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爱篇么 > 历史 > >正文

​在中国古代的甲胄中,有一些是用棉布制作的……

摘要在中国古代的甲胄中,有一些是用棉布制作的…… 在中国古代的甲胄中,有一些是用棉布制作的,这不是内部夹钢片的布面甲,而是完全用棉布制作。 这些甲又可以分两种,一种是两...

在中国古代的甲胄中,有一些是用棉布制作的……

在中国古代的甲胄中,有一些是用棉布制作的,这不是内部夹钢片的布面甲,而是完全用棉布制作。

这些甲又可以分两种,一种是两层厚布中间填充了过水压实后的棉花,称为棉甲;另一种则是用棉布一层层叠压起来,用棉线扎紧,层数可达四五十层,就像过去的鞋底子一样,这种甲也称“重布”。

明末的农民军,比如李自成的大顺军和张献忠的大西军都普遍装备棉甲和布甲。《明史·流贼传》记载:“绵甲厚百层,矢炮不能入。”

这种棉甲防御清军的腰刀劈砍和钝器打击的效果很好,穿着这种甲的大西军曾经大败清军。经常有人说满蒙骑兵四百年来在野战中面对中原军队保持全胜,直到僧格林沁的蒙古马队在高楼寨战役中被捻军消灭才打破了这个神话,这其实是不对的,在满清刚入关不久,李定国的大西军就“两蹶名王”,大败清军,阵斩努尔哈赤的孙子尼堪,李定国获胜的原因不止一个,但棉布甲的防御力是一个重要因素。

但是棉布甲也有弱点,就是防劈砍和击打效果好,防长矛刺杀和强弓劲弩的近距离射击效果差,容易被箭矢射穿,为此,李定国部队又装备了“滚被”,就是把特制的厚棉被裹在身上防弓箭射击。后来,曾经想与李定国联手的郑成功部队也装备了这种“滚被”,明末文人计六奇在《明季南略》中记载,郑军中“有滚被二人,滚被者,用一大棉被厚二寸,一人执之,双手有刀。如箭至,即张被遮候,箭过,即卷被持刀滚进,斫人马足。”从这段描述来看,这本来是福建藤牌兵的战法,但郑成功用“滚被”替代了藤牌,可见他发现“滚被”比藤牌的防御力更好。#商丘博物馆#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