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府战役:转战千里奇袭宝鸡,为何成为彭老总一生最凶险的败仗?
西府战役:转战千里奇袭宝鸡,为何成为彭老总一生最凶险的败仗?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1948年3月,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解放宜川,歼胡宗南主力于瓦子街,将战争引向外线。由于中共中央战略是吸引蒋胡军主力于陕甘宁边区,除迫使胡宗南直接丢失豫西、晋西南两战略地区外,并支援了刘邓、陈粟两个大军在中原广阔地区展开,基本上完成了预期目的。为便于指挥各大战略区与蒋军主力决战,中共中央遂于3月23日,渡过黄河,到达晋绥地区,然后又转向晋察冀解放区的平山县西柏坡。此后,西北地区的军事即由彭德怀和习仲勋全权负责了。
一、洛川战役
彭德怀司令员,为迫使胡宗南新编组的裴昌会第五兵团从豫西返回大关中,遂于瓦子街战役结束后,即挥师南下,连克黄陵、白水、宜君等县城,至3月10日起,包围了洛川,通近了蒲城。胡宗南及其统帅部恐慌异常,急忙抽调裴昌会兵团增防西安。
洛川为陕北重镇。西安事变前即为张学良东北军驻地,抗日战争爆发后,为大后方学生入延安求学的通道。不久国共关系紧张,蒋军嫡系驻西安之国民政府军委会委员长行营主任蒋鼎文,即煽动西北回军仇共,以两年前在甘肃河西走廊战败红四方面军西路军之马步芳部马禄骑兵旅驻防洛川,堵塞进入陕甘宁边区之通道。
1939年后,国民党军对日军在沿海大规模作战结束,国共关系恶化,蒋又部署胡宗南第二十四集团军三个军的兵力于洛川周围之数县,以加强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前述被击毙或俘获之将胡军军官,即系长期对八路军进行摩擦者。
洛川地势险峻,县城位于海拔一千余米的高处,塬面平坦,远望一片平川,附近沟整密布,下面深度多在七十五至一百五十米左右。从面上看,沟的这边和那边只有咫尺之近,但要走到对面去,就得先下沟再上沟。沟的切面异常陡峭,上和下都非常困难。
抗日战争后期,蒋胡军袁朴第八十军驻防于此,即利用陡峭的沟整,修筑了城防主要工事。内战爆发后,刘戴的集团军司令部驻此,又在沟壑边上挖了无数堑壕,并在壕前埋有大量地雷。瓦子街之战后,增援两个旅的兵力固守,绝非西北野战军可以轻易夺取。彭德怀司令员之所以发动围攻洛川之战目的在于调动裴昌会兵团北上增援,于运动战中歼灭之;并调动胡宗南北线之敌南下,进而收复延安城。
1948年3月23日,西北野战军攻洛川城战斗开始。洛川城不大,筑有土城墙。城的外围三四里处,有石家庄和窑子里两据点为之屏障,彭德怀为实施围城打援战术,一面将主力一、二、四纵队部署在黄陵至洛川路上埋伏,一面命令第三和第六纵队攻城。陈海涵率教导旅首先投入夺取窑子里战斗,以第一团攻击敌军阵地,一天连续攻击三次,也未能拿下敌人的据点,经过猛烈地火的轰炸,当晚敌人守军被全部歼灭。
26日起,教导旅又以第二团进攻石家庄,该据点前有一崾岘,上面架设铁丝网,地下埋有地重,根本无法接近,后来从崾岘的右侧挖交通壕,一直挖到崾岘边,经一个多小时激战,始将敌军赶跑。
蒋胡军洛川外围点既已攻下, 29日起,罗元发又指挥六纵队发起攻城战斗。黄昏后,以教导旅第二团任主攻,张贤约新四旅也从左翼同时发起了进攻。教导旅二团以第三营为突击部队,敌人正面有一桥梁,桥北为敌军碉堡工事,难以接近。
突击营为拿下敌人据点,就采取对壕作业,经过一夜的努力,将地道挖到敌人碉堡下,并施放大量炸药。三营发起攻击时,爆破声一响,敌军碉堡就飞上高空,第一梯队很顺利地攻上去了。但部队仍无法继续前进,因为桥北敌人工事密布,还有一座“笔架山”坐落在桥的东北方,卡住了通道。第二梯队上去后,拥挤在桥头上。在敌军密集火力下,遭受很大伤亡,最后全部退回石家庄。战后,彭德怀亲自到六纵参加检讨会,认为石家庄守敌逃回城内,已摸清攻城部队战术,必定在背后和翼侧加强防御,攻破洛川就困难了。
