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爱篇么 > 八卦 > >正文

​唉,又是烂片

摘要唉,又是烂片 写在前面 今晚聊一部院线新片—— 《三叉戟》 这个标题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相对于整个五月院线电影的低质,到今天票房日冠还是五一被我们批评为烂片的《末路狂花钱...

唉,又是烂片

写在前面

今晚聊一部院线新片——

《三叉戟》

这个标题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相对于整个五月院线电影的低质,到今天票房日冠还是五一被我们批评为烂片的《末路狂花钱》,现在又来了一部《三叉戟》,依旧是烂片梯队。

另一个是相对于这部片的导演高群书的,高导绝不是行业里圈钱的那种烂片导演,他之前的作品包括大众口碑几近封神的《风声》,还有在我个人心目里属于影史佳作的《神探亨特张》。

高导前几年的口碑一直都很好,我记得当时太平洋渔船大逃杀案影视化,大众呼声最高的也是他,我也非常期待他后续的作品。

但这两年他不知道怎么了,拿出来的作品,可以说一部比一部烂,上一部是电视剧《猎冰》,豆瓣评分 4.3,再上一部是去年底的《刀尖》,豆瓣 5.2,全部不及格。

现在又到了这部《三叉戟》,依旧是一部从各个角度看都夸不出一点的大烂片。

这还不是原创 IP,四年前还有一部同名的电视剧,要讲的内容差不多,那部剧的质量还可以,一度被打到过 8.5 的分数。

而这部电影,基本就是剧的反面——剧版的优点,全部变成了影版的缺点,它甚至差到不像是这个时代能拍出来的片子。

正文

片名的 " 三叉戟 " 在片子里指的是海神的三叉戟,是三位主角从海底找到被藏起来的十四个亿现金之后警局众人对他们的称呼。

从名字上看,电影的重点方向有两个:一个是破案的剧情,像一把三叉戟一样直捣邪恶;一个是人物,三个快退休的老警察像三叉戟上的三尖刃,汇聚在一起才能产生力量。

一剧情一人物,非常简单的逻辑,但无论是哪一个,这电影做的没一个及格的。

剧情上的混乱是它带来的第一印象,观看的过程就像是在看一部被剪得稀碎的电视剧,从各段长剧情中抽出一部分拼凑在一起,合成一部两小时不到的电影。

故事非常多也非常乱。表面上看只是一个国内联合境外共同犯下的巨额洗钱金融案,但这其中又穿插讲述了三位主角的个人故事,跨越二十年的两宗案件,黄毛、老鬼以及小青(欧豪饰)这些人单独的经历。

而这些人和故事看似全部围着这个金融案形成一个整体,其实彼此之间的联系极其微弱,往往只是在需要提到的时候出现一两个镜头或几句台词,剧情的割裂让片子显得更加臃肿。

出场的人物也非常非常多。基本上是走马观花念人名,每一个人看似都是在这些案件里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人,但人物的密度大,时长又不够,导致的结果就是他们出现后又匆匆下线。

比如魏晨饰演的警局政委,因为自身的贪污而去帮助金融案背后的 boss 黄老板脱逃,在剧情上本应是三位主角行事的大障碍,结果只用一句帮黄老板拖三天的台词,这个人就下线了,所谓的障碍根本没有。

导演想要做到每一场戏都不是废戏,于是通过 " 多 " 来显出剧情的紧凑丰富,但这样强塞的结果就是,每一场戏都成了废戏。

什么都想要,后果就是失去了表达,什么都要不了。

比如他想通过二十年前后的跨度去讲一个局。二十年前大棍子(姜武饰)杀了叛变且染上毒瘾的线人二冬子,二十年后他们发现二冬子竟然与这场金融案也有联系,而二冬子的儿子小青也一直以黄老板干儿子的身份等着为亲爹复仇。

姑且算是一个悬疑破案故事,但过于满的剧情让它根本没有任何暗藏伏笔的空间,于是所有的反转、破案靠的都是天降的剧情与台词的解释。

比如小青为了替父亲报仇隐姓埋名在黄老板身边,在杀死黄老板之前他逼迫黄老板好好看看他是谁,黄老板通过他的脸认出了他是二冬子的儿子。

这本来是一个揭露最终反派身份的反转,结果对这层反转的解释竟然是小青问 " 你知道为什么我当你干儿子这些年你都没有认出来我吗?因为你从来没有正眼看过我!" 就很震撼,很不合理,而且你也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

比如它还想借助一个警匪片去讲江湖道义,所以三个警察从头到尾连枪都没有,也没穿过警服,去掉了跟警察相关的所有元素,所有的戏都是小混混打架一样的械斗。

而至于怎么去拍江湖,在片子里基本就是耍狠、复仇、背叛或者收小弟,连黄毛的背叛也只是你挟持了我的女朋友,所以我背叛你。人物的悲剧、光明和黑暗的抉择这些常见的江湖表达都没有,哪怕是一点有价值的内核也没有。

