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的读音(唐代诗人岑参的“参”怎么读?你读对了吗?)
岑参的读音(唐代诗人岑参的“参”怎么读?你读对了吗?)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参”,大多数人都读作“shēn”。“参”读成“shēn”,在名字里,一般是指星宿的意思。但是实际上,岑参的“参”应该读作“cān”。
为什么是“cān”而不是“shēn”?面对人名中的多音字,我们如何准确读准名字?
解决人名中多音字的问题,方法大概有三种:一是参考名和字的关系;二是参考其兄弟名字;三是如果以人名入诗词,参考平仄和韵脚。
首先,根据名和字的意思推断。
古人的“名”与“字”息息相关,在名字的组合方式上,有同义的、反义的、景仰前贤的、概括经义的、同类相连的,等等。
有的名与字为同义词,二者相为辅佐,互作解释。如北宋欧阳修,字永叔。《广雅·释诂二》:“修,长也。”有的名与字为反义词,两者对立相应,各从反面作解释。如三国时期吕蒙,字子明。蒙是昧的意思,蒙昧与明相对。如判断南宋诗人翁卷的“卷”的读音,可以参考他的字——“灵舒”,卷和舒是反义词。《淮南子·本经训》载:“羸缩卷舒”,“灵舒”有舒卷自如的寓意。后来,他又字“续古”,“卷”有断绝的意思,与“续”正好成反义,有效仿孔子兴灭继绝,信而好古的意思。因而,“卷”读作“
juǎn
”。
但是如此著名的岑参,字却已无从考证。
实在令人惋惜。
其次,根据家族名字兄弟情况推断。
父母给孩子们命名大多遵循一定的取名原则或反映作为长辈的希望、祝愿或担心。孩子多的情况,根据排行命名。双字名用一字相同表示排行,单字名则以偏旁相同表示排行。
比如苏洵写过《名二子说》,论说二子取名苏轼、苏辙的原因。表现出父亲对两个儿子深刻的了解和殷切的希望。因此,看看岑参的亲兄弟都叫什么名字,名字有何寓意?或许能够推测出“参”的寓意,进而推测出读音。
岑参的曾祖父是宰相岑文本,祖父是刺史岑景倩,父亲是刺史岑植,字德茂。岑植的亲兄弟分别叫岑棣、岑棓、岑椅,都跟“木”有关。
《新唐书·宰相世系》载:
岑植五子:谓,澄城丞;况,湖州别驾;参,库部郎中、嘉州都督;乘,太子赞善大夫;垂,长葛丞。
闻一多《岑嘉州系年考证》则说:
岑植的五个儿子分别是:渭、况、参、秉、亚。
可能是家族遭遇的变故太大、太多(岑参的祖父辈有一家被灭门——691年,岑长倩因为反对册立武承嗣为皇太子,得罪了武则天,被罢相。而后远征吐蕃,未达前线就被召回下狱。酷吏来俊臣诬陷其谋反,岑长倩被害,五子同赐死。父辈有一家被严惩——713年,岑羲在唐玄宗和太平公主的斗争中站错了队。玄宗继位后,岑羲伏诛,岑氏亲族数十人被流放。)所以,我猜想:胆战心惊抑或是心灰意懒的岑植可能出于保护孩子的目的,给孩子的命名没有严格的规律。
岑渭和岑况的“名”与水有关,渭可以指渭水,况是指寒冷的水。这样取名,估计是希望孩子像水一样百折不回,坚韧不拔。
如果是岑谓,那么前二子的名字看起来没有什么规律。(如果说有规律,应该从“况”字入手,“况”可以假借为“祝”。《诗经·常棣》:“每有良朋,况也永叹。”)网络上有文章说岑渭和岑况是岑参的异母兄弟,不知何据。
岑参和参乘,命名时应该是和车有关。“参乘”,古指乘车陪坐在右边的人。古时乘车,尊者在左,中间是驾车的人,右边由勇武之人陪坐护卫,称为“车右”或“参乘”。《史记·项羽本纪》:“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意思是说,樊哙是在沛公刘邦车上右座护卫的人。“参乘”之“参”读作“cān”。
类似的古例是春秋时期的曾子。曾参,字子舆,他的名字取意于大夫所成之车。古代把大夫用三马所驾之车叫作“参舆”。《说苑·修文》载:“天子乘马六匹,乘车;诸侯四匹,乘舆;大夫曰参舆。”但是曾参的“参”多被读作“shēn”,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就读作“shēn”,从唐宋诗文中发现,大家都这么读。到了明清之际,方以智、王引之认为读“cān”。据传,曾子生三子:长子曾元、次子曾申、第三子曾华。然古音与现在不同,但是,按照《说文解字》,参与参发音相同。父子之名不当同音。
最后,只能试图依据诗词韵脚推测。
所幸,岑参以“
好奇
”的特点成为了诗歌典故,这得益于杜甫在《渼陂行》中的赞美。
北宋孔平仲《子瞻子由各有寄题小庵诗却用元韵和呈》:
二公俊轨皆千里,两首新诗寄一
庵
。
大隐市朝希柱史,好奇兄弟有岑
参
。
雪天冻坐痴于雀,雨夕春眠困若
蚕
。
不是本来忘世味,便投闲寂亦难
甘
。
这首诗的韵脚是“an”。“好奇兄弟”化用了杜甫的诗句“岑参兄弟皆好奇,携我远来游渼陂。”
南宋刘克庄《又和感旧四首》其四:
老马虺隤不服骖,累然病起泛溪
南
。
失侯我尚堪耘豆,出牧公方自种
柑
。
畏垒屡丰愧桑楚,汉喜虽小屈岑
参
。
新年闻说茅柴贱,陌上逢人各半酣。
韵脚是“an”。
南宋廖行之《书怀》:
莱衣喜气着青衫,世路从渠裂两
骖
。
试问虚名空斗北,何如荣养乐陔
南
。
邻墙饱听新诗句,尊酒相从几笑
谈
。
闻道秋郊足佳趣,好奇谁复似岑
参
。
韵脚是“an”。
这三首宋人的七律,用韵严守平水韵,“岑参”的“参”出现在韵脚,当读为“cān”。
再找几例,再次感谢杜甫。
元代宋褧《初秋苦雨》:
白潦玄云净影涵,漏天奚止说西南。
毁垣到处疏篱当,支厦何年大木堪。
憭慄未须悲宋玉,沉吟漫尔忆岑参。
无穷世故灵台小,华发萧骚不满簪。
韵脚是“an”。
清代王树楠《定甫上公席中赠伯谦》:
君如决辔不羁马,我似萦丝自缚蚕。
帝子降兮临渚北,先生去也望江南。
一杯对影翻成忆,万里寻诗不厌贪。
从此天山续佳话,大名原不属岑参。
韵脚是“an”。
由此可见,古代很多人把“岑参”的“参”读作“cān”。据此来看,岑参的“参”当读作“cān”。
由上,根据诗词中的韵脚看古人对“参”的读音,再辅以对岑参名字寓意的推测,岑参的“参”应该读作“cān”。
岑参的名字,你读对了吗?至于曾参和曹参名字的读音,欢迎大家各抒己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