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爱篇么 > 历史 > >正文

​崇祯帝为何甘愿将自己吊死

摘要崇祯帝为何甘愿将自己吊死 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知已无力回天,便和王承恩登上煤山。后来崇祯帝亲手杀了昭仁公主,将长平公主重伤,还逼张皇后自尽,最后崇祯帝流着泪吊死...

崇祯帝为何甘愿将自己吊死

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知已无力回天,便和王承恩登上煤山。后来崇祯帝亲手杀了昭仁公主,将长平公主重伤,还逼张皇后自尽,最后崇祯帝流着泪吊死于煤山。当然,崇祯帝这样做,完全是担心自己家人落入敌人手中,会遭受更惨烈的对待。不过崇祯帝一定要选择这条路不可吗?或许有人不理解,他为什么不向南边转移,而是要寻短见。实际上崇祯帝最后处境,并没有太多可选的路。

崇祯帝为何甘愿将自己吊死

史载崇祯的性格

“且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遽失措。”《明史》这种性格的形成,源自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当时的时局实在太乱;二说明崇祯没有自信心;三说明他驾驭朝廷的能力实在有限。所以,接过帝国船舵的崇祯,只有用百倍的努力来弥补这些缺陷和不足了。崇祯刚到20岁,眼角已长出鱼尾纹来,说明是长期的积劳成疾造成的。

由于能力有限,识人不准,所以崇祯当政时和大臣的关系很僵。在位17年,竟然换了17个刑部尚书、50个内阁大学士,说明他既不相信臣僚,而臣僚也难给他积极的配合。除了自身能力之外,崇祯还猜忌、多疑,对大臣动辄问罪、砍头,使有心报国的志士既不肯也不敢请缨效命。公元1644年(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立了“大顺”政权,稍作休整,便挥师东进,进攻北京了。此时摆在崇祯皇帝面前的选择只有两条路:迁都南下,避其锋芒;坚守北京城,履行朱棣当年制定的“天子守国门”的国策。

但是最后崇祯并没有南下,而是吊死在煤山之上。是他不想南迁都城吗?其实不是他不想,而是无法脱身前往。羁绊崇祯南行的,不外乎以下几点原因:

崇祯帝为何甘愿将自己吊死

1、怀着一种侥幸心理

明朝建立以来,北京城曾被大军包围了3次,但都转危为安了。

第一次是明英宗御驾亲征,在土木堡之变被俘后,得胜的瓦剌也先乘胜追击,大军打到了北京城下。当时的兵部尚书于谦组织了北京保卫战,最后成功击溃了也先的进攻。

第二次是嘉靖时期的“庚戌之变”,由于对明朝“贡市”不满,鞑靼土默特部的俺答汗率军南下,大军一路打到北京城下。后来因为朝廷答应了俺答汗的要求,他们才撤兵。

第三次是1629年(崇祯二年)“己巳之变”。皇太极亲率八旗大军,避开关宁锦防线,绕道蒙古地区,突袭北京城。最后在袁崇焕等诸路援军的血战下,京城之危才得以解除。

有了以上几次成功退敌的经历,崇祯当时怀有一种侥幸的心理,也是客观存在的。

崇祯帝为何甘愿将自己吊死

2、崇祯把自己玩死了

早在年初的2月10日,崇祯就召见了翰林学士李明睿、总宪李邦华和原九江军府总督吕大器共同议事。当问及将来应该选何良策时,李明睿直言,李自成大军已逼近京城,最好的选择就是迁都南京。

崇祯听了之后不置可否。虽然没有表态,但也没有发火,说明他此时在考虑这个问题。

崇祯第二次和李明睿谈话,李提出最佳路线是取道山东。皇帝可以祭拜文圣孔子的名义南下,到曲阜稍作停留之后,一路南下,只要到了淮安地区,就进入安全区了。崇祯此时对南迁表示出极大的兴趣,他向李明睿问了一连串的问题,比如中途的安全、接应部队从哪里调集等等。心中有了初步想法之后,崇祯再次命令群臣献策。

崇祯帝为何甘愿将自己吊死

朝廷内的两派

李明睿等拥护南迁的,大多是南方人。他们建议建议皇上率军南迁,在长江建立起第二道防线,令太子留守北京。但另一派坚持坚守北京城的,都是北方籍的位高权重者。他们在河北、山西、山东拥有大量的田产,如若跟着南迁,这不是把家底儿都赔上了嘛。

再说此时的他们已经和皇帝不一心了,他们有自己的小九九,认为就算李自成打进了北京城,他们只要一投降,必能得到李自成的重用。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当问题暴露出来,大臣们在朝堂上吵做了一团。

后来两派相持不下时,坚持南迁的做了一些妥协,提出另一个解决办法来,即皇上本人留下来守卫北京,派太子南下,保留革命的“火种”。谁知道此意一提, 兵科给事中光时亨的一席话说得谁也不敢往下说了:“幸太子往南,诸臣意欲何为?将欲为唐肃宗灵武故事乎”。

崇祯帝为何甘愿将自己吊死

这段史实是说唐朝的安史之乱后,唐玄宗李隆基与太子李亨一块出逃长安,队伍刚逃到马嵬坡,就发生了兵变。最后的结果是杨国忠被杀,杨贵妃被逼自尽。接下来是李隆基和李亨分道扬镳,李隆基到成都避难,李亨北上来到朔方军,后来李亨在灵武称帝,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李隆基从此告别政治舞台。本来光时亨只是个六品小官,按理说没有他发言的机会,但他此时震耳发聩的语言一出,谁也不敢接这个茬了。