至于人物方面,它的表达却异常简单,简单到一句话就能概括整个电影:一个离开了 " 爹 " 世界就完蛋的故事。

这个 " 爹 " 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身份,同样是一个象征词。

具体的身份指的就是他们爹的身份,而作为爹他们拯救或者支撑着自己的儿子。

三警察之一的大背头(黄志忠饰)本身就是一个父亲,在自己的儿子被卷入金融犯罪案时,他马上卖了自己的房子凑了几百万跑到前妻家里为儿子度过难关。

还有整个金融案的幕后操手黄老板,是电影最终反派小青的干爹,而小青最后杀掉了黄老板,是为了给自己的亲爹报仇。这些都是一些很具体的 " 爹 " 的形象。

至于象征词,指的是电影最终的矛盾不止是正义和邪恶的矛盾,还有父一辈和子一辈的矛盾。

比如小青最终和三位老警察对峙的原因是要为自己的父亲复仇,父亲就是被当时的大棍子杀死的。

这三位警察在警局也是马上就要退休的形象,他们无论是面对反派还是面对警局的其他年轻人都是一种父辈的象征。

甚至在故事的前半段就有一句很明显的台词指涉,黄毛他们找完三个警察的麻烦之后被老鬼堵在巷子里,作为父一辈的老鬼对年轻一代的黄毛教诲道:永远都不要忘了,警察就是你爹,是你爷爷。

父辈不止是在权力和身份上全面压制住子一代的,在能力和实力上也是要依靠他们去拯救警局乃至世界的。

就像是这么大一起涉及几十上百个亿的金融案件,警局几十号人没有一个能顶或者敢顶,最终还是只能依靠三位老警察挂帅出征、拯救警局。而作为年轻一代的魏晨饰演的政委,也是一个贪污的敌对者。

这样的人物设定就让它在写法上陷入一个禁忌:把三个人神化。

剧版一个好的地方就是抓住了三个人身上的特质:快退休的老警察。因为老,他们有自己的经验,同样因为老,他们也有自己的无能。

但这部片,别说去拍出他们老人身份的 " 老 " 字了,连 " 人 " 字都快拍没了。

开篇就是局长被疯子挟持,整个警局的人束手无措,结果大棍子一拳把疯子撂倒,奠定了他们这么一种无所不能、气势逼人的基调。

剧情上,从二十年前的暗自调查,群众举报,到引出这么一盘巨大的金融案,大背头是这一系列事情的幕后推手。三人破起案来更是神挡杀神,无论是械斗、追杀、寻找线索,永远是风衣和背头都不带乱的,几乎没有弱项和失败。

他们唯一的脆弱也不是自己,而是家人。敌人拿他们没有一点办法,人是完人,无论威逼还是利诱都行不通,于是最后只能通过伤害他们的家人来威胁他们,而能够为家人报仇、能够保护家人的,同样也只有他们自己。

警察的身份也变得不重要了,整个塑造的方式就是三个人各自的个人英雄主义,这样的塑造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在他们之外,其他所有人都是不重要的,都是承担着对比作用的。

比如他们的家人,就是等着被伤害,然后等着被他们拯救的。

比如其中的女性,何杜娟和陈都灵两个人没有任何作用,他们扮演的人物一个是被男人踩在脚底下,一个被用来和银行不同的领导层上床并用性爱视频来作为威胁这些人的筹码。

哦对了,陈都灵还有一个作用是 " 红颜祸水 ",要么是因为自己的美貌为男友黄毛引来不必要的敌人,要么是被挟持用以让男友叛变。

比如里面的年轻人,是用来做对比以突出三位老炮依旧是强于年轻人的。

小吕经验不足,一起去找线人就他被酒瓶爆头;政委抵不住诱惑,收受黄老板贿赂;黄毛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易怒和毛躁,甚至最后叛变杀死了老鬼。

甚至导演为了凸显 " 父辈的荣耀 " 以及 " 姜还是老的辣 " 还特意在最后安排了一场由三位警察领导的老炮们和由欧豪领导的年轻人们的对峙。

一群中年男性出租车司机们难掩心中正义的热血,与这些反派小混混们在钢厂激战,无论是能力、勇气,还是热血这些年轻人都比不上这些司机们。

在小青和大背头与大棍子的搏斗中,小青在摩托车翻倒后从车上摔下倒地不起的时候二人都选择不去攻击,非要等着他站起来来一场二对一的公平械斗,警察抓坏人完全让位给了一番强行编排的英雄主义式的男性对决。

最后在案件完美勘破后以韩庚为代表的年轻一代询问以大背头为代表的父辈一代:您是想继续留下来还是想照常退休?

我以为片子要讲代际的更迭,讲这个世界终究还是要交付给年轻的一代,没想到电影的最后一幕是韩庚和小吕在警局开心地对着镜头外大声喊大背头:" 师傅!"

也对,他们怎么舍得呢?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