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爱篇么 > 历史 > >正文

​AD1950长津湖之战简介 长津湖之战的背景过程及结果影响

摘要AD1950长津湖之战简介 长津湖之战的背景过程及结果影响 长津湖之战简介:长津湖之战的背景过程及结果影响 名称:长津湖之战 时间:1950年11月27日 地点:朝鲜长津湖 参战方:中国,多国部...

AD1950长津湖之战简介 长津湖之战的背景过程及结果影响

长津湖之战简介:长津湖之战的背景过程及结果影响

名称:长津湖之战

时间:1950年11月27日

地点:朝鲜长津湖

参战方:中国,多国部队

主要指挥官:宋时轮,爱德华·阿尔蒙德

结果:志愿军胜利

长津湖之战,也称为长津湖战役或长今湖战役,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一场决定性战斗,为抗美援朝战争的东线部分。在1950年11月27日到12月13日期间,爱德华·阿尔蒙德少将指挥的18万多国部队,被宋时轮指挥的大约16万人的中国部队包围。 中国军队成功地包围了多国部队。美军在远东空军和美国海军多艘航母的航空兵支援下得以逃出包围圈,从兴南港撤离,同时也标志着多国部队完全撤出了北朝鲜。

事件详述

战役背景

1950年10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对联合国发出一系列警告之后看到美军跨过三八线后介入冲突。1950年10月19日,大规模的中国军队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名义秘密跨过边境进入北朝鲜。10月25日,正在推进的韩国第1军与中国军队遭遇,并在长津湖以南的黄草岭山口停下。11月6日,志愿军42军受命向北撤退,意图将联合国军诱至长津湖。到11月24日,第1陆战师分别占领了湖东面的新兴里和西面的柳潭里。

作为回应,美国第10军指挥官爱德华·阿尔蒙德少将在11月21日制定了一个计划。该计划要求美国第1海军陆战师从柳潭里向西推进,美国第7步兵师派出一个团级战斗队在新兴里保护其右翼。美国第3步兵师在保障后方地区安全的同时也保护其左翼。

由于海军陆战队在元山突然登陆,

毛泽东主席10月31日致电第9兵团司令宋时轮上将,要求立即消灭韩国首都师、韩国第3步兵师,美国第1海军陆战师和美国第7步兵师。在毛泽东主席的紧急命令下,第9兵团于11月10日迅速进入北朝鲜。在未被联合国情报机构发现的情况下,11月17日第9兵团悄悄进入长津湖地区,同时第9兵团第20军在柳潭里附近接替了第42军。

战役过程

1950年11月26日起,联合国军开始且战且退撤向兴南港。

11月28日美军第7步兵师被中国人民志愿军第80师及第81师的1个团围困。

第2天,志愿军总司令命令第81师其余部队南下长津湖东面增援及留下第94师作为预备队,由于人数上处于劣势及遭到连续不断的攻击,指挥官麦克莱恩上校中弹被俘、4天后死亡。

1950年11月中,大约300名隶属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第41独立团的士兵在海军中校道格拉斯·莱斯戴尔指挥下,被配属在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中,这是历史上第2次美国及英国的海军陆战队共同作战。

11月29日早上,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师长奥利华·史密斯命令普勒派出1支战斗队打通江东里与下碣隅里之间的道路。

11月29日早上9时30分突围部队开始突围,由于志愿军的坚决阻击,到下午4时30分他们才向目的地推进了一半的距离。

11月30日早上,安达臣接到命令指挥部队撤退,他指挥部队安全撤回到江东里。

1950年11月27日,志愿军发起新兴里战斗,至12月1日下午,志愿军宣称27军80师歼灭美军步兵第7师第31团、第32团1个营以及1个加强炮兵营和1个坦克连,是志愿军参加朝鲜战争初期唯一一次成建制歼灭美军1个团。

12月1日美军步兵第7师第31团突围后,原编制的2500人只剩下1050人,其中385人还能战斗, 编成一个临时营,31团经整补后,在次年继续战斗。

12月8日麦克阿瑟命令撤走美国第10军,以增援那时已精疲力竭并快速撤向38线的美国第8集团军。

这次撤退被美国历史学家称为“美国军事史上最伟大的海上撤退行动”中,一个有193艘船只的舰队在港口组成,不仅撤走了联合国军士兵,也包括他们的重装备,还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朝鲜难民。最后一个联合国军单位在12月24日14时36分离开,为防止中国和北朝鲜军队使用,港口被摧毁。

