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爱篇么 > 杂谈 > >正文

​“单刀”李存义和“神力千斤”王子平的师父杨鸿修的比武

摘要“单刀”李存义和“神力千斤”王子平的师父杨鸿修的比武 形意大师李存义先生是近代武林德高望重的一代宗师。他登峰造极的武艺和满腔热血的爱国情怀让每一位武林人士敬仰。 他...

“单刀”李存义和“神力千斤”王子平的师父杨鸿修的比武

形意大师李存义先生是近代武林德高望重的一代宗师。他登峰造极的武艺和满腔热血的爱国情怀让每一位武林人士敬仰。

他以53岁的年龄参加义和团,在战场上一把单刀身先士卒,杀得洋夷鬼哭狼嚎,尤以夜袭天津老龙头火车站一役让他名震华北大地。

单刀李存义先生

老先生天生一副武者之相,肃穆庄重、极具威严。他出生于名师辈出的河北深县,和李洛能、郭云深、刘奇兰、程廷华、王芗斋等都是同乡。

他从小练武,十几岁就精通各种器械和南北拳术。二十岁那年正式拜形意大师刘奇兰为师,一门精深修习形意拳术,并得到师叔郭云深的指点。

后又拜董海川为师学习八卦掌,因董师年事已高,由程廷华代师授艺,故和程廷华情同手足、亲如兄弟。

李存义曾任两江总督督标把总,后又在保定开设万通镖局。在押镖的时候,只要报出李存义的大名,没人敢劫镖车。李存义一生奇闻轶事颇多,现列举其中几件让我们来追忆一下老先生的传奇一生。

有一次,李存义为义和团筹集到一批银两,独自一人带着银两在山间行走。他被山间巡视的强盗盯上了,强盗尾随他走了一里地。

突然,强盗拿起棍子照着李存义头部猛砸过去,想在这荒郊野岭置他于死地抢走银两。李存义头也不回,只是闪躲了一下,强盗的棍子就打空了。

强盗岂肯放过他,又是一阵猛砸。只见李存义身子左摇一下、右晃一下,躲过了强盗的一阵棍棒。累得强盗气喘吁吁,李存义还不时的用树枝划逗他的眼睛,强盗见今天遇到了高人,一溜烟地逃之夭夭。

有一年夏天,李存义从外地坐大车回家。经过武强县时路遇一帮土匪,他们见李存义大小行李带了好几个,以为包中肯定有很多财物。

土匪们立刻把大车围了起来,告诉李存义如果想活命,把包裹全部扔下车,人和财物必须留下一样。

李存义手拿一把纸扇,一边摇一边笑呵呵地说:“要钱财可以,你们得自己上来拿。”

这可把土匪们气坏了,其中一名土匪爬上大车,一拳就朝李存义打来,李存义头一偏,用单手一推就把土匪推下了大车;另一名土匪又爬上了大车,拿着大刀就要砍李存义。李存义一猫身,蹿到土匪身后,用纸扇照着土匪后脑用力一抽,把土匪赶下了大车。

李存义对着这帮土匪呵斥:“看是你们的刀厉害,还是我李存义的扇子厉害。”这帮土匪一听,眼前这位居然是大名鼎鼎的李存义,吓得立刻跪地求饶,李存义淡定地坐在大车上扬长而去。

1912年,李存义在天津创办了中华武士会,自己亲任会长传授形意拳。当时,找上门来和李存义比武的人不计其数,多是得意而来悻悻离去。

有一位沧州的刘姓武师,在当地开了个武馆,跟他学武的弟子近百人。他的大杆功夫很是了得,据说他能用枪尖将碡碌挑起。为了证明自己的功夫有没有登堂入室,他来到天津找李存义比武。

刘武师问李存义用什么器械,李存义说:“我要用器械,还做什么会长。”刘武师顿感被羞辱,用杆尖猛力朝李存义腹部挑去。李存义连躲都没躲,运足气用腹部顶住大杆,大杆瞬间弯曲成弧状。刘武师羞愧万分,方知自己的武艺和李存义相差甚远。

刘武师比武惨败,回到沧州就解散了徒弟,关闭了武馆。李存义得知此事,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心想不要为了一场比武丢了人家的饭碗。

他立马赶到沧州主动和刘武师讲和,并帮他恢复了武馆,刘武师从此对李存义更是敬重有加。

李存义先生和王子平的师父查拳名家杨鸿修有过一场比武,这是真实的武林事件。但比武的结果谁胜谁负,一直以来始终是个悬案。可以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杨鸿修先生是威震山东的查拳大家,他年轻时练功异常刻苦。每天下地干活,一路上总是打着“弹腿”或打着“滑抄”走。而且,平时走路经常绑着沙袋穿着沙衣行走。以“大枪杨”“快拳杨”的名号威震武林。

杨鸿修还参与编写了《中华新武术》一书。先后培养出王子平、于振声、王兆林、马金骠、马永魁、何振江等一批武术名家。

查拳大师杨鸿修

关于他和李存义的比武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当年,李存义和杨鸿修都受聘于济南镇守史马良的军中任武术教官。

李存义早就耳闻杨鸿修在山东武林威名赫赫,受旧时代门派观念地驱使,以及在那个年代比武成风的背景下,李存义提出和其比试。

杨鸿修开始不愿和李存义比武,但在李一再挑战下就答应了。李存义的形意拳打法直进直行、刚劲猛烈。一阵猛攻把杨逼到墙角。

李存义又打出崩拳,杨鸿修用左手勾挂住李的右拳。然后,出右腿踩其右脚,李右脚躲闪时,杨用左腿将李存义铲倒。

李存义比武失败,羞愧难当,第二天就卷铺盖走人了。事后杨鸿修嘱咐弟子们不要将此事外传,以免影响到李存义的一世英名。这个版本自然是杨鸿修传人所言。

第二个版本是李存义和杨鸿修两人本来关系很好,在别人的挑衅下两人产生了隔阂。后来,杨鸿修也是受旧时代门派观念地驱使,主动来到李存义的住处找他比武。没想到仅几个回合,李存义便把杨鸿修打倒在地上。

当时,边上都是李存义的门人,占尽主场之利。杨问李敢不敢去校场比试,李就跟着去了。

到校场一看,在场有百十号人都是杨鸿修的弟子。李暗想:我今天若胜了杨鸿修,恐怕他们不会善罢甘休。于是,在交手中李故意中了杨鸿修一掌主动认输,才避免了一场纷争。这个版本是李存义的传人对整个比武经过的阐述。

这场比武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当年李存义以70之龄对战小自己17岁的杨鸿修。即使是李存义输了,也不丢脸面,毕竟是拳怕少壮,乱拳还能打死老师傅,只能说英雄迟暮。

如果是李存义胜了,更能证明单刀李存义宝刀不老、威名犹在。其实后人更看重的是老先生一身忠肝义胆、保家卫国的浩然之气。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