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爱篇么 > 历史 > >正文

​1948年,公布的43名战犯都有谁?他们的结局如何

摘要1948年,公布的43名战犯都有谁?他们的结局如何 当解放战争,进入白化热阶段时,为了彻底消灭制造这场战争的反动派军事集团。所以,在1948年,新华社发布了制造这场战争的43名战犯...

1948年,公布的43名战犯都有谁?他们的结局如何

当解放战争,进入白化热阶段时,为了彻底消灭制造这场战争的反动派军事集团。所以,在1948年,新华社发布了制造这场战争的43名战犯名单。

这43名战犯,都是反动派军事集团的军政要员,也是蒋家王朝的顶梁柱。那么,在解放战争结束后,这43名战犯的结局又如何呢?

核心战犯人物有:蒋介石,李宗仁,陈诚,何应钦,白崇禧,顾祝同。这六人是国军高层的核心人物,掌控着军权。

除了李宗仁没有去台湾,其余五位在解放战争结束后,都选择去了台湾。顾祝同与陈诚是蒋介石的嫡系,他们在台期间,依然执掌军权。

陈诚是在1965年三月五日,因病逝世。顾祝同寿命较长,成为蒋介时的突孤大臣,于1987年1月17日逝世。

白崇禧与何应钦在台期间没有受到重用,职位被边缘化。白崇禧于1966年12月2日,意外逝世家中,死因不明。何应钦是在1987年10月21日病逝。

在外漂泊多年的李宗仁,后回到了祖国,受到我党的热烈欢迎,后于1969年1月30日病逝。

陈立夫,陈果夫,孔祥熙,宋子文,张群,翁文灏,孙科,吴铁城,王云五,戴季陶,吴鼎昌,张历生,朱家骅,王世杰,顾维钧,宋美龄,吴国桢。这几位都是蒋家王朝的行政人员,是属于行政官员。所以,在解放战争结束后,他们都跟随蒋介石一起逃走。有个别人员,由于在台期间得不到蒋介石的重用,后都定居美国,再也没有回来,直到逝世。

蒋介石的结拜兄弟戴季陶,是个特殊情况,在1949年2月11日,服毒自杀。

陶希圣,曾琦,张君劢也是蒋家王朝的行政人员。

陶希圣是反动派军事集团的权威理论家。曾琦蒋介石的忠实分子,后病逝美国华盛顿。张君劢是反动派军事集团的宪法之父,后病逝美国。

熊式辉,刘峙,程潜,薛岳,卫立煌,余汉谋,胡宗南,傅作义,阎锡山,周至柔,王叔铭,桂永清,杜聿明,汤恩伯,孙立人,马鸿逵,马步芳。这几位都是国军高级将领,其中的傅作义,阎锡山,马鸿逵,马步芳是属于地方势力。

傅作义在解放战争中选择了起义,作出了明智的选择。阎锡山,马鸿逵,马步芳去了台湾。

马步芳很聪明,知道在台得不到蒋介石的重用,后通过走关系,成为沙特阿拉伯大使,至此再也没有回来过,于1975年7月31日在沙特阿拉伯病亡。

马鸿逵深知蒋介石的为人,不咋地,后定居美国,于1970年1月14日,病逝于洛杉矶。

阎锡山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多多少少会给点面子,所以他没有去美国。后于1960年病逝台北,终年77岁。

程潜选择了起义,杜聿明兵败被俘,在1959年因表现良好,成为第一批释放的战犯。

熊式辉,刘峙,薛岳,余汉谋都是属于资历较老的国军将领。他们在台期间,没有得到重用,但也没有遭到迫害,可以安享晚年。

汤恩伯与孙立人将军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二人都受到了蒋介石的排挤。

汤恩伯最惨,没钱看病,还是在同僚的帮助下,东拼西凑,给他弄了一点钱,远赴日本看病,最后却死在了手术台上,死因不明。

孙立人因得不到蒋介石的信任,受到蒋介石的猜忌,遭到软禁,这一关就是33年。

胡宗南,桂永清,周至柔,王叔铭都是黄埔系将领,他们的结局还好,可以安享晚年。

卫立煌在解放战争还没有结束时,就去了香港,后于1955年3月回到北京,是第一个归来的国军高级将领,因此受到我党的热烈欢迎,并担任要职。

1960年1月17日,卫立煌在北京病逝。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