12月25日上午志愿军第27军进入兴南。

战役结果

志愿军获胜,成功将联合国军逐出长津湖。

历史影响

一:长津湖之战对于整个朝鲜战争来说,影响非常深远。志愿军九兵团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将美国人彻底轰出了朝鲜东部元山平原地区,在战略态势上得了分。志愿军成功地将联合国军驱逐出北朝鲜的东北地区,所以此战役以及在西线的胜利,是中国军队对西方国家军队在主要战役的1次胜利,一举扭转了朝鲜战争的大局。

二:美国陆战1师的惊险逃生也使美国军政高层信心大增,美国海军领导层认为长津湖战役是在其历史上最骄傲的时刻,海军陆战队重击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师团,令中国军队从前线撤回,这次突围成功最终确立了美国继续将朝鲜战争持续下去的决心。

三:此战役的胜利为中国奠定了重要军事强国的地位,但这胜利来自巨大的代价。随着美国第十军和韩国第1军的撤离,毛泽东主席的长津设想没有实现。同时,作战和极差的后勤保障导致的严重伤亡摧毁了第20和第27军所属的8个精锐师大部。这8个师中,2个师被迫解散,并且直到1951年3月第9兵团才恢复其常规兵力并形成有效战力。在1951年初由于在朝鲜的中国军队有近40%缺额,中国军队在长津的重大损失最终也使联合国军部队在朝鲜站稳了脚跟。

惨烈的长津湖之战

1950年11月5日第一次战役结束后,美国已知道中国出兵朝鲜,但是在综合各方面的情报与分析判断后,联合国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陆军五星上将认为,入朝的中国军队总兵力不过三、四万人。在战略上不过是象征性的,战术使用上也仅仅是保护丰满水电站等有限目的,因此决定发起“总攻势”。以美第8集团军在西,第10军在东,发动钳形攻势,向鸭绿江全线推进,一举消灭在朝鲜境内的全部人民军,争取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

抓住东线联合国军势单力孤且分兵冒进之机,集中精锐的九兵团予以突然打击!毛10月31日致宋时轮、陶勇电报中就明确赋予九兵团“以寻机各个歼灭南朝鲜首都师、第3师、美军第7师及陆战1师等四个师为目标”。11月28日,当美海军陆战一师、陆军步七师一部确已被九兵团3个军包围于长津湖地区后,毛电令彭等,并转九兵团宋时轮等:“此次是我军大举歼敌根本解决朝鲜问题的极好时机,西线争取歼灭五个美英师及四个南〔朝〕鲜师,东线争取歼灭两个美国师及一个南〔朝〕鲜师,是完全可能的”。

一、参战部队序列

美军:

第10军的第1陆战师,编制人数为2.5万人, 参战24124人(3个陆战步兵团、1个陆战炮兵团以及直属第1坦克营、第1工兵营等部队,而师部部分人员、师直属第1海岸营和第1水陆两栖车运输营以及一些后勤人员还留在兴南港,)和第7师一部(即临时拼凑的第31团支队,共有3288人,包括编入美军的韩国人515人),其余部队主要驻防元山、惠山、兴南等地。

陆战一师,指挥官是奥利弗·史密斯少将,所属3个步兵团,是陆战第1,5和7团,师属炮兵是陆战11团。

陆战第1团 团长是刘易斯·普勒上校,1营长唐纳德·施麦克中校,2营长艾伦·苏特中校,3营长托马斯·里奇中校;

陆战第5团 团长是雷蒙德·默里中校, 1营营长约翰·史迪文斯中校,2营营长哈欧德·罗伊斯中校,3营长罗伯特·塔普雷特中校;

陆战第7团团长是霍默·利兹伯格上校,1营营长雷蒙·戴维斯中校,2营长兰德福·罗克伍德中校,3营长威廉·哈里斯中校;

(满员时,一个步兵团大约有3500人,一个步兵营大约有1000人。)

