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换太子的主角 历史上最仁慈的皇帝 包青天唾沫喷上脸 都不威不怒
狸猫换太子的主角 历史上最仁慈的皇帝 包青天唾沫喷上脸 都不威不怒
中华历史经历上下五千年,共经83个皇朝共计400余位皇帝。都说伴君如伴虎,在有些掌权长达十余年,甚至几十年的皇帝身边的朝臣们,恐怕很少能遇上既开明又能敢于纳谏的皇帝,大多数只能顺着皇帝的心思行事,极尽阿谀奉承,为自己的一官半职谋求生存的识时务者。
像诸葛亮和刘备,魏征与李世明,这样的君臣之交在中华历史上真是屈指可数。这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古代封建帝皇制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维护自己帝皇宝座和建国传承。
所以大多数皇帝的手段可谓极其残忍和不念任何旧情。像宋高宗赵构明知岳飞对国家有利,立下了赫赫战功,却担心他的军权而不得不狠下心下令十二道金牌用莫须有的方式杀死一代爱国将领岳飞。
不过就是在大宋时期,除了有这样的昏君宋高宗,也曾出现过一位史上最仁慈的皇帝,他就是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而他也正是“狸猫换太子”里的那位主角。
虽然说“狸猫换太子”经过了很多戏曲上的篡改和艺术加工,不过赵祯的生母究竟是谁,所有的历史的真相早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赵祯始终是作为太子从13岁便登上了帝座龙椅。
在宋仁宗在位的四十二年之中,大宋王朝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因为他的生性懦弱怕多事,在位期间几乎没有外战,国力也因此得到了休养生息和各方面的发展。
加上仁宗一朝很少杀丞贤,也是北宋文人雅士最为得意的一个时期。唐宋八大家里就有六位出自宋仁宗时期。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曾巩、苏洵便曾同时为官,在文学、思想、政治、改革等方面都有各自一定的建树,也为当时的宋朝繁荣奠定了基础。
而宋仁宗不仅在各方面给予了宽厚的包容,甚至还让一些文臣贤士高高在上对他进言。当时因为宋仁宗的仁慈宽容,出现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等等的名臣,而当他的宠妃张氏希望提拔自己的伯父出任宣徽使,在朝会上铁面无私的包拯便坚决的不同意,据理力争直言你的伯父没有多大的能耐,这个官职应该用更合适的人选。
而包拯因为过于激动的犯颜直谏,说话声音太大,这唾沫星子全部喷到了宋仁宗脸上。换做其他皇帝这还了得,当着文武大臣的面,这样多没面子啊,肯定得治他的罪了。可是宋仁宗一边用衣袖擦脸,还一边笑着说“爱卿言之有理,所言甚是”,压根没有怪罪包大人。
回到后宫,张氏问起此事,宋仁宗不高兴的说你只知道宣徽使,难道不知道包拯吗?宋仁宗不仅对大臣仁慈,对身边下人也很体谅。有一次宋仁宗处理奏折到半夜,觉得肚子饿了,很想吃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
但是最后他还是忍着饥饿,并没有要求厨子连夜起来烹饪。第二天皇后知道后就说陛下呀,你日夜操劳你想吃碗羊肉汤还不简单吗,吩咐厨房去做就是了。可是仁宗啊就是仁心,他回答道如果我随便让宫中索取,外面就会看做是惯例;如果我吩咐吃羊肉,这厨房以后就会夜夜宰羊,一年下来得杀多少羊啊。就因为我的一碗羊肉汤,而造成创此恶例,且有伤生害物,朕于心不忍哇......
还有一次宋仁宗在御花园散步,护卫发现他总是回头,像在找什么东西。护卫问他却也什么也不说。回到宫内宋仁宗赶紧让太监倒水给他喝,太监好奇啊就问陛下,刚才在外面凉亭有倒水的小太监呀。
宋仁宗这是太渴了,边喝水边说,刚才在外面就一直在找这个倒水的小太监,但是就一直没找到。我又不好多问一句,不然那个小太监肯定会因为玩忽职守受到打骂甚至丢了性命。
果然啊宋仁宗仁慈和善的性格当世无双,也难怪在公元1063年农历三月,54岁的宋仁宗去世时大宋朝野一片哀嚎,举国哀痛。宋史记载京师罢市哭声数日不绝,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
当仁宗去世的消息传到洛阳,洛阳的市民也自动停市哀悼。甚至连敌对国辽国知道仁宗去世的消息,大王耶律洪基赶紧冲上前来,紧紧握住使臣的手嚎啕大哭,并说道宋辽边境已经有42年没有打仗了都是因为宋仁宗。
之后耶律洪基还专门为宋仁宗修建了一个衣冠冢,以寄哀思。虽然说宋仁宗赵祯算不上一个千古一帝,他在位期间也没有什么出色的政绩。但是一个身为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帝王,能有这样的心胸和仁慈,这在封建社会是非常非常难得的。
您觉得宋仁宗赵祯究竟是仁慈还是懦弱呢?#历史开讲#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