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香型白酒工艺 程序(浓香型白酒 *** 工艺注意事项)
浓香型白酒工艺 程序(浓香型白酒 *** 工艺注意事项)
浓香型白酒工艺 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酿造工艺包括原料处理、发酵、蒸馏、勾兑、贮存等步骤。本发明采用传统的固态法酿造工艺,不添加任何香料、色色素、防腐剂等化学成分,保留了大米原有的营养成分,口感清香、绵软可口,具有独特的风味,适合各种消费者的需求。本发明的优点是: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产品质量稳定,适合大规模生产。特别适合于家庭食用。本发明的缺点是:制作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成本高。
一:浓香型白酒工艺 程序有哪些
翻沙酒定义:用捆沙酒最后第9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药后酿出的酒称为“翻沙酒”,“翻沙酒”生产周期短,出酒率高,品质差。
翻沙酒,通常泛指采用翻沙工艺酿造出来的白酒,大多为酱香和浓香型所用。
酱香型翻沙酒:是用捆沙酒最后第9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药后酿出的酒。辣口,头中缺格或偏格,无焦苦香
浓香型翻沙酒:属于调味酒,是酿造浓香型白酒中采用二次发酵、 回酒发酵、加曲、 延长发酵周期等技术措施于一体的工艺。选用质量基础好的窖泥进行翻沙发酵,生产的基础酒经过储存后品质极佳,可应用于基础酒组合和半成品调味。
浓香型翻沙调味酒丰满、醇厚、风格好,用于调味可以增加半成品酒的醇甜感、丰满度,使酒体绵柔、风格好。
二:浓香型白酒工艺 程序是什么
原创 李寻
中国传统白酒是一种古老的工艺,和一切古老的手工产品一样,初步的文字描述来看,感觉比较简单,即便加上现代科学对其原理的解释,看起来也并不复杂,我大概总结了中国传统白酒工艺的主要流程,大致分为七个环节:
1.制曲
粮食(北方主要用大麦加豌豆;南方用小麦)经过粉碎、浸泡,再压制成块状的曲块,之后放入一定温度的曲房内升温发酵,这一过程用科学语言解释,就是制造糖化剂和酒化剂的过程,也是收集菌种(微生物)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需要1个月的时间,做好的大曲还要放入曲库中陈化3到6个月。
大曲在酿酒中的作用相当于蒸馒头时用的酵团或酵母粉;有些酒在酿造时,大曲的用量特别多,在某种程度上也充当酒粮。
制曲是中国传统白酒酿造工艺中特有的一个环节。
2.蒸粮
中国白酒的酿造原料主要是高粱,有些地方是多粮酿造,会搭配玉米、大米、糯米、小麦。酒粮在使用之前需要蒸熟,不同的酒有不同的工艺要求,蒸的时间有各自具体的控制参数。
蒸粮主要为了使粮食糊化,粮食中的淀粉水解,为之后的糖化和发酵做准备。
3.发酵
蒸煮后的粮醅进行摊晾,再将曲块粉碎之后,按一定比例加入到酒粮中混合搅拌,再装入发酵容器,倒入酒窖中发酵。不同地区、不同香型的酒使用不同的发酵容器,有泥窖、石窖、陶缸等。浓香型白酒和酱香型白酒一般是用窖泥密封;清香型白酒是盖上缸盖,再用其他东西密封,使其隔绝氧气,进行无氧发酵。
广义上现在把一切微生物活动称作发酵。酒窖中的已经由淀粉转化为多糖的粮醅,经过大曲中的微生物和酶进一步转化为可以发酵的单糖和麦芽糖,再经过酵母菌代谢出来的多种酶降解为乙醇(酒精)和二氧化碳。在中国白酒酿造中,这一过程是糖化和酒化同时进行,所以叫双边复式发酵。
中国白酒酿造属于开放式生产,整个生产过程与周围环境都有交流,一直可以汇集微生物,包括在酒窖中也可以从窖泥中汇集微生物,所以可以叫做双边复式开放式发酵。由于大曲和酒粮都属于固态,中国白酒统称为纯粮大曲固态双边复式发酵。
不同香型、不同工艺的发酵时间不同,有些时间比较长,要几个月甚至一年;有些时间短,二十几天到一个月可以发酵完成;如果用麸曲做糖化剂,五到八天时间就可以完成发酵。经过发酵,已经含有酒精和其他成分的粮食,叫做酒醅。
4.蒸馏
发酵好的酒醅中的酒精含量在10%左右。将酒醅放入传统的蒸馏器酒甑中进行蒸馏,利用酒精和水的沸点不同(酒精的沸点是78.2℃),用蒸汽将酒醅中的酒精带离出来,进行提纯,再经过蒸馏器中的冷凝装置天锅冷凝,就得到含有酒精、水以及其他微量成分的混合溶液,也就是俗称的酒。
酒液出来之后,还需要“掐头去尾”,先流出的酒液叫做酒头,酒精含量能达到70%,里面还有甲醇、杂醇油等一些危害物质,需要去掉。中间流出的就是酒体,也称作酒身子,酒精含量一般在65%左右,之后就要入库储存。
酒在入库时还需要品评分级,一般分为三级:优级、一级和二级。有些酒厂可以分到八级。
5、陈化老熟
新蒸出的酒液要放入陶坛或酒海等储存容器中贮存一段时间,促使其老熟。陈化老熟的作用可以改善酒体的风味,除去新酒的糙辣,减少一些低挥发物质和不愉快的气味,使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缔合程度更好,还会发生酯化和酸化反应。通过陈化老熟,酒体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香气更加幽雅细腻,口感更加协调柔和。
不同酒的工艺要求不同,陈化老熟时间不同,清香型白酒一般要求一到三年;现在浓香型白酒优质酒的要求是三年;酱香酒的陈化老熟时间最长,一般要求五年。
6、勾兑成酒
在1950年代以前,中国传统酿酒没有勾兑工艺这个环节,只是当年卖不完的酒和前一年剩下的酒可能混合存放。专门设置工艺参数进行勾兑,作为一个生产工艺环节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才出现的,特别是90年代,色谱分析技术对微量成分的分析更加细致,以及白酒香型骨架成分的出现,才有了勾兑工艺。
