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膛的枪,拒捕的毒贩,缉毒警抓毒贩到底有多危险?这些生死瞬间让人泪目
上膛的枪,拒捕的毒贩,缉毒警抓毒贩到底有多危险?这些生死瞬间让人泪目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近日,一部名为《风情不摇晃》的网络小说,被@共青团中央 @四川戒毒点名批评,“文学创作要有底线”“莫让英雄流血再寒心”,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引发广大网友对禁毒警察的关注。
中国是禁毒大国,对毒品是零容忍态度,而禁毒斗争背后,缉毒警察的付出不能忘。那么,现实中的缉毒警到底有多危险?来听一听发生在连云港警队里的禁毒民警身上的缉毒故事。
真实的缉毒现场险象环生。从事禁毒工作12年的陈警官,是连云港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一名案查民警。最让他记忆犹新的一次抓捕是在2016年,当时他和同事赶赴广东抓捕一名上线贩毒嫌疑人,将嫌疑人在住处床上控制后,才惊险发现枕头下放着一支手枪,枪内有5发子弹且已上膛。
在与毒贩斗智斗勇同时,风餐露宿的坚守常伴左右。2022年盛夏,陈警官在一名涉嫌贩毒嫌疑人楼下,连续蹲守了8个多小时,等到夜里11点抓获毒贩后,身上被蚊虫叮咬了20多个包,陈警官深有感触地说:“抓捕涉毒人员,容不得丝毫大意,必须全神贯注确保万无一失,每一道伤痕都是一枚‘勋章’”。
缉毒警察与毒贩交锋中,受伤、流血是家常便饭,这些伤痕成为无法抹去的“勋章”。
2021年初,海州公安分局禁毒大队陈警官在抓捕一名贩毒嫌疑人过程中,毒贩驾车强行闯卡欲逃离,陈警官奋不顾身拽开副驾驶车门,冲进驾驶室将车辆熄火,拉住轿车手刹并与毒贩展开搏斗,直至将其顺利擒获。在完全控制住毒贩之后,陈警官才发现自己腰部剧烈疼痛,经前往医院检查,发现右侧二根肋骨骨折。
与毒贩斗就要比他们更玩命,毒贩都是亡命之徒,在抓捕中自伤自残、冲撞拒捕等情况时有发生。
2017年,在抓捕一名持刀拒捕毒贩时,还在派出所工作的王警官迎着危险冲上去将其制服。2018年,在五羊路口抓捕涉毒嫌疑人时,为防止毒贩驾车冲撞群众他扒开高速移动的汽车车门,扑进车内将车钥匙抢了下来……七年的禁毒经历,2500多个日夜,经历太多的惊心动魄,甚至是命悬一线。曾是一名军人的王警官,如今担任连云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大队长。他说:“与毒贩斗就要比他们更玩命,这样才能对得起身上的警服。”
作为一名主办民警,灌南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王警官,历经四年的持续侦办,最终成功破获一起公安部挂牌督办的非法买卖制毒物品案件,缴获新精神活性物质、易制毒化学品等900余公斤。去年6月份,12名犯罪嫌疑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至11年不等。
在案件侦办期间,王警官和禁毒条线的战友们辗转四省六市、行程万余公里,询问固定100余名证人材料,形成卷宗10册2000多页。虽然侦办过程很曲折,可是这个制贩毒团伙的覆灭,让所有参战的禁毒民警都很欣慰。“每一克毒品都是射向缉毒警的子弹,只要毒品一日不绝,禁毒斗争就一日不止。”王警官说。
毒品在哪里,战场就在哪里。截至目前,中国已列管449种麻醉品、精神物质是世界上列管毒品最多、管制最严的国家,有效遏制了新型毒品蔓延之势。2022年6月26日,公安部新闻发布会介绍,五年来,全国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45.1万起,5年来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58.8万名,缴获毒品305吨,而这些都是缉毒警察们用鲜血乃至生命换来的。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赵芳
通讯员 崔恩栋
编辑: 戴通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