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无商不奸”,很多人都有误解(今天带你涨知识)
所谓“无商不奸”,很多人都有误解(今天带你涨知识)
原创作者:兰彦岭
特此说明:因此书尚未出版(正在印刷中)若想要此书,请私信!
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提到商人,头脑中蹦出的第一个词就是“无商不奸”,意思是说凡商人都是奸诈的,不奸诈就不能成为商人。这句话显然具有以偏概全的错误。
要知道,社会上的人分为三六九等,商人的道德素质也有高低之分,尤其是很多受过传统文化熏陶的商人,他们认为信誉比金钱更重要。
对于这些商人来说,他们认为要想在市场上长久立足,就要坚守“无商不尖”的原则。什么叫“无商不尖”?就是说,在双方买卖交易时,要多给对方一些货物,要在原有的货物基础上再添一点,从而堆出一个尖。只有这样,顾客才愿意长久地与你合作下去。下面我们来看看“秤”是如何决定生意兴衰的。
古时候,某县城街上有两家米店,一家叫永昌米店,另一家叫丰裕米店。那个时候,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丰裕米店的老板看生意不好做,绞尽脑汁想出一个多赚钱的主意。
他把一位星秤师傅请到家里,避开众人耳目偷偷对星秤师傅说:“麻烦师傅将这杆十六两一斤的秤改成十五两半一斤,事成之后我多给你一串钱。”
这位星秤师傅在利益面前彻底忘掉了自己的职业操守,满口答应了米店老板的不合理要求。米店老板吩咐完后就忙其他事情去了,只留下星秤师傅一个人在院子里星秤。
凑巧的是,米店老板跟星秤师傅说的话被做针线活的四儿媳妇听到了。这姑娘是私塾先生的女儿,两个月前才嫁过来。
公公离开后,新媳妇对星秤师傅说:“俺爹年纪大了,做事总犯糊涂,刚才他一定是把话讲反了,请师傅将秤改成十六两半一斤。改好后我再多给您两串钱,不过您就不要把这事儿告诉俺爹了,不然他老人家脸上挂不住。”
星秤师傅心想,这新媳妇心眼好,做生意为顾客考虑,如果自己按她的要求去做,还可以多赚两串钱,于是就答应了新媳妇的要求。秤很快做好了,第二天就拿到米店使用。
一段时间后,丰裕米店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大家都舍近而求远来店里买米,甚至原来习惯在永昌米店买米的老客户,也都来到丰裕米店。
渐渐地, 本来生意兴隆的永昌米店变得门可罗雀。年底时,永昌米店生意实在支撑不下去了,只好把米店转让给丰裕米店。丰裕米店越做越大,不知不觉竟成了当地最大的米店,真可谓日进斗金、财源滚滚。
大年三十晚上,丰裕米店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饺子,老头子发了大财心里高兴,一时兴起,就让孩子们猜猜米店发财的奥秘。有的说是父亲经营有方, 有的说是米店位置好,有的说是财神保佑,也有的说是因为全家人齐心协力、和睦生财。
丰裕米店老板嘿嘿笑着说:“不对,不对,你们猜的都不对。咱家发财是靠米店里的那杆秤。那杆秤是十五两半一斤,每卖出去一斤米,就少给别人半两,咱家每天买几百斤、上千斤的米,自然每天就能多挣几百、几千个钱了。如此日积月累,咱们自然就发财了。”在座的儿孙都夸老头儿有办法,不显山不露水就把钱赚到了腰包里,实在太高明了。
这时,四儿媳妇缓慢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对老板说:“爹,有一件事我一直瞒着没敢告诉您,我希望您听到后能原谅我的过失。”待老头儿点头答应后,四儿媳妇一五一十地将花两串钱改成十六两半秤的事儿说给大家听。
之后,四儿媳妇又对公公说:“爹,您说的没错,咱家的确是靠那杆秤发财的。咱们卖米时每斤多半两,顾客就知道咱们做买卖实在,不仅公道,而且可以多占一些便宜,所以他们都愿意买咱们的米,咱们米店的生意自然就兴隆起来。跟原来相比,虽然每斤米少获了一些利,可卖的量多了,获的利也就多了。所以说,咱们米店是靠着薄利多销的方法发财的。”
听完四儿媳妇的话,众人都惊讶得张大了嘴巴。米店老板不信儿媳妇的话是真的,就拿米店每日称米的秤跟其他秤对比,果然是十六两半为一斤。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丰裕米店老板将全家人召集到一起,从腰间解下账房钥匙说:“我昨天琢磨了一个晚上,发现自己老了、不中用了,还总做些自以为聪明的糊涂事。从今天起,我决定把掌柜的位子让给老四媳妇,大家往后都要好好听她的!”
这个秤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它告诉我们:商人做生意要讲究买卖公道,切不可耍大秤进小秤出的小把戏。
否则,不但会破坏声誉,自毁前途,而且会成为“害群之马”,严重影响整个行业的清白。占小便宜,让你迟早吃大亏;如果你让别人占小便宜,就会获得源源不断的长期回报。
金钱是最好的人心检验石。经常跟金钱打交道的商人,每当看到白花花的银子从指间流过,往往会利欲熏心,萌发一种偷奸耍滑、卷款而逃的冲动。
如果一个商人总是见钱眼开、见利忘义,那他将很难把事业发展壮大。只有那些善于控制自我欲望、诚信经营的商人,才能够将企业做大、做久,才能从小商变成大商之典范。
原创作者:兰彦岭
本文内容摘自《鬼谷子大商之道》
转发请注明原作者,否则视为侵权处理!
本文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此说明:因此书尚未出版(正在印刷中)若想要此书,请私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