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爱篇么 > 历史 > >正文

​慈禧太后为何选择载沣作为摄政王?原因只有七个字

摘要慈禧太后为何选择载沣作为摄政王?原因只有七个字 光绪三十四年的一个下午,3岁的溥仪被送入宫中,溥仪一入宫,就被带去见慈禧太后。慈禧早就准备了一根糖葫芦,让太监递给溥...

慈禧太后为何选择载沣作为摄政王?原因只有七个字

光绪三十四年的一个下午,3岁的溥仪被送入宫中,溥仪一入宫,就被带去见慈禧太后。慈禧早就准备了一根糖葫芦,让太监递给溥仪,自己和这个孩子搭话,可能是被眼前的老太婆吓到了,溥仪根本不接糖葫芦,只是哭着要找乳母。溥仪的哭泣让慈禧太后颇为厌烦,当即说道:“这个孩子真麻烦,快带他去外面玩耍吧。”这是溥仪和慈禧的第一次见面,同时也是最后一次。

慈禧太后为何选择载沣作为摄政王?原因只有七个字

在溥仪之前,慈禧其实已经封了一位大阿哥,用来进行她的“造帝计划”,只不过大阿哥的父亲急于求成,煽动义和团灭洋,最终直接引发了庚子之乱,事情败露后,他自然没有资格继续当储君了。于是慈禧又开始物色新的人选,她把眼光瞄向了载沣,在她的眼里,这位年轻的王爷是一个极佳的人选,她强令载沣娶了荣禄之女,不久就生下了溥仪,顺势将孩子列为储君。

慈禧太后为何选择载沣作为摄政王?原因只有七个字

慈禧为何单单选了载沣,还遗命他为日后的摄政王呢?这个答案需要从她筹谋“造帝”的心思里分析,慈禧造帝无非就是想要再寻找一个傀儡,在自己死后可以防止光绪一派翻案,既然是傀儡,那就得好控制。慈禧把目光放到了载沣身上,说明他符合自己的要求。载沣的弟弟后来也做过分析,他说:“太后掌权半个多世纪,见过无数人才,难道她觉得载沣可以堪当大任?之所以选择载沣,是因为她发现皇族近支中,只有载沣容易驾驭。”

慈禧太后为何选择载沣作为摄政王?原因只有七个字

慈禧希望自己死后,自己的侄女隆裕可以继续掌权,既想让侄女可以放心“垂帘听政”,那么这个摄政王就得好控制,而载沣身上正好体现了这个特点,总结起来就是七个字“性格软弱,好驾驭”。慈禧的眼光很独到,载沣确实是一个软弱妥协的人,自己担任摄政王期间,没有除掉心腹之患袁世凯,因他的要挟而一次次的选择妥协,他和隆裕都没有能力把控动荡的局面。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