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名剑有六把来自吴越,各国国君以得到吴越宝剑为荣
中国古代十大名剑有六把来自吴越,各国国君以得到吴越宝剑为荣
中国古代有十大名剑,分别轩辕、湛泸、赤霄、太阿、龙泉剑、干将、莫邪、鱼肠、纯钧、承影。多见于古籍和传说,但其真实性还有待考证。从十大名剑我们发现,其中有6把出自吴越之地,可见吴越宝剑在古代非常的出名,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下春秋战国时期吴越的宝剑铸造。
古代十大名剑
春秋战国青铜剑的发展
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剑是商代后期的铃首剑,采用铜、锡和铝三种元素的合金,其制作的武器远比非金属武器使用更为方便、更具杀伤力。到了春秋之后由于步兵的兴起,剑作为一种武器才开始受到重视,此时的剑长度普遍在28-40厘米之间。
在战国时期,青铜剑更加受部队重视,而且在这一时期剑的威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到战国晚期剑的总长可达到81-91.3厘米。越王勾践剑代表了春秋时期铸剑的最高水平。
越国青铜剑
传说中的吴越之剑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青铜时期主要的产铜地。铜矿资源丰富,促使冶铜技术越来越高超,昊越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大量的名剑,也涌现出大量的铸剑大师。比如铸剑的鼻祖欧冶子大师,女儿莫邪,女婿干将等。
《越绝书》记载,欧冶子为越王铸剑,原料是千年赤堇山破开而出锡,万载若耶江江水干涸而出铜。铸剑之时,雷公打铁,雨娘淋水,蛟龙捧炉,天帝装炭。铸剑大师欧冶子承天之命呕心沥血与众神铸磨十载,剑方成。
干将莫邪
观察其形,灿烂如群星。观察其光,如波光粼粼的池塘之水。观其材料,明亮像快要融化的冰。一剑能斩断牛马、金属。比较细的柱子能一斩三段,石头一剑百块。听上去有点神话的色彩,估计是古人为了突出其价值才会夸大来写,据说当时这把剑价值千匹骏马、三处富乡、两座大城。
《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公元前544年,吴王寿梦的小儿子季札奉命出使中原,途径徐国。徐国国君见了季札的佩剑极为羡慕,季札当时因使命所需不便赠送。待到季札完成使命再次途经徐国时, 徐君已经故去。季札遂将佩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树上以示信义。
一国之君都羡慕佩戴吴越宝剑的人,可见当时吴越宝剑非常的珍贵,并不是一般人能够佩戴的起的。只有吴越国的王公才能拥有。《庄子·刻意篇》也记载,当时各国君主都视吴越名剑为宝物, 生前舍不得使用, 死后则要带到地下享用。
欧冶子铸造的剑
考古发现的吴越之剑
在古籍和传说中的吴越宝剑,大多带有神话色彩。而现实中的吴越宝剑,我们只能通过现有的文物去一览其真实面貌。
中国至今所发现的吴越宝剑中,以湖北省江陵县出土的越王勾践剑最为出名,堪称吴越青铜剑的代表。剑长56cm,剑格宽5cm。剑身满饰黑色菱形花纹,正面近格处有2行8字鸟篆铭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越王勾践剑
剑格两面铸有装饰图案,分别镶嵌蓝琉璃和绿松石。出土时置于黑色漆木剑鞘中,通体光亮,毫无锈蚀,剑刃锐利,可将20多层纸一划而破。
据研究,越王勾践剑采用的是一种复合铸造方式。先铸出剑脊,因含铜高而坚韧,后铸剑刃,因含锡高而锋利。使剑体刚柔并具,充分显示了吴越地区青铜剑制造的高超水准。其技术领先欧洲上千年。
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出土墓葬规格属于大司马、左尹、右尹级别,地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仅次于国君。越被楚所灭,越王勾践剑可能是作为战利品来到楚国,并被当时权贵占为己有。而且在其死后都要把这把剑放到身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