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爱篇么 > 历史 > >正文

​1944年获得博士学位,曾参与“两弹一星”项目,如今无人记得她

摘要1944年获得博士学位,曾参与“两弹一星”项目,如今无人记得她 提到两弹一星,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钱学森、邓稼先等伟大的科学家,他们为国家强大、复兴作出卓越贡献。然而当...

1944年获得博士学位,曾参与“两弹一星”项目,如今无人记得她

提到两弹一星,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钱学森、邓稼先等伟大的科学家,他们为国家强大、复兴作出卓越贡献。然而当时两弹一星工程拥有众多科研工作者,都在秘密且不辞辛苦为伟大工程所付出。在这其中不乏有一些伟大女性科学家,今天要讲到的王承书就是其中一位。

1944年获得博士学位,曾参与“两弹一星”项目,如今无人记得她

王承书女士1912年6月26日出生在湖北武昌。虽然出生在书香门第,但是自幼王承书便与其他大家闺秀不同,对吟诗歌赋不感兴趣,反而对数学非常痴迷。因此,家中便将王承书送入新式学堂。在新式学堂中,王承书接触到更多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知识,这也为她今后走上物理学道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由于她聪慧过人且勤奋好学,很快在物理方面展现出惊人天赋,在各项考试中出类拔萃,最终考入燕京大学物理系,1936年获得燕京大学硕士学位。由于当时国内教学资源比较匮乏,先进物理学理念和思想都集中在西方国家,所以王承书经过不懈努力获得进入美国密西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资格。1941年留学美国,1944年获得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院物理博士学位。

1944年获得博士学位,曾参与“两弹一星”项目,如今无人记得她

二战结束之后,全世界因为美国原子弹掀起核武器制造浪潮。而王承书深知自己国家在此时最需要科学工作者回到祖国报效国家,于是她毅然决然放弃美国工作和生活,坚定地表示要回到祖国,亲自参加到创造科研的行列中。由于当时美国对回国科研工作者审核条件极其苛刻,在回国前她就将有关书刊和资料分成300多个邮包,从美国陆续寄往北京。

回到祖国后,王承书第一时间进入工作状态,首先担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理论研究室研究员,除此之外,还担任北京大学教授。等到我国原子能研究所筹建热核聚变研究室,王承书被调往该研究室工作,并担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热核聚变研究室副主任。

1944年获得博士学位,曾参与“两弹一星”项目,如今无人记得她

随后在1959年王承书被派往苏联原子能研究所学习,结束了苏联的学习,王承书回国被委以重任。我国第一座铀浓缩气体扩散工厂分批启动离不开王老的努力和付出,她为我国铀同位素分离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装料工作付出巨大。

1944年获得博士学位,曾参与“两弹一星”项目,如今无人记得她

综合来看,我国的发展离不开一位又一位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是他们抛家舍业,放弃优越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条件,毅然决然地加入到祖国复兴的道路上来,才换来我们现在的繁荣,所以永远要铭记这些隐姓埋名的科学家。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