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场就是激情戏,女神这尺度太炸了
刚开场就是激情戏,女神这尺度太炸了
鱼叔每次聊韩国情欲片时,评论区总会提到一个人:
全度妍。
作为韩国最具实力的女演员之一,你很难只用一个词来形容她。
已经出道 33 年的她,出演了太多风格各异的角色。
像是《你是我的命运》中,被丈夫家暴多年,身患艾滋的妓女。
像是《密阳》中,那个经历多重生命之痛,寻找救赎的女性。
以及《杀死福顺》中,能够做到「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却搞不定女儿教育的女杀手。
当然,还有在鱼叔评论区呼声最高的情欲大作《下女》。
片中全度妍化身充满诱惑的女佣与李政宰你来我往地挑逗,给很多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比起这部众所周知的名作,我更偏爱她人生中第一部大尺度电影。
故事比起《下女》还要精彩几分。
而且,与全度妍搭档的男演员也十分之厉害。
是韩国「忠武路三驾马车之一」的崔岷植。
更特别的是,这部电影的时代背景,也与当下有着相似的呼应。
那么,今天的奇情专栏,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部——
《快乐到死》
1999 年,《快乐到死》上映。
彼时,全度妍刚转战大银幕 3 年。
就是这一年,她凭借《记忆中的风琴》,一举成为青龙电影节与大钟电影节的双料影后。
巧的是,崔岷植也在同一时间,凭借《生死谍变》揽获这两个电影节的影帝奖杯。
二人都在同年的两部片子中诠释了截然不同的角色。
尤其是全度妍。
《记忆中的风琴》和《快乐到死》中的她,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前者,她是一个暗恋老师的 16 岁乡村女孩。
当时全度妍已经 26 岁,但在扮演活泼淳朴的小女孩时,却毫无违和感。
将少女青春期时期,青涩有纯真的模样,演得活灵活现。
而在《快乐到死》中,全度妍变身为一名在大城市摸爬滚打、已经成家生子的成熟女性。
而且,她这回第一次大胆出演情欲戏,且毫不避讳展露肉体。
故事开篇,就是一场生猛的激情戏。
某天,一位穿着得体套装的女人敲开了一个男人的家门。
一进屋,两人就迫不及待地拥吻在一起。
女人不停催促着,一边解着彼此的衣服。
男人也用激烈的动作回应着对方。
在欲望中沉沦的,就是女主宝罗和她的前男友。
宝罗事业有成,经营着一家英文幼儿园。
而她的丈夫失业在家。
每天除了做点家务,大部分时间要么在家看肥皂剧,要么去旧书店看小说。
面对如此颓废的丈夫,宝罗逐渐产生了厌恶之情。
夫妻二人的性生活,也如例行公事一般。
机缘巧合之下,前男友应聘了宝罗的学校工作。
帅气又充满男性魅力,再加上两人曾经的感情基础,前男友直接变成了情人。
自此,宝罗一边在家和丈夫过着平淡如水的家常生活。
一边享受着和情人干柴烈火般的激情关系。
在学校,两人时常以工作为借口,在办公室亲亲抱抱。
下班后,宝罗会以加班的名义,来到两人的欲望小屋,在床上快乐共舞。
有时,宝罗还会大胆地骗丈夫,说要出去工作,实际上却是和情人出游。
宝罗一直规定,情人和她只能有肉体的联系。
这儿不要有我的任何东西。
我可以用你的东西,就像我只是一个朋友。
有时,宝罗也考虑试着切断与情人的关系。
但面对毫无长进的丈夫,以及越来越干涸的夫妻生活,她又感到极大的空虚与孤独。
当她发现情人一直保留着两人过去谈恋爱的照片和戒指后,心也产生了动摇。
因此,她也越来越放任自己与情人共赴欲仙欲死的快乐。
宝罗曾对情人说过:
我喜欢来这,感觉很自由。
情人这里没有任何的约束,也没有任何的负担。
可以肆意地释放欲望,获得一种放空的轻松感。
只是,出轨始终是一种伤害他人的错误。
人,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宝罗付出的代价,是她的生命。
实际上,情人要的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床伴关系。
他始终都将爱情的种子保存于心,寻找机会再次生根发芽。
宝罗释放的情欲,激化了情人的渴求。
他开始违背宝罗的意愿,试图改变两人的关系。
情人先是把家里的钥匙给了宝罗一把。
又在家中购买了宝罗需要的生活用品。
他还给宝罗的孩子拍照,买婴儿用品。
甚至还会往宝罗的家中打电话。
情人的这一切行为,都是在逼迫宝罗做出一个选择。
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不透风的墙。
宝罗总是很晚回家。
越来越不耐烦的态度,多出来的钥匙和车子超额的油费,都在提醒着丈夫,妻子有事隐瞒。
于是,丈夫根据宝罗遗落在车中的收费单,以及忘在家中的钥匙上的信息,确认了情人的家庭住址。
趁着宝罗与情人出游,他偷偷来到情人家中。
房间里散落的衣服,桌子上妻子衣衫不整的照片,都证实了妻子不忠的事实。
即便如此,丈夫也没有做出过激的反应。
只是在当天晚上,意有所指地问了一句:
宝罗,你喜欢你的生活吗?
