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八艳马湘兰:明代女诗人,著名女画家
秦淮八艳马湘兰:明代女诗人,著名女画家
在美女如云的秦淮河畔,马湘兰顶多算是中人之姿,而她能在秦淮河畔走红,跻身秦淮八艳之列,一是她的诗画,二是她豪爽的性格,三是她的重情重义。
马湘兰(1548—1604),本名马守真,小名玄儿,又号月娇。
马湘兰能诗善曲,极擅画兰。马湘兰画水墨兰竹,承袭了宋元时期赵孟坚、管仲姬的笔墨精髓,也有明中期吴门特别是文徵明兰画的精致影子,一时风靡江南,名满天下。 的祖父,曾接连三次为《马湘兰画兰长卷》题诗,记载于曹寅的《栋亭集》里。
《花卉图》局部
她的绘画在国外一直被视为珍品,在日本东京博物馆中,收藏着一幅中国明代的"墨兰图",此画并非出自名家大师之手,而正是秦淮名妓马湘兰所作,被日本人视为珍品。在的书画精品中也间杂着马氏的兰花册页,散发着令人惊艳的异彩。
墨兰图:保存在日本东京博物馆
马湘兰性格豪爽,仗义疏财。马湘兰品质高尚,是个仗义豁达的女性,自己挥金如土,左手来右手去,对别人也十分大方。金陵秦淮河畔本身就是个传奇之地,这里不仅是风月圣地,同时也正是著名的江南贡院所在地。科考书生、骚人墨客、差旅商贾,常年熙来熙往,既演绎着才子佳人的艳羡故事,同样也上演着人生的悲欢沉浮。马湘兰为人大方,就曾周济过不少无钱应试的落魄书生、横遭变故的商人以及附近的一些老弱贫困的居民。
马湘兰重情重义,守贞三十年。马湘兰24岁那年,与出身宽裕、雅好、风流倜傥的王稚登相识。王稚登字伯谷,明代吴门地区文化圈的重要人物,是人称为"文徵明第二"的江南才子。
马湘兰配诗《兰花》:一叶幽兰一箭花,孤单谁惜在天涯?自从写入银笺里,不怕风寒雨又斜。
两人相见甚欢,颇为投缘。不久,马湘兰卷入一场官司,被官府多方刁难,王慨然援手,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帮她了结了这场是非。重情重义的马湘兰,为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对年届四旬且已成家生子的王稚登写兰明志,以诗寄情表露心迹,愿委身相许,与之为妾。王稚登虽对湘兰有情,但他犹豫不决,最后婉言谢绝了湘兰的意愿。
马湘兰伤心不已,不好再提婚嫁之事,但对王稚登的爱慕感恩之情始终没有放下。万历三十二年,王稚登七十岁,马湘兰自筹钱资携妓乐数十人赶往苏州为其祝寿。设宴祝寿,连饮数日,歌舞达旦,为苏州当时一大盛事。然归后不久,她便一病不起,在预感生命即将终结时,燃灯拜佛,沐浴更衣,端坐在布满含幽吐芳的兰花床榻上离世,享年57岁。
守真(贞),这个名字似魔咒一般,让她一守就是三十年,至死都还守护着两人的感情。
马湘兰绘写兰花扇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