参加长津湖战役的美7师部队有:第31步兵团,团长是艾伦·麦克莱恩上校,所属3个步兵营:32团1营长唐·卡洛斯·费斯中校,31团2营长威廉·莱迪中校和31团3营长威廉·莱利中校;第57野战炮兵营和第31坦克连。

陆战队第一航空联队在整个战役中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火力支援,指挥官是费尔德·哈里斯少将。

志愿军:

九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宋时轮,副司令员陶勇,参谋长覃健,政治部主任谢有法,副参谋长王彬,下辖三个军,第20军、第26军和第27军。

第20军前身是新四军第1师和第6师,是粟裕的起家老部队,解放战争中整编为华野第一纵队,以擅长野战尤其是纵深穿插著称。

军长兼政委张翼翔,副军长廖政国,所属四个师:58师长兼政委黄朝天,59师长戴克林,60师长陈挺,89师余光茂。

第26军前身是由抗战时期鲁中军区部队整编而成的华野第八纵队,在华野部队中素以攻坚见长。

军长张仁初,政委李耀文,所属四个师:76师长高文然,77师长王建青,78师长陈忠梅,88师长吴大林。

第27军前身是抗战时期胶东军区部队整编而成的华野第九纵队,在孟良崮、济南、淮海、渡江等重大战役中,屡建奇功。

军长彭德清,政委刘浩天,所属四个师:79师长肖镜海,80师长詹大南,81师长孙端夫,94师长邬兰亭。

为了更好适应出国作战需要,将第30军88师、89师和第32军94师分别调入九兵团所属三个军,使各军均下辖四个师,并将在苏南、上海等地招收的数百名青年学生和原国民党军第十六兵团董宋珩部约1.5万人分别补入九兵团各军,基本达到了每师一万人,每军五万人的标准,全兵团共十二个师约16万人。

二、血战新兴里

11月26日,陆战7团在柳潭里附近地区的小规模战斗中俘虏了3名志愿军士兵,这3人供称是属于20军60师的,还称他们所在的部队计划将投入四个师同时攻击柳潭里、下碣隅里、古土里。美军认为普通士兵根本不可能了解军级单位的作战计划,丝毫没有引起重视。

11月27日黄昏,九兵团按照预定部署开始了全面攻击:20军59师攻击柳潭里以南的德洞山口,切断柳潭里与下碣隅里之间联系,并从南面攻击柳潭里,89师以一个团协同59师攻击柳潭里之敌,主力两个团在柳潭里以西展开,作为预备队;27军79师从北面攻击柳潭里;20军58师从东南西三面攻击下碣隅里;60师从古土里以北出击,切断古土里与下碣隅里道路,并从北面攻击古土里;27军80师和81师一个团攻击新兴里;81师主力两个团则在赴战湖地区展开,对该地区的美军第7师31团一部进行警戒,并切实掩护军的侧翼。27军第94师和26军也开始从厚昌地区向长津湖开进。

在新兴里的美军是第7步兵师所属第31团支队。11月间由于第7师部队分布很广,无法按时集结执行第10军的作战计划,便临时编组了第31团支队,由长津湖地区的第31团第3营、第31团第2营和第32团第1营等部队组成,配属第57野战炮兵营及31团重迫击炮连和坦克连,统归第31团团长艾伦·麦克莱恩上校指挥,突出在长津湖东岸。第31团第1营没有进入长津湖地区。

志愿军进攻新兴里时,美军32团1营、31团3营和第57炮兵营却根本没有进入防御状态。美军防线被轻松突破,不少美军士兵殒命在睡袋里。虽然美军最终稳住了防线,但已陷入绝境。31团支队苦战2天2夜后,伤亡惨重,团长麦克莱恩上校被击毙,部队改由32团1营营长费斯中校指挥。12月1日,费斯决定突围,31团支队在突围过程中崩溃,幸存人员分散逃亡。

新兴里之战志愿军27军80师和81师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加上冻饿非战斗减员高达万人。初次与美军交手的241团的2营、3营在公路沟附近以密集队形冲击,结果遭到美军猛烈火力拦阻,伤亡较大,七个连完全失去战斗力。志愿军的238、239两团,也几乎打光。

美军资料显示,突围到达下碣隅里(包括从后浦撤回的31团团部及坦克连325人)共约1600人,其中1150多名伤患由飞机后送。美军在新兴里实际损失约1700人,约为半个团,与志愿军所称歼灭美军一个建制团(有资料称为加强团)有一定距离。