宝罗却假装没有听见,转移了话题,回避了丈夫的质问。
很快,致命一击出现了。
一天晚上,丈夫刚出门修车,情人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因为宝罗想要和情人结束关系,生气的情人决定上门「逼宫」。
此时,丈夫不在家。
如果自己一走,尚在哺乳期的孩子则无人看管。
但她又实在想要结束这段纠缠不清的感情。
竟然在孩子的奶粉里,混入了小量的安眠药。
然后趁孩子熟睡后出门见情人。
丈夫回家后,不见宝罗,只有孩子发着烧呜呜大哭。
惊恐万分的他,赶忙带着孩子去看病。
当丈夫看着难受的孩子心痛不已的时候,宝罗却在酒吧和情人喝酒买醉。
而当丈夫抱着转危为安的孩子回到家后,他看到的却是和情人苟且的妻子。
这场景,就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于是,丈夫决定杀死妻子,彻底结束这一切。
原本喜欢读爱情小说的他,转而研究起了侦探小说。
并据此做了缜密的计划与准备。
先是借由参加老师的葬礼,买了张离开首尔的火车票。
让同行人看到自己上火车这一动作,制造一个不在场证明。
然后偷偷下了火车,潜入情敌的家中,获取对方的私人物品和毛发。
等到妻子回家后,他正式开始行动。
先是利用情人拍摄的照片,刺激宝罗打电话给情人,引诱其来到案发前场。
突然间,他关上灯,从黑暗中冲出来扑向宝罗。
一下又一下将刀捅入妻子的身体中,倾泻心中的怒火。
完成杀戮后,撒上情人的毛发。
处理掉必要的指纹,离开现场。
在远处等到情人赶来,自己再去对方家里制造伪证。
做完这一切,丈夫又乘坐火车回到他本该在的老家。
整个过程,干净利落。
谋杀嫁祸,一气呵成。
片名叫做「快乐到死」。
实际上,片中的每个人都不快乐。
面对宝罗的出轨,丈夫受的伤害是实实在在的,感到愤怒与痛苦也是必然的。
但无论如何,杀人是一种极端的行为。
而且真的把妻子杀死,问题就解决了吗?痛苦就消失了吗?
一切尘埃落定后,丈夫再也不愿进入宝罗死去的卧室。
他所面临的生活困境,一个也没有消失。
无就业,无收入,还要一个人承担养育难题。
整个故事,其实并不是对出轨、杀妻这些问题进行某种简单的审判。
而是向我们揭示了,在这场悲剧下的所有人,都是被异化了的痛苦人。
本片有一个不能被忽视的社会背景:世纪末的金融危机。
韩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缔造了「汉江奇迹」,经济飞速发展。
然而,1997 年突如其来的亚洲金融危机直接摧毁了这种繁荣盛景。
失业率飙升,无数家庭陷入了困境之中,看不到希望。
宝罗的丈夫就是其中一份子。
虽然宝罗在片中总是嫌弃丈夫不积极找工作,整个家庭的重担都压在她一个人身上。
但事实是,丈夫有在不停投简历,只是都没有得到正面回应。
谢谢你申请加入东宝集团。
对不起,你这次申请不获接纳。
社会地位的失去,让丈夫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与迷茫之中。
于是,他尝试通过分担家庭劳务来获得平衡感。
电影中,丈夫十分沉迷爱情小说与家庭肥皂剧。
显然,他也是希望获得情感的慰藉。
但生活的琐碎,早已耗光了两人的激情。
妻子无处不在的抱怨与吐槽,更是给他增加了压力。
这样一层又一层的打击,造就了丈夫最后的扭曲。
而宝罗呢?
她绝不是表面看起来那样,是个毫无责任感的放荡女人。
故事中许多细节都表现出,她作为家中的经济顶梁柱,却依旧需要承担着照顾家庭的责任。
丈夫说是待业在家承担家务,但也做的不到位。
就像,明明不用上班,却根本想不到要去接孩子,只是在家喝酒看电视。
也像,家里烧开的水壶一直在叫。
但丈夫下意识觉得,既然宝罗在家,那就该她去处理这些事情。
宝罗看似事业成功,但实际上内心也渴求着温情与关怀。
她和情人说,自己之所以喜欢和他在一起,是因为对方温柔,体贴。
反观丈夫,却只是一味地意志消沉,只顾自己。
另外,通过丈夫发现宝罗出轨后选择冷处理,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拒绝且难以沟通的人。
于是,在不断膨胀的社会困境与逐渐压缩的家庭生存空间的对压下,宝罗与丈夫的关系逐渐错位、扭曲,最终以惨剧收场。
实际上,鱼叔在看本片的时候,想起了另一部电影,《赤桥下的暖流》。
两部电影都是借由情欲的手段,来反映社会经济崩塌的大背景下,个体命运的挣扎。
只是《赤桥下的暖流》选用了一种奇幻与轻松的方式。
可现实中,大多数情况下只会和《快乐到死》这样,更加冷峻与压抑。
就像当下的韩国社会。
持续走低的经济形势,与疯狂上涨的失业率,冲击着每一个韩国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各类恶劣的社会事件不断飙升。
《快乐到死》中的宝罗与丈夫,就像一个社会的缩影。
同时也是一种警醒。
因为,我们并不知道。
下一个挥刀而向的人,会在什么时刻,什么地点出现。
全文完。
助理编辑:旺达的托马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