这里的勾兑工艺是指将不同轮次、不同时间、不同风味的酒放在一起,组合出某一个风味的酒。不是加入香精等物质的新工艺酒的勾兑。
勾兑,更准确地描述叫勾调,大规模的酒混合叫勾,少量的调味酒加入叫调,因此又出现了另一个概念叫酒体设计。通过勾兑达到想要的一个目的,为了形成自己理想中的风味状态,具有质量稳定的风味口感。
传统白酒酿造属于开放式生产,具有各种不可控的因素,每批酒之间都有差异。但是现代工业使消费者有了标准化的概念,认为标准工艺下生产的酒应该质量稳定,有统一的风味。因此勾兑工艺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使酒体具有稳定的、标准化的统一风味。
7、过滤包装
酒在进入酒瓶之前要经过处理,用活性炭、硅藻土、过滤膜等装置过滤酒液,除去其中的固形物等杂质;同时会指向性地把一些酒体中想要去除的东西过滤掉,如低温会析出的高级脂肪酸乙酯。
经过过滤的酒装入清洗后的酒瓶中,进行封装,再进入市场。
上面七个环节是大而化之的工艺流程,大致上能够了解酿酒的基本脉络。但实际上传统酿酒属于开放式,周围影响因素不可控,尽管现在很多酒厂已经把酒的工艺环节和工艺控制点细化,有的控制到了100个甚至200多个点,并有具体的参数,但这些细节和参数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发酵温度的控制,要视天气情况进行调整,如果当月的气温比往年同期略高或者略低,就要调整堆积发酵的时间,这些完全由一线的生产人员的经验来把控。
不同香型的酒,其工艺流程又有所不同。因此要想了解好酒是怎么酿出来的,还要对每一个具体的工艺环节,进行详细的介绍。
三:浓香型白酒工艺 程序流程图
自古以来,白酒作为一种特殊饮品早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当中,尤其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更为突出。要想得到一杯品质上层的白酒,确是需要时间,原料,工艺的完美结合,实则不易!
谈到白酒的品质,我们就不得不说到白酒的工艺。在中国白酒12种香型当中,酱香型白酒和浓香型白酒的工艺都相当复杂。
而在这两种白酒工艺当中,大家最耳熟能详的是酱酒一年一周期,高温制曲、两次投粮、凉堂堆积、回沙发酵、九次蒸酿、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的数字概念,不可否认酱酒的发酵工艺是十分繁琐复杂的。
但说到浓香型白酒工艺,恐怕一时难以找到如此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字来很好的诠释和表达,因此就使得很多人对浓香型白酒的工艺并不了解。
是不是浓香型白酒工艺不如酱香型白酒工艺复杂呢?
是不是浓香型白酒的发酵周期较酱酒要短呢?
要清楚的了解浓香型白酒的工艺,就让我们来听听泸州老窖副总张宿义先生给我们的分析:
张宿义: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酒体设计总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酿酒微生物及应用。四川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863科研项目负责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国白酒大师,中国酿酒大师,中国首席白酒品酒师,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全国酿酒行业百名先进个人,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
浓香型白酒工艺行内俗称“转排”,一年转2次排,其中又分为“大转排”和“小转排”。每年的9月是“大转排”,在这个时候需要进行投粮,加糠,加水,以稀释酸度。第二年的6、7月就是“小转排”,在这个时候需要减粮。7、8月进行发酵。这才算是一个周期,因此浓香型白酒的发酵周期也是一年。 同时,浓香型白酒的发酵期大约在60天--90天左右,而酱酒的发酵期在30天左右,从发酵期来说浓香型白酒的发酵期是酱酒的一倍以上。 而说到出酒率,浓香型白酒的出酒率大约在30-40%左右,而酱酒的出酒率大约50%左右,浓香型白酒的的出酒率比酱香型白酒的出酒率更低,更显稀有。 再到说到出酒,取酒,酱香型白酒是轮次的划分,如:一轮次,二轮次,三轮次......等等,最后将各轮次的酒进行盘勾。但浓香型白酒出酒后就会有多种等级的划分,如:特曲,头曲,二曲等等。就这道工艺而言,浓香型白酒的取酒亦是最为复杂的。 要清楚这样一个复杂的工艺流程酒拿浓香型白酒的代表五粮液来说,从原料甄选、包包曲制曲、古法酿造、按质摘酒、陈酿、基酒勾调,均要经过“42道防线”衍生并提升的18个关键点和76个专检点,108道工序。然而,如此严苛的工艺所生产出的基酒,经过“优中选优、好中选好”后,仅仅只有不到20%才有机会成为为稀缺、弥足珍贵的五粮液酒。 如此比较,相信大家对浓香型白酒的工艺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浓香型白酒的产量占我国大曲酒总量的一半以上。要酿造高品质的浓香型白酒,对环境、技艺和工匠的要求极高,因此可以说浓香型白酒也是工艺最为复杂、酿造成本最高的酿造方式。 最后附上 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图: 对于喜爱浓香型白酒的消费者来说,面对一杯纯粮优质的浓香白酒,在了解了它复杂的工艺过后,是否会就觉得眼前这杯美酒更显珍贵呢?
The End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