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广联达,GTJ中基础梁和框架梁加腋处理方法
手把手教你广联达,GTJ中基础梁和框架梁加腋处理方法
使用广联达软件建模的时候,小伙伴们在遇到一些特殊构件的时候会不会犯难呢?反正小编当初第一次遇到特殊构件的时候那是相当头大,光是看图纸就已经把我的脑细胞消耗的七七八八,更别提软件中绘制模型了……
今天小编就以广联达GTJ2021软件中绘制梁加腋为例构件为例,给大家系统性的分享一下这类特殊构件的建模思路。
梁加腋定义以及分类
想要准确快速的绘制模型,我们首先要熟悉构件,了解构件,能够在图纸上看懂构件:
一、梁加腋含义
梁下加腋就是在梁与柱的连接处(腋部)加三角撑一类的处理,以提高梁两端的抗剪承载力,特别是框架结构中跨度比较大的时候,如果采用同一截面的梁就会造成浪费,这时候只需要在支座的位置用变截面的形式对梁进行加腋处理,这样既能保证配筋率,又能优化成本。
从概念来看梁下加腋并不是很复杂,简单来说就是在梁与柱的连接处,为了提高抗剪承载力而做的加三角撑的处理。
二、如何看懂梁加腋图纸
想要看懂图纸,我们首先要了解该构件的规范要求,梁加腋构件在16G101-1图集中有详细的规范要求:
垂直加腋用“Y c1*c2”表示,Y表示竖向加腋,c1表示腋长,c2表示腋高。
水平加腋用“PY c1*c2”表示,PY表示竖向加腋,c1表示腋长,c2表示腋宽。
图集要求:当梁设置竖向加腋时,加腋部位下部斜纵筋应在支座下部以Y打头注写在括号内。当梁设置水平加腋时,水平加腋内上、下部斜纵筋应在加腋支座上部以Y打头注写在括号内,上下部斜纵筋之间用“/”分隔。
在具体的图纸中梁加腋的图纸中的表达方式也不一样,垂直加腋,是梁高发生变化;水平加腋是梁宽发生变化,在进行标注的时候可以在梁标注中标注,也可以单独用节点详图进行描述。
在能够看懂图纸之后,我们就要开始绘制构件了,接下来小编以广联达GTJ2021软件为例,给大家分享下建模思路和方法。
建模绘制方法
垂直加腋
梁垂直加腋不能自动生成,只能在【平法表格】中手动输入,操作方法如下:
在梁界面,点击【平法表格】,选择需设置垂直加腋的梁,在【平法表格】中输入腋长、腋高、加腋钢筋即可。如图:
注意:
1.【平法表格】中输入加腋信息后,绘图界面也会显示出加腋图形。
2.梁旁边必须要有支座,若没有支座则不会显示加腋图形,但加腋钢筋会正常计算。
水平加腋
框架梁的水平加腋可以用【生成梁加腋】的功能自动生成,并且这个功能功能只能生成水平加腋。
【生成梁加腋】的位置:在梁“建模”界面的右上方。如图:
【生成梁加腋】的方法:点击【生成梁加腋】功能,选择加腋尺寸及加腋钢筋设置方式,输入参数,选择生成方式:
手动生成:选择需要生成的梁,点选或框选加腋位置,鼠标右键生成。
自动生成:根据生成条件(梁中线距柱中线≥1/4同向柱边时)在当前楼层范围内自动生成。如图:
设置加腋尺寸:
方式一:在绿色字体上直接输入腋长、腋宽;
方式二:腋宽=梁边中柱中心距离+过柱中线距离;腋长=2*腋宽
好了,上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关于梁加腋的处理方法和建模思路,但是基础梁和框架梁的加腋处理方法是有所不同的,小编再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技巧:
基础梁和框架梁加腋处理方法的区别
基础梁和框架梁的受力是反的,框架梁在支座的位置受向上的支撑力,基础梁在支座的位置受向下的压力,所以基础梁和框架梁的钢筋上下方向也是反的,同意加腋方向也不太一样。
基础梁的垂直加腋也是在梁平法表格中输入,但是加腋的方向是向上的。基础梁的水平加腋用【生成侧腋】的方法生成。然后对照图纸在侧腋形式中进行选择,输入对应钢筋信息,点击确定,然后选择需要基础梁包住的柱图元,右键确认即可生成相应的侧腋。如图:
好了,上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关于梁加腋的处理方法和建模思路,大家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和思路呢?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讨论。
我们这里有适合自学的小项目图纸、广联达实操教程、案例模型、图集规范、各省定额等资料包,需要的小伙伴可以私信或留言,免费分享给大家以供参考。
造价之路,长路漫漫,我们结伴而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