31团团旗被缴,团长被击毙,全团损失过半,是美军战史上罕见的。这也是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宣称的惟一一次成建制地全歼美军一个团的光辉战例。但是必须看到,新兴里歼灭美31团支队,存在很多特定因素。首先该团位置比较孤立,难以得到友邻支援与策应。

其次,再看一下美陆军第7步兵师,战争爆发时该师驻在日本,缺额约30%。朝鲜战争开始后,第7师仍留驻日本,但许多官兵被调到朝鲜战场补充给其他部队,全师约有1000名有实战经验的军官和士官被调走,不足的人员就由从美国动员的后备兵员和韩国兵补入。其他美军部队也存在这样情况,这也是为何前三次战役志愿军能够取胜的因素之一。第31团支队的3000人中有515人是韩国兵,而且是由多个单位临时拼凑而成。

12月底当31团余部从兴南登船撤回釜山后,第7步兵师随即开始重建31团的工作,从其他团里抽调一些军官,再加上原31团伤愈归队的官兵,以及从美国本土调来的补充兵员,至1951年2月18日,31团重返战场。——1952年10月,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第一批主攻的美军部队就是31团。

三、围攻柳潭里

至11月27日,美军在柳潭里的部队共有陆战5团三个营、陆战7团两个营又一个连,第11炮兵团的两个营又两个连。27日,美军第1勤务营分遣队到达柳潭里开设了前进补给站,储存了三日份的食品、燃料以及两个基数的轻武器弹药。随后,第1勤务营分遣队便将卸空的卡车带上几天来战斗中的伤员返回下碣隅里,而为了能在次日送来更多的补给品,陆战第5、第7团除了留下约四十多辆卡车外,其余卡车都随分遣队返回下碣隅里。就这样,在柳潭里的美军不仅解除了伤员的负担,还因为卡车的数量大大减少反而增加了灵活性。

从27日起西线联合国军遭到了志愿军的强大反击,全线崩溃的迹象也有所显露。但东线的美第10军依然按照既定计划要求陆战1师发起攻击,但是遭到了志愿军越来越顽强的抗击。陆战7团团长霍默·利兹伯格上校以职业军人的直觉预感到了志愿军的大规模进攻即将开始,从下午15时起命令部队停止进攻转入防御。利兹伯格将柳潭里地区全部兵力的一大半10个步兵连环绕柳潭里建立起环形防线,在柳潭里东南地区开设炮兵阵地,由炮兵第1营营长哈威·菲汉中校统一指挥,炮口全部指向利兹伯格认为威胁最大的西方和西南方。

22时,在一阵密集炮火轰击之后,志愿军的攻击开始了——整整两个主力师(尽管因为冻饿已经产生了一些减员)!根据九兵团的部署,擅长穿插的59师迂回到柳潭里以南,切断柳潭里美军南逃的退路,以攻坚见长的79师则同时展开三个团从北向南攻击柳潭里。

当晚的战斗从一开始就相当激烈,79师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也付出巨大代价,五个营伤亡殆尽失去战斗力。20军59师进展最为显著,攻占新兴里(注:长津湖地区共有两处叫新兴里的地方,一是在长津湖东面,即美7师31团支队守备之地,另一处则在长津湖西南,柳潭里与下碣隅里之间,由陆战1师守备,这里为后者)至西兴里一线高地,完全控制了以死鹰岭为中心的西兴里公路两侧高地,截断了柳潭里与下碣隅里两处美军的联系。志愿军虽取得了合围态势,但没能大量歼敌,大多与当面美军形成对峙。

四、围攻下碣隅里

下碣隅里,位于长津湖以南,通往南北的公路都从这个不大的小镇里经过,并分出向西的一条支路,形成了公路交通的枢纽。下碣隅里和柳潭里一样,也是坐落于群山环抱之中的盆地。下碣隅里是美陆战1师的指挥与后勤中枢,1团3营营长托马斯·里奇中校率领该营H连、I连和机炮连的两个排于26日到达下碣隅里,接替7团2营在该地的防务。