彭德怀分析了当前的情况,认为攻城不易,而裴昌会出身孙传芳北洋军上官云相部下,在江西与红军对战多年,深知共军的战法,故其指挥的第五兵团采取援而不进或缓进的方针,实行“日进30里,夜退15里",窥测动静,步步为营,以免像刘戡似的落入解放军的陷阱。而且彭所率大军屯集洛川南,粮食已经发生困难。
为免于被动,不如插入敌人后方,摧毁胡宗南军补给基地,调动胡军去援予以歼灭。彭德怀将设想向中共中央军委汇报,经毛泽东、周恩来批准,除留下许光达第三纵队继续保持围攻洛川打击增援姿态外,自己则率主力于4月8日,开始了奇袭宝鸡战役。
二、奇袭宝鸡之战
宝鸡城,位于八百里秦川西端,东距西安六百里,古称大散关,又名陈仓,向为川蜀通秦陇之咽喉。因胡宗南军队长期作战对象为陕北八路军和潼关外日军,故置兵站基地于宝鸡。因南为蒋军的大后方四川,西为三马的回军,无后顾之忧,从不派重兵防守,而以清(涧)延(川)战役被歼在后方重建的整七十六师驻防。
4月7日起,彭德怀司令员命令攻击宝鸡的部队,秘密转移到陕甘宁边区最南端的关中分区首府马兰地区隐蔽。13日,彭在马兰野战军总部召集旅长以上军官开会,研究西府作战方案。彭在会上对大家说:
“打洛川没得把胡宗南主力调出来,这次我们打西府,目的还是在于调虎离山。只要我们能把敌人从西安、延安和渭河两岸调出来,我们就可以寻找战机消灭他。当初胡宗南占领了我们延安,看起来我们是失败了,现在我搞他屁股后面来了,杀他的宝鸡,捣他的后方,搞他的补给站,叫胡宗南火冒三丈高,你看是谁胜利?这样一打,第一可以补充我们自己,第二又可以光复延安。”彭在会上对全军指战员说了很多鼓舞的话后,又对大家讲了不少勉励的话, “目前,全国的形势发展很快,我们西北不能拖住后腿,要尽快地消灭胡宗南,解放大西北。要告诉部队,鼓起劲来再打他几个瓦子街那样的大仗,西北的形势就大局可定了"。
从以上彭德怀的话来看,他根据沙家店、清涧、瓦子街几仗中得出的经验,认为胡宗南的军队极端虚弱,未考虑各方增援来的蒋军有一定战斗力;只看到西北野战军自延安阻击战后,已壮大到两倍多,未考虑到边区人口稀疏,缺乏土改的贫雇农子弟参加,而以俘获的大量蒋胡军俘虏兵充实连队,虽经短期改造,仍缺乏政治觉悟。
又加上为保卫中共中央的安全,从去年秋起,歼钟松部队于沙家店,两次围攻榆林城,使主力长期奔波于山涧和沙漠,而后又南下攻清(涧)延(川)和宜(川),部队未得到休整,犯兵法上久战必疲之忌;而这时在各地解放军则连续歼灭陈诚新五军和七十一军、傅作义三十五军主力、阎锡山军主力,攻克鞍山、四平、潍县、洛阳、临汾等名城,极大地推动了彭和其指战员战斗激情。
彭遂于会后,下达了如下命令:
1、第2纵队(纵队司令员王震因病留晋南疗养),第4纵队为左路,由野战军副司令员张宗逊指挥,取道高王镇,渡过泾河,夺取监军镇(今永寿)和乾县;得手后,以一部夺取醴泉、兴平,向咸阳伴动,主力迅速夺取武功、岐山,相机攻占宝鸡,并彻底破坏附近铁路。
2、第1纵队为中路,攻占旬邑后经张洪镇渡过泾河,夺取邠县(今彬县)麟游、凤翔挺进,协同第2纵队相机夺取宝鸡。
3、第6纵队为右路,在扫清职田镇、太峪镇、世店镇之反动地方武装后,由亭口、彬县间渡过泾河,控制长武、彬县,监视青马(马步芳)军行动。尔后依情况相机使用。
4、野战军总部随第 1 纵队行动。
各纵队准备了三天,即于4月17日按计划,从马兰地区出发,开始了向西府地区进军。这一地区属于陕西省政府第七行政专员区,除宝鸡城驻有被歼后重建的胡宗南军整编第七十六师、陇海铁路沿线驻有青年军二〇三师一部外,各县仅驻有保安队。这种地方团队不是解放军对手,各路进攻大军如摧枯拉朽,至25日即解放旬邑、永寿、彬县、长武、麟游、扶风、灵台、风翔、岐山等十二座县城,专员乔维森被俘。
宝鸡为西府最大的县城,为当时陇海铁路的终点,县城位于渭河北岸。城周围为小平原,布满抗战爆发后西迁的棉纺和面粉工厂,胡宗南军队的补给仓库亦掺杂其间。城内和市区均有徐保的整七十六师两旅人防守。但该师系清(涧)延(川)被歼后调师,以新抓壮丁补充成军,战斗力极弱,虽经徐保督促力战,至26日即被张宗逊、王震两纵队解决,并毙其师长徐保等。
