究对策,集思广益。他身为副将军,与大将军徐达一起征战,非常尊重小他两岁的徐达,谦逊地“奉节制,进止赴期不敢爽毫发,大将军雅敬爱之”,始终无小间。当时,徐达、常遇春两员大将并称,“一时名将称徐、常”。一个以谋略持重著称;一个以勇猛果敢闻名。朱元璋很会用将,以徐达为正,常遇春为副,用其所长,互相配合,相得益彰。

常遇春对朱元璋一直忠心耿耿,敢于直言,效命疆场,尽瘁而终。朱元璋对常遇春也特别爱重,认为常遇春的功勋“虽古名将,未有过之”。常遇春也善于处理同主子的关系。1365年二月,当常遇春率军征服江西上流未附郡县班师之后,朱元璋对常遇春“颁赏赐劳”,特意表彰他“勤劳于外,南平诸郡,兵不失律,民无所扰”的功劳。常遇春对答颇为得体,他说,这是“皇上成算,所至辄克,非臣所能”。貌似宽厚心实险狠的朱元璋自然最爱听这样的话了。

标签:

推荐阅读

  • ​卫子夫: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

    卫子夫: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 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被尊崇为孝武思皇后,在皇后位长达三十八年,死后更是被追谥号为“思”。 卫子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

    2023-11-05 18:31:07
  • ​战国时期燕国国君:燕昭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战国时期燕国国君:燕昭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燕昭王,姬姓燕氏,名职(一说名平,误),战国时燕国第39任国君,在位共33年,燕王哙庶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

    2023-11-05 18:28:52
  • ​唐朝开国功臣裴寂生平介绍

    唐朝开国功臣裴寂生平介绍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裴寂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公元617年,李渊于太原起兵,次年,李...

    2023-11-05 18:26:37
  • ​战国时期魏国国君:魏武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战国时期魏国国君:魏武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魏武侯,姬姓,魏氏,名击,魏文侯之子,战国初期魏国国君,前395年—前370年在位(《史记》《资治通鉴》误载魏武侯前387年即位,前...

    2023-11-05 18:24:23
  • ​春秋末期齐国将军田穰苴生平

    春秋末期齐国将军田穰苴生平 田穰苴 (生卒不详),又称司马穰苴,春秋末期齐国人,是田完(陈完)的后代,齐田氏家族的支庶。相传为著名兵书《司马法》的作者。 田穰苴是继姜尚之后...

    2023-11-05 18:22:08
  • ​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之君:李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之君:李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李暠(351年~417年),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成纪人,自称西汉飞将军李广十六世孙,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国君,为唐朝皇室认定的...

    2023-11-05 18:19:53
  • ​萧燕燕是谁_契丹英后萧燕燕的故事_萧燕燕结局怎么死的

    萧燕燕是谁_契丹英后萧燕燕的故事_萧燕燕结局怎么死的 辽乾亨四年(982年),辽国都城。 庄严的皇宫御座上,坐着一个身着孝服却美艳动人的中年女子。坐在她身边的,是她十二岁的...

    2023-11-05 18:17:39
  • ​古代西亚地区亚述帝国历史介绍

    古代西亚地区亚述帝国历史介绍 亚述(Assyria) 古代 西亚奴隶制国家。位于底格里斯河中游。公元前三千年代中叶,属于闪米特族的亚述人在此建立亚述尔城后逐渐形成贵族专制的奴隶制...

    2023-11-05 08:29:08
  • ​城濮之战的经过 城濮之战对历史有什么影响?

    城濮之战的经过 城濮之战对历史有什么影响? 城濮之战发生于公元632年间,楚军和晋军在城濮一带交战,继齐、楚召陵之盟和宋、楚泓之战以后,发生在晋国与楚国之间的一场大战。...

    2023-11-05 08:26:53
  • ​唐朝宗室唐高祖李渊嫡长子皇太子:李建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唐朝宗室唐高祖李渊嫡长子皇太子:李建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李建成(589年~626年),字毗沙门,陇西成纪人。唐朝开国太子,唐高祖李渊嫡长子。晋阳起兵之前,前往河东募兵。率军攻...

    2023-11-05 08:24:38
  • ​俄罗斯联邦的主要城市有哪些?

    俄罗斯联邦的主要城市有哪些? 俄罗斯联邦通称俄罗斯或俄国,俄罗斯人的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公元15世纪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1547年伊凡四世自称 沙皇 ,...

    2023-11-05 08:22:24
  • ​晋悼公是如何巩固霸权的?晋悼公是如何去世的?

    晋悼公是如何巩固霸权的?晋悼公是如何去世的? 晋悼公,姬姓,名周,一作纠,又名周子或孙周,是惠伯谈(姬谈)的小儿子,他的祖父桓叔捷(姬捷)是晋襄公的二儿子。他在堂叔晋厉...

    2023-11-05 08:20:09
  • ​宋朝抗金女英雄梁红玉生平简介 梁红玉是怎么死的

    宋朝抗金女英雄梁红玉生平简介 梁红玉是怎么死的 梁红玉 (1102—1135年),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苏淮安, 宋朝 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 梁红玉 自幼随父兄练就了...

    2023-11-05 08:17:55
  • ​唐朝宗室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六子永王:李璘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唐朝宗室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六子永王:李璘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李璘(720年-757年2月20日),初名李泽,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秦安)人,唐朝宗室,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六子,唐肃宗李亨异母...

    2023-11-05 08:15:40
  • ​陈亮生平经历与历史文学成就

    陈亮生平经历与历史文学成就 陈亮,字同甫,自号龙川(1143─1194)。初名汝能,二十六岁时改名亮。婺州永康人士(现属浙江)。陈亮也是当时名学者,与朱熹友善,然论学各不相下,盖学...

    2023-11-05 08:13:25
  • ​秦朝的最后一员大将章邯简介

    秦朝的最后一员大将章邯简介 章邯是谁?章邯是秦朝的最后一员大将。在秦末那段紧张时期,也就是秦二世元年,奉命率骊山刑徒及奴产子迎击陈胜起义军周文部,屡战屡胜,使得秦廷...

    2023-11-05 08:11:11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五次边疆收复战 边疆收复战盘点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五次边疆收复战 边疆收复战盘点 郑成功收复台湾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

    2023-11-05 08:08:56
  • ​英国女作家伍尔芙生平经历简介伍尔芙作品有哪些?

    英国女作家伍尔芙生平经历简介伍尔芙作品有哪些? 英国女作家伍尔芙简介:伍尔芙生平经历是怎样的?伍尔芙作品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英国女作家伍尔芙简介 艾德琳·弗吉...

    2023-11-04 20:58:06
  • ​长津湖战役简介 长津湖战役双方死伤如何?

    长津湖战役简介 长津湖战役双方死伤如何? 长津湖,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周围崇山林立、林木繁盛。 1950年冬,中美两支王牌部队在此展开了激烈厮杀,其惨烈程度史上罕见,被称为...

    2023-11-04 20:55:51
  • ​明朝末代沐王府继承人沐天波生平

    明朝末代沐王府继承人沐天波生平 自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军平定云南后,朝廷后留沐英留守云南.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六月,沐英病卒于云南,年仅四十八岁。朱元璋十分痛心,...

    2023-11-04 20: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