27日,陆战7团2营主力从下碣隅里出发前往柳潭里,2营营长兰德福·罗克伍德中校及营部人员、机炮连主力因为车辆不足而滞留在下碣隅里。同一天,陆战1师师部的主要人员以及第10军军部的先遣人员也陆续到达下碣隅里,为在此地开设师、军指挥部作准备。此外,陆战1师第1工兵营和第10军战斗工兵营也正在下碣隅里紧张施工,修护道路,构筑军、师指挥部以及修建飞机跑道。史密斯随即任命里奇为下碣隅里地区守备部队最高指挥。此时在下碣隅里地区的联合国军部队总共有58个单位的3913人,有很多是10人以下的小单位,可以说是建制非常繁杂混乱。

28日22时30分,美军阵地前的地雷和绊索照明雷不断爆炸——志愿军首轮攻击是以小组为单位的试探性进攻,旨在发现美军阵地的薄弱之处为随后的大规模主攻创造条件。试探性的进攻刚刚结束,志愿军的迫击炮就开始了持续三十分钟之久的火力准备(58师共集中18门82毫米迫击炮和54门60毫米迫击炮,并为每门炮分别准备了90发和120发炮弹,这是整个长津湖之战中志愿军方面最强的一次火力准备)。

24时许,下碣隅里已是一片混战,到处是枪声,双方士兵相互交错混杂,已经没有完整的战线,甚至志愿军的子弹都已经飞进了史密斯师长的房间,在墙壁上留下了一排弹孔!双方都是使出了全力,志愿军方面由于通信不畅,出现了各自为战互不协同的混战局面。而美军把最后的预备队都用上了。

29日天色才黑,美军夜航飞机便根据陆战1师派出的韩国便衣侦察兵(他们装扮成平民准确察明了志愿军58师集结地点)的报告,几乎是倾巢出动,对目标区进行猛烈的覆盖轰炸。给58师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为夜间总攻而进行的集结行动在严重的空中威胁下被迫终止,使当晚的总攻行动半途夭折。

30日上午,位于后浦以南约3公里的泗水里美军陆战1师第1工程营A连撤回下碣隅里。下午,后浦的美军31团团部和坦克连共约300人和15辆坦克也撤回下碣隅里。这些部队和坦克的到来大大增强了下碣隅里的防御力量。

史密斯师长于29日再次命令古土里部队务必迅速增援下碣隅里。一支1000人左右的增援部队,在增援过程中,遭到了志愿军第20军的层层阻击。200人折返回古土里,还有400人在战斗中伤亡或被俘,最后仅有400人到达。这股增援美军的到达顶住了志愿军在30日夜的第二轮猛攻,志愿军第58师也因伤亡太大攻击力大幅下降,全师能战斗的人员全部集中起来也不过12个连,约1500人!

五、德洞山口争夺战

德洞山口(志愿军称为死鹰岭),是控制从柳潭里到下碣隅里惟一一条公路的要点。11月27日陆战7团2营F连奉命在德洞山口占领阵地,连长威廉·巴伯上尉。为了控制德洞山口,美军还给F连加强了2营机炮连的重机枪班和81毫米迫击炮班,总兵力达到约240人。

志愿军20军59师177团主力和175团奉命务必在11月28日拂晓前攻占死鹰岭,彻底封闭柳潭里至下碣隅里的交通。28日2时30分,177团3营和1营从北、西、南三面对F连阵地发起的猛攻,由于美军占据了有利地形,志愿军在密集火力下难以取得进展。6时30分,志愿军主动撤出战斗,遗留的尸体约有450具。虽然F连依旧控制着基本阵地,但是全连阵亡20人,伤54人,伤亡人数已占全连的31%。

入夜后,志愿军177团再次开始向F连阵地猛攻,此次以班为单位不断进行试探性攻击,以寻隙强攻。当晚战斗中,F连伤亡34人(其中5人阵亡),连长巴伯在战斗中左膝被子弹打穿,但仍带伤指挥。天亮后,美军的空投就接连不断,使F连获得了大量最为急需的炮弹、手榴弹以及战地口粮、毛毯和担架,美军还特意派出一架直升机为F连送来无线电台的电池(怕空投时会损坏)。