由于胡宗南派遣的裴昌会兵团和粤军李振的部队已从关中赶来,马步芳的骑兵部队又压迫右侧翼担任掩护的罗元发纵队,致张、王两纵队在宝鸡未久停,即于28日撤退,虽然杀伤了大量蒋胡军,缴获了堆积如山的军用物资,由于军情紧迫,只能带走被服和轻武器,大量重武器和物资还是丢掉了。
三、回师陇东
4月中旬初,罗元发率第六纵队到达长武、彬州、灵台等县消灭地方武装,控制西兰公路长(武)彬(州)段后,即遭到了马步芳回军的反攻。罗元发第六纵队两个旅,为江西红一师;和红四方面军红三十一军一部老底子,久经战阵,屡立战功,是战斗力特强的老部队。青海回军认为西安事变前由于中共中央军委决策有误,曾歼灭红四方面军西路军二万余人,对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误认为不是对手。
马鸿逵、马鸿宾的回军吃过败仗,故对解放军作战多采保存实力态度。再加上蒋鼎文、胡宗南等对马步芳父子青睐,遂使马继援更加疯狂,于22日起,解放军即遭到马继援,三个骑兵旅和一个步兵旅的攻击。
在彭德怀指挥一、二两纵队攻打宝鸡城时,六纵队即分为两部,张贤约新四旅,做为总部的预备队,随彭德怀行动。罗元发指挥教导旅三个步兵团顽强阻击一天半后,迅速向西南麟游方向转移。23日深夜了时,旅部带领第二团到达张家坡,顾不上疲劳和困倦,即进行部署,准备迎接追来的马继援骑兵。
次日拂晓,双方开始接触,二团英勇顽强,殊死战斗三四小时,由于骑兵蜂拥冲来,二团抵挡不住,陈海涵只好命令部队撤出战斗,立即下沟,向西南方向转移。敌人骑兵虽冲击凶猛,但部队转移到沟底,骑兵就失去了作用。25日上午,部队转移灵台山,与据守灵台的第三团会合,并与野战军总部和纵队指挥机关取得联系,陈海涵迅速整顿好部队,准备再战。
为掩护张、王两军撤出宝鸡,向东北方向转移,彭德怀命令罗元发率教导旅北上进军屯子镇,以该镇为据点,吸引住马继援部队。但在教导旅进入屯子镇的同时,马继援的骑兵也到了,将罗元发的第六纵队拦腰切断,抢占屯子镇外围的村庄,对屯子镇形成了包围态势。由于敌人骑兵动作迅速,罗元发、徐立清、张贤约等纵队领导人随教导旅指挥机关和教导旅第三团则被隔在镇外了。
在此情况下,纵队领导立即重新部署,让张贤约副司令员离开屯子镇,指挥新四旅战斗,其余领导人仍留教导旅指挥战斗。27日晚,彭德怀司令员发来电报,命令教导旅在屯子镇吸引住敌人,等待野战主力从宝鸡撤出后对马继援实施反包围,内外夹攻,将敌人消灭在屯子镇外围。罗元发、徐立清为野战军主力创造战机,奋力指挥教导旅抵抗, 28日,还多次组织部队出击,夺回一些阵地和村庄。
由于敌人不知镇内守军的兵力,在勇猛出击时,即纷纷逃走,当解放军撤回镇内时,敌人又很快恢复阵地,双方苦战一整天,拉锯七八次,教导旅伤亡极大。但为配合主力实行反包围,张贤约副司令员也指挥程悦长新四旅和教导旅第三团在屯子镇西南王庄一带,不断予敌人以反击,使敌人受到相当损失,迫使马继援的青海回车终不能越雷池一步。
屯子镇方圆只有几百米,战斗打响前,老百姓早已跑光了。部队进驻后,找不到水源和粮食,几千人挤在镇子里,又饥又饿,有些战士在饥渴难忍时,只好宰杀受伤的骡马,吃马肉、喝马血。由于敌我兵力悬殊,教导旅一、二团伤亡也很大,有些战斗连队只剩下五六十人。
傍晚,彭德怀又二次发来电报说野战军主力正在部署对敌人反包围,命令教导旅继续在屯子镇坚守。罗元发、徐立清因教导旅一、二团伤亡很大,难以独立支撑,遂下令驻守镇外围王庄的第三团调部分兵力入镇。三团的几个步兵连是江西长征红一师留下的连队,战斗力极强,又在灵台未受损失。该团团长留下部分兵力守王庄,自己则率七、八连的兵力,于29日拂晓前冲破马家军的包围圈进入镇内,重新部署兵力,继续抗击敌人的进攻,一直激烈拼战一天,马步芳的军队始终被扼制在镇外。
彭德怀原来作战意图,系以教导旅在屯子镇吸引住马家军,调攻下宝鸡的野战军主力,实行反包围,内外夹攻,消灭马继援军。但主力尚未完成包围部署,而裴昌会率领的胡宗南主力三四个师,即由南向北压来,企图配合马步芳的四个骑兵旅,三个步兵旅,在泾川、西峰镇、屯子镇三角地带,将西北野战军包围歼灭。
