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捍卫者》有感
看了《捍卫者》有感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都会看到战争题材的电影。人类的历史上战争是永无休止的。战争展现了人类为了正义,也可能为了侵略,有着激情的一面,也有残酷的一面。最近看了《捍卫者》这部影片,背景是1937年8月13日中日淞沪会战爆发,上海东大门宝山县成了阻击登陆日军推进的战略要地,日军连番猛烈进攻,宝山县三面受敌危在旦夕。主要讲的是主人翁姚子青率领600战士抵抗日军,全部壮烈殉国的故事。此片没有著名导演,没有大明星,没有大的投资。但是它的上座率依然保持领先。说明了得到观众的认可。
这部电影让人感动的地方很多,姚子清与素君再城楼上的谈话,团长来战壕慰问时候,伤兵颤抖敬礼的手,希望多要几个馒头的士兵意思是想把这辈子的饭都吃饱了也不打算活着出去等等。我就选其中一个片段来分析它的镜头语言和导演的意图。在姚子清接到上峰命令撤离宝山时,放下电话镜头以回忆的方式淡入淡出到特写相片拉出来推向妻子的脸,一张相片连接了妻子与姚子清的时空,姚子清亲吻着相片,镜头围绕着主人翁转着拍摄,突出了人物的品格,让人感觉这个男人有血有肉对妻儿家人的不舍,为了国家民族可以放弃小家的大义,其实在抗战时期这样的英雄很多有些被历史埋没了,有记载的我们更应该铭记这些英雄。他拿出花名册把自己的名字划掉,这里面中景移动近景,特写在花名册上,导演的意图很明显说明了姚子清决定与宝山共存亡.最后的集合。姚子清在结合最后的队伍时,走的这一段路先是雨夜特写水滴到石头地板的水花,随着镜头慢慢移动,然后一双走着军姿的双脚铿锵有力入境,镜头顺着脚一直到全身,然后中景框住整个队伍,镜头跟着人移动伴随着环境音雨声、雷声让渲染着整个气氛,感觉拉近了时空,你就是这帮战士,战士就是你。各种音色的报数声,镜头推进,最后一声稚嫩的25报数声,镜头给向一个小孩特写给在军装的名字上穿的是牺牲李大成的军装,让我感觉是抗战的力量是生生不息的。姚子清让大家撤离,自己留在宝山做最后的抵抗,镜头中景给到每一战士的脸,雨水加上被战火弄脏的脸,画面感很强,悲壮渲染着整个场景。让人感动的是这些战士没有选择离开,而是留下来和姚子清一起做最后的抵抗。这些战士守卫宝山到最后一刻,全部牺牲。
时隔七十多年,《捍卫者》搬上荧屏,揭开尘封的历史,导演,编剧,演员都很认真,把这部抗日剧演绎的很到位。一听到国产战争片,会让人想到抗日神剧,手撕鬼子这些玩弄观众的智商电影或电视。《捍卫者》眼前一亮,看完让观众感觉到对历史基本的尊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