29日午夜后,志愿军177团和175团先后投入两个连从南面发动冲击,F连以迫击炮发射照明弹确定志愿军攻击位置,然后通过无线电台呼叫下碣隅里的炮火支援,根据F连的指引,远在下碣隅里的105毫米榴弹炮准确地在阵地前形成了火制地域,使志愿军无法通过只能在山坡下躲避炮火,F连乘机将手榴弹滚下山坡,志愿军见无法冲上山坡只得撤出战斗。

30日美军向F连空投了大量补给,使其弹药数量非常充足。当晚,志愿军没有发动进攻,只是在高地上进行骚扰性射击,巴伯命令迫击炮发射照明弹为下碣隅里的105毫米榴弹炮指引目标,再由105毫米榴弹炮进行覆盖射击。巴伯怕士兵因为暂时的平静而松懈,命令士兵们清理阵地,将伤亡人员的装备和弹药收集整理起来,阵亡者的尸体用苫布包裹起来。

六、撤离柳潭里

陆战1师的整个撤退行动是逐次进行的,陆战7团3营首先被从1426高地撤下来,作为攻取后撤出发阵地的主攻部队,在柳潭里以南约4公里处集结。陆战5团的2营和3营也随之将防线后撤,既保持战线完整同时也收缩防线,为后撤行动做准备。

陆战7团1营为先遣梯队,首先前往德洞山口,掩护主力后撤。主力梯队以陆战5团3营为前卫,陆战5团1营为右翼,陆战7团3营为左翼,陆战5团2营为后卫,逐次交替掩护后撤,交替进行炮火掩护。为了运送战斗中可能出现的伤员和德洞山口的伤员,决定在车辆上保留足够的空座位,因此能乘车的必须是因为战伤或冻伤而不能行走的伤员,连两位团长都下车步行。阵亡士兵的尸体被迫留在柳潭里,这一点是有悖于海军陆战队死不留尸的传统。——出发前为85名阵亡官兵举行了葬礼,并记录下尸体埋葬的准确地点,停战谈判后朝鲜方面将这85具尸体交还美国。

12月1日8时,陆战5团3营超越陆战7团3营开始沿公路向南推进。9时,陆战7团3营兵分两路,向公路两侧的高地同时发起攻击,在这两个高地上的志愿军20军59师进行了顽强抵抗,得到飞机和大口径火炮直接支援的美军7团3营从上午9时一直到下午15时都没能取得任

标签:

推荐阅读

  • ​许继慎:被张国焘错杀的红四军领导人

    许继慎:被张国焘错杀的红四军领导人 许继慎,1901年生于安徽六安。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在国民革命军中历任排、连、营长,叶挺独立团参谋长,第二十...

    2023-11-02 03:34:18
  • ​外蒙古是什么时候独立的 外蒙古是怎么独立的 外蒙古独立过程

    外蒙古是什么时候独立的 外蒙古是怎么独立的 外蒙古独立过程 今天的外蒙古原本是中国领土,然而它自1911年就开始了数十年的独立运动,直至1961年台湾当局放弃,蒙古国加入联合国...

    2023-11-02 03:32:03
  • ​战国初期霸主魏文侯生平 魏文侯政绩 魏文侯子女

    战国初期霸主魏文侯生平 魏文侯政绩 魏文侯子女 魏文侯(?~前396年),是战国时期魏国的正式建立者。魏文侯名斯。又名都。公元前445年,继魏桓子即位。公元前403年,韩、赵 、魏被周...

    2023-11-02 03:29:49
  • ​北齐文宣皇后李祖娥生平 李祖娥结局 李祖娥子女

    北齐文宣皇后李祖娥生平 李祖娥结局 李祖娥子女 母仪天下,执掌后宫,珠维翠绕,前呼后拥,要雨得雨,要风得风,这是绝大多数人心目中的皇后形象,在正常情况下,也的确如此—...

    2023-11-02 03:27:34
  • ​奥斯曼土耳其的历史起源

    奥斯曼土耳其的历史起源 《百劫红颜》这不电影或是小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相信只要看过的朋友们都会有一个印象,那就是从各种细节可以看出强大的法国却向一个名字很“土”...

    2023-11-02 03:25:19
  • ​延平王郑成功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及评价

    延平王郑成功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及评价 郑成功,字明俨、大木,又名福松,福建泉州南安人(公元1624~公元1662),因蒙永历帝封其为延平王,称“郑延平”,世俗又称其“国姓爷”。...

