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常玉:生前穷困潦倒被骂风流,身后一副裸女图拍出3.03亿港元
画家常玉:生前穷困潦倒被骂风流,身后一副裸女图拍出3.03亿港元
2006年,常玉的《花中君子》拍卖出了2812万港元,刷新了中国油画拍卖的记录。
而常玉这个名字,将在以后的排名会上,多次留名。
2011年,《五裸女》拍出1.28亿港元。
2016年,《瓶菊》拍卖出了1.0358亿港元。
2019年,《五裸女》再次拍卖,拍出了3.03亿港元。
而这些画作的主人,都是常玉。常玉一生的艺术创作,始于花卉终于裸女,他一生酷爱画裸女,以书法入画,随心所欲、随心所至,裸女图上没有一笔多余的线条。
可常玉的人生大起大落,生前穷困潦倒,被骂风流,画作卖不出去,身后已经有了4幅上亿的作品。
常玉,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一、
1900年,常玉出生在四川顺庆的富商家庭中,他有12个兄弟姐妹,父亲常书舫将大儿子培养成了头脑灵活的商人,将二儿子培养成了海外留学的知识分子。
对于常玉,常书舫有着另外的打算,想要让他继承艺术的衣钵。因为常书舫酷爱画马,在当地小有名气。
所以常玉从小就开始接触绘画,10岁那年拜书法大师赵熙为师,学书法。汉书上讲:常玉不琢,不成文章。
常玉这块普通的“玉”,在父兄、老师的谆谆教导之下,他的艺术天赋很快凸显出来。二哥还带他前往日本,开了眼界。
因为家中有当地最大的蚕丝业,所以常玉从小就不用因为生活发愁,他一心扑在了艺术这条道路上。
1919年,在大哥的支持下,他去了法国留学,结识了谢寿康、孙佩苍、徐悲鸿、蒋碧薇等人。
但是常玉很讨厌学院派,反而花钱,到了大茅屋画室画画。他在法国的形象,是翩翩公子,白天到咖啡馆里读《红楼梦》,晚上就到画室画画。
喜欢读《红楼梦》的常玉,他不会想到自己的一生,竟然跟贾宝玉有着太多的相似。
虽然常玉是学画的一员,但他家的财力,跟那些勤工俭学的学子不一样。大伙儿的聚会,往往都是在常玉的租住的公寓里。
蒋碧薇对他的形象不是很好,因为每次聚餐,常玉从来都不干活。或者说,常玉从来没有干过这种活儿。
即使如此,蒋碧薇跟常玉还是留下很多合照。
二、
跟徐悲鸿紧衣缩食学习绘画相比,常玉显得有些逍遥散漫。初到法国的五年,他给自己制订了很明确的学习任务,追求速写和素描技巧,刻苦研习。
由于常玉从小受到了中国水墨画的熏陶,他的笔触之下,流露出书法底蕴。这使常玉在大茅屋画室里成为一道风景,常常有人围在他的周围,看他画线描人物。
常玉在街头看到了丰满肥硕、脂润肌满的巴黎女子,认为女人就是上帝创造给人间的美妙奇迹,这使得他的线描人物,大部分都是裸女图。
在精益求精之间,常玉笔下的人体,线条流畅,富有感性美,人体显得率性而轻盈。有画商前来卖画,常玉开口拒绝。
他不想靠着卖画为生。但巴黎的艺术团体,注意到显露天赋的常玉,在1925年,他的画作入选了法国秋季沙龙。
他那简约流畅的绘画风格,又透露出东方精神的魅力,这使得他在法国画坛独树一帜。
若有画商苦苦哀求,他就约法三章:第一,先付订金;第二,创作过程不准看画;第三,不负责售后。
这么苛刻的要求,令很多画商望而却步。
相反,常玉经常把画作随手送人。这就能看出他面对艺术这件事的态度,不求财,只为快乐。
而翩翩公子常玉,在大茅屋画室中结识了很多妙龄女子,在流连忘返之间,他对人体的魅力熟络于心,他的线描人物时刻透露出一种朦胧美。
哈蒙妮耶是贵族的后裔,她看中了常玉的才华,两人在1930年左右结婚,两人过起了富裕阔绰的生活。
但很快,这种生活戛然而止,因为善于经商的大哥离世了。
三、
1931年,大哥去世,丝绸厂的经营一度进入真空期,虽然有二哥的牙膏厂支撑,但是还是因为经营不善,导致家道中落。
没有人可以支持常玉在法国的生活费,他的生活陷入窘境,有时候还要让妻子变卖首饰,才能换来一日三餐。
即使如此,常玉还是不改变自己的习惯,他坚持不卖画。长此久往,哈蒙妮耶忍受不了这样的生活,选择了离开。
这时的常玉变现出了很强的韧性,他宁愿省下几个法郎,去请模特,也不愿意花钱去买块面包填饱肚子。
那段时间,由于有好友的接济,常玉才勉强度过。不过他没有去打工,而是整天待在画室里,没有钱买新画布,画纸,颜料,他就在旧画布上重新绘画。
每当绘画好友前来拜访,观察他的画室,四周的墙上没有挂上任何一幅画,常玉自己调侃道:“我没有钱买炒菜的油,哪里有钱买颜料呢?”