彭德怀每天冒蒋介石飞机的轰炸,屹立在王庄附近部署军队,当他发现敌军的兵力和部署后,即于29日晚下达撤军的命令。罗元发、徐立清指挥教导旅30日拂晓前,予马回军以猛烈反冲锋,掩护主力和野战军总部撤走后,始率全旅沿深沟作全军后卫向东撤去。
王世泰第四纵队,原指定“沿屯字镇、肖金镇公路构筑纵深野战工事,轮番向东转移”,但“后尾不超过屯字镇二十五里”。四纵黄罗斌的警三旅具体的任务是到屯子镇以东的南庄李家宿营,担任警戒掩护任务。当到达南庄李家附近上时(距南庄李家约十里),听到南庄李家有枪声,并根据南庄李家逃出来的群众反映,黄罗斌认为敌人已经占领了该村而把部队原路带回。
在返回途中碰到王世泰,把情况向他作了报告,并一起带部队到三不同宿营。彭德怀率前总到达南庄李家后,没有找到警戒掩护部队,立即改变了行动计划。并由一纵队临时派独一旅副政委颜金生带一个团担任警戒掩护任务。一纵独立旅在执行警戒掩护任务中和后来路过南庄李家的六纵新四旅,都受到了损失。
当时,天下小雨,刮着大风,敌人以为解放军已溃不成军,没料想到主力仍有极强的战斗力,遂收兵停止战斗。
彭德怀于5月12日后,率全军陆续返回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马兰镇,虽损失不少重武器,但部队仍大部完整。16日起,命部队进入黄龙山区休整。
罗元发第六纵队独抗马家军损失最大,消耗兵力将近一半,因此,命罗元发、徐立清率部东渡黄河,到晋西南地区的河津、稷山、新绛等富庶县份补充,以便再战。
四、此战的影响
整个西府战役,西野转战上千公里,歼灭敌军约2.1万人(大部分是地方部队),光复延安、洛川、旬邑,一举解放彬县、永寿、干阳、长武、灵台、麟游、风翔、岐山、宝鸡、崇信等14座县城。毙伤敌整编第76师师长徐保以下1.2万余人,俘敌彬县少将指挥官赵璋陕西七区专员兼保安司令少将乔维森、上校保安副司令张树南、青年军第203师第3团少将团长雷夏电(5月7日于荔镇逃跑)、上校副团长吴宝周、陕西保安第19团团长李秉钓、团副冯承德、旬邑县长金炳嘉彬县县长萨滨海、水永寿县长李卿连等9900人。但西北野战军自身伤亡6566人,另有失踪、逃亡、被俘人数8407人,合计损失人数为14973人。出击6万,回来只有4.5万,可谓损失很大。
此战以西北野战军4纵表现最差,岐山阻击战中不但没有坚决抗击裴兵团的进攻,而且擅自放弃阵地后连西野总部也不通知,差点就让裴兵团在宝鸡将西野主力包了饺子;
据西野的一些老人回忆,彭总从宝鸡西野总部撤退时,国民党士兵已经冲进隔壁的院子,连国民党士兵的叫骂声都清晰可闻,彭总带着一个警卫班匆忙撤出来后,突然发现彭总夫人竟然没在队伍里,把大家都吓出一身冷汗,警卫班只能又回去寻找,大家都做好了拼命的准备,幸好很快就找到彭总夫人,可见当时情形有多么危险。
最后是在马头坡战斗中,彭总本来是调在三不同一带的4纵警3旅回来夹击整82师部队,但是4纵警3旅又因为一些很不确定的情报擅自撤退,造成西野被堵在马头坡动弹不得,付出惨重的代价(负责拖住整82师的新4旅最后没能突围出来,部队基本被打散)。
西府战役有些战史命名为西府陇东战役,这场战役是彭总军事生涯中最凶险的一场败仗。
失败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缺衣少粮的西野被宝鸡这个大宝库所诱惑,打了一场已经远远超过西野实力的战役。
彭德怀是个律己很严的军事家,战后在全军高干会上作了深刻的自我批评:
这次战役只注意了行动突然性的一面,战斗时间准备少了些;对敌情估计也不足,思想上犯了急躁病。另外,担任阻击任务的部队阻击也不够有力,致使部队造成被动和损失。
彭总的这种勇于承担责任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值得后人永远学习。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