    2023-11-02 03:23:05
  • ​明末清初名妓秦淮八艳人物历史介绍

    明末清初名妓秦淮八艳人物历史介绍 秦淮八艳又称“金陵八艳”。秦淮八艳的事迹,最先见于余怀的《板桥杂记》分别写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等六人。...

    2023-11-02 03:20:50
  • ​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康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康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楚康王,芈姓,熊氏,名昭,楚庄王之孙,楚共王之长子;楚灵王,楚初王,楚平王之长兄。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在位共15年。即位五年,...

    2023-11-02 03:18:35
  • ​哪个朝代选妃程序最复杂

    哪个朝代选妃程序最复杂 明代挑选宫女皆奉钦命而行。据史载,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熹宗将举行大婚,先期从全国挑选13至16岁淑女5000人。 随后,皇帝分遣内监挑选美女,每百人...

    2023-11-01 17:09:24
  • ​黎姓人是蚩尤的后裔吗

    黎姓人是蚩尤的后裔吗 黎这个字指的是九黎部落,黎姓指的是九黎之后,而蚩尤又是九黎之君,因此黎姓人就是蚩尤的后裔。 蚩尤在被炎黄两帝打败后,绝大部分的九黎族都往南迁徙...

    2023-11-01 17:07:10
  • ​武昌起义后湖北军都督是谁

    武昌起义后湖北军都督是谁 推举的都督是黎元洪。 武昌起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百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黄花岗...

    2023-11-01 17:04:55
  • ​朱瞻基怎么死的那么早

    朱瞻基怎么死的那么早 历史记载朱瞻基38岁就死了,朱瞻基在短暂患病后意外的死在了乾清宫,他尊为章皇帝,庙号宣宗。 其实朱瞻基在位时间很短,他于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成为了...

    2023-11-01 17:02:41
  • ​李世民和武则天什么关系

    李世民和武则天什么关系 李世民和武则百天是夫妻关系。武则天在贞观时代是李世民的才人,也就是妾。李世民称武则天媚娘,武则天称李世民皇上。 武则天在太宗死后出家,高宗年...

    2023-11-01 17:00:26
  • ​秋收起义的到底有多牛

    秋收起义的到底有多牛 秋收起义到底有多牛? 起义队伍中的普通战士、文书、班长都是开国上将 秋收起义是毛主席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它开...

    2023-11-01 16:58:11
  • ​嘉靖皇帝在位时期如何实现中兴

    嘉靖皇帝在位时期如何实现中兴 嘉靖御极四十五年,政治斗争不断,可是没有一个废物能窃居高位。杨廷和,张璁,夏言,严嵩,徐阶。没一个省油的灯,各个能力出众。 杨廷和,这...

    2023-11-01 16:55:57
  • ​朱棣的皇后是谁

    朱棣的皇后是谁 仁孝徐皇后(1362年-1407年),明成祖朱棣嫡后,濠州人,明开国功臣徐达嫡长女,母谢氏(谢再兴次女)。 朱棣在就藩燕京以前,朱元璋就为他完了婚,妻子就是中山...

    2023-11-01 16:53:42
  • ​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国土面积排行

    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国土面积排行 第十位、秦朝 面积——340万平方公里(前210年) 第九位、隋朝 面积——467万平方公里(公元612年) 第八位、西晋 面积——543万平方公里 第七位、东汉...

    2023-11-01 16:51:28
  •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在哪里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在哪里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又称左右江苏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根据地之一,位于广西西部左江、右江和红水河流域大部地区。 1929年12月,邓...

    2023-11-01 16:49:13
  • ​中国四大名绣分别是哪些

    中国四大名绣分别是哪些 四大名绣,指的是我国刺绣中的苏州苏绣、湖南湘绣、广东粤绣、四川蜀绣。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刺绣分丝线刺绣和羽毛刺绣两种...

    2023-11-01 06:40:02
  • ​1956年9月24日:我国与也门建交

    1956年9月24日:我国与也门建交 1956年9月24日(农历1956年8月20日),我国与也门建立外交关系。 历史。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525年,先后建立了麦因、萨巴和赫米叶尔三个王朝。16世纪后先后...

    2023-11-01 06:3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