这样的生活度过了7年,1938年,他接到讣告,二哥也离世了。家中两个顶梁柱离去,就算有泼天家业,也经营不下去了。
所以,在那年的夏天,常玉回国奔丧,同时也是为了分家产。他分了两百多万白银,这使他的生活很快富足起来。
回到巴黎后,他开始跟很多妙龄女子交往,鉴于第一次婚姻的失败,他渴望有一段忠贞的爱情。
他画下了《草原漫步》,画作的主角是双马,它们相依相偎,在灰白、墨绿的天地之间,轻盈漫步。但透过内容看内涵,常玉表达了他渴望拥有“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的情感。
不过,此后他再也没有结婚。
常玉又回到了阔绰生活,这回是坐吃山空,加上巴黎的陷落,他再一次回到了贫困的生活。
他不再挣扎,为了填饱肚子,开始去打工,做石膏、陶制工艺品,雕漆家具图纹,最终还是杯水车薪。
同时他也做着发财的美梦。常玉曾发明了“乒乓网球”,就是乒乓和网球的结合体,他的愿望是网球这种贵族运动,能像乒乓球一样平民化。
为了推广这种运动,他在1948年去到纽约,可惜的是,就算他很重视这项事业,也被冠于创始人的称号,但乒乓网球并没有人买账。
他的愿望,再一次空。
四、
在纽约的两年间,他认识了摄影师法兰克。法兰克在生活上很照顾他,两人结下了非常深厚的情谊。
常玉把赚钱的最后一丝机会押注在自己的画作上,法兰克在自己的工作室,帮常玉开了画展。
参观者接踵而至,却没有人愿意买单。法兰克曾央求自己的富商表哥,求他买下常玉的一幅画,富商表哥无情地拒绝:“要我花钱买画?这不可能,我倒可以用一台小打印机跟他换。”
这刺痛了常玉的自尊,他把12幅作品送给法兰克,作为报答,随后回到了巴黎。
常玉萌生了此生不再画画的念头,他到了一家自己人的家具厂,做雕漆纹饰,以此来谋生。
在常玉的身上,有一种精神永远丢不掉,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那雕漆纹饰的艺术,影响了常玉,他从中获得了启发,感叹道:“画了一辈子,我现在才知道怎么画。”
常玉踏入了他人生中创作的最后黄金时代,《五裸女》正是他这一时期集大成的作品。
他的艺术巅峰,跟他那穷困潦倒的生活格格不入,没有人发现他的作品,在当时的画坛中是数一数二,更是前无古人。
1966年,陷入困顿的常玉,耳朵因为摔伤,听力出现了障碍,他给好友打了电话,说:“我画了一幅画,过几天你来看。”
那幅画,是一头小象,很小,在广袤的沙漠里跑。常玉指着那头小象说:“这就是我。”
常玉一辈子画了无数幅裸女图,但他这辈子最后一次画的,却是小象,象征着孤独的自己。
几个月后,常玉因为煤气中毒,离开了人世。他中毒时倒在地上,脚上还绑着石膏,胸口前放着一本书。
五、
常玉是这么总结自己的人生的:
我的生命中一无所有,我只是一个画家。关于我的作品,我认为毋须赋予任何解释,当观赏我的作品时,应清楚了解我所要表达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概念。
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绘画。
他生前落魄无人知,身后拍卖天下闻。从第一幅《花中君子》拍出天价,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他的经历、情感与婚姻。
他走了之后,有人帮他在巴黎郊区租了一块墓地,租约为30年,1996年到期。
但有人因为常玉的画作而发家,特地到巴黎寻找他的墓地,出资续约,并且将墓地修缮一新,在墓碑上,用中法文刻碑纪念。
也曾有人发起,想要让常玉魂归故里。
这个愿望,总有一天会实现的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