不光是大臣们心里明白,崇祯的心里也是明镜似的,他和大臣们的关系闹得那么僵,如果派太子南下监国,这些人到南京后肯定会拥立太子登基,到那时自己就会被彻底抛弃了。看到大臣们一句话不说,崇祯只好说了一句话:“言迁者欲使朕抱头鼠窜耶?”好了,皇帝已经表态了,在争论下去还有什么意义。于是南迁之事彻底作罢,太子也陪着皇帝老子坐以待毙吧!这位最积极提倡为国献身的光时亨,其实早就和起义军秘密接触上了,在李自成占领北京后便投降了大顺政权,只是当时没人识破他的狼子野心而已。

到李自成的大军攻陷北京城,崇祯成了瓮中捉鳖时,他才醒悟过来,在吊死煤山之前说了最后一句话:“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可惜现在一切都晚了,只有无奈地悲叹了。

标签:

推荐阅读

  • ​商周时期的服饰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色?

    商周时期的服饰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色? 早期的服饰主要是一御寒,保护皮肤为主,以实用性为主,一般都是一些兽皮、树叶等东西做成的。能缝的就缝一下,不能缝的也就只是简单...

    2024-03-25 08:59:38
  • ​都说曹操是“赘阉遗丑”,为何还有不少名士吹捧曹操?

    都说曹操是“赘阉遗丑”,为何还有不少名士吹捧曹操? 曹操出身宦官之后,他的养祖父曹腾曾是朝中著名宦官。所以曹操早年入仕后还会被经常瞧不起,各路官员也不愿带曹操一起玩。...

    2024-03-25 08:57:23
  • ​赵匡胤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赵匡胤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说起我国历史上的皇帝,每一个皇帝的登记都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抢来的,有的是等来的,还有是被迫接受的。说起皇帝这个位置,表面上看起来是风光无...

    2024-03-25 06:14:47
  • ​为什么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是错误的

    为什么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是错误的 太平天国运动,是历史上一次最为出名的农民起义,距离我们最近,同时还是规模最大的起义,对于清政府来说也是一个很严重的威胁,几次三番想...

    2024-03-25 06:12:33
  • ​李孝恭为什么能在凌烟阁功臣中排第二?

    李孝恭为什么能在凌烟阁功臣中排第二? 李孝恭是唐朝宗室名将,唐太宗李世民堂兄。大家应该都知道李世民称帝以后,为了纪念当年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在凌烟阁设立了二十四位...

    2024-03-25 06:10:18
  • ​为何春秋战国没有农民起义?

    为何春秋战国没有农民起义? 要说到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应该都是秦朝末年的大泽乡起义吧,后来历朝历代几乎都会发生农民起义的事件,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的...

    2024-03-25 06:08:03
  • ​张辽与徐晃合力能击败赵云吗

    张辽与徐晃合力能击败赵云吗 在三国演义当中,关羽曾经评价张辽时说到其武功不输给他自己和张飞,而徐晃也是曾与许褚大战50回合不分胜负的强者。可以说徐晃和张辽两人的实力都...

    2024-03-25 06:05:49
  • ​浑河血战明军是如何败给后金的 戚家军最后结局如何

    浑河血战明军是如何败给后金的 戚家军最后结局如何 浑河血战是发生在天启元年的一场战役。当时努尔哈赤可以说是战无不胜,他趁熊廷弼去职,决定对沈阳发起攻击。最后金军虽然...

    2024-03-25 06:03:34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李世民的功臣,还是唐朝的功臣?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李世民的功臣,还是唐朝的功臣?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由唐太宗李世民设立的,他让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出这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以此纪念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

    2024-03-25 06:01:19
  • ​左宗棠是如何做到1年半收复新疆的?为何康熙三代需要半个世纪才收复?

    左宗棠是如何做到1年半收复新疆的?为何康熙三代需要半个世纪才收复? 我们在教科书当中经常可以看到一句话:平定准噶尔。这是形容清朝与准噶尔之间的战争,让人觉得这准噶尔就像...

    2024-03-25 05:59:05
  • ​明朝末年为何没出现资产阶级革命?

    明朝末年为何没出现资产阶级革命? 1644年,我过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岁建立的王朝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为了能够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整整二百七十六年间,朱元璋和他的子孙后代...

    2024-03-25 05:56:50
  • ​刘备身边最大的卧底是谁?为何一直都没被发现?

    刘备身边最大的卧底是谁?为何一直都没被发现? 卧底这类人,在历史上也并不在少数,很多时候都是需要卧底来对人的行动和想法进行监控,必要的时候还会出手。不过在三国时期,似...

    2024-03-25 05:54:35
  • ​麋夫人简介(麋夫人三国时蜀汉大臣糜竺的妹妹)

    麋夫人简介(麋夫人三国时蜀汉大臣糜竺的妹妹) 麋夫人三国时蜀汉大臣糜竺的妹妹 本 名:麋氏 别 称:麋夫人 所处时代:东汉末年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东海郡朐县 婚 年:19...

    2024-03-24 09:32:18
  • ​孟建简介(孟建诸葛亮好友)

    孟建简介(孟建诸葛亮好友) 孟建诸葛亮好友 本 名:孟建 字 号:字公威 所处时代:汉末三国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汝南郡 主要成就:凉州刺史、征东将军 好 友:石韬、徐庶、...

    2024-03-24 09:30:04
  • ​凝香儿简介(凝香儿元朝官妓)

    凝香儿简介(凝香儿元朝官妓) 凝香儿元朝官妓 本 名:凝香儿 所处时代:元朝 民族族群:汉族 主要作品:【采菱曲】 【采莲曲】 等 性 别:女 人物简介 凝香儿,本是官妓。番僧珈...

    2024-03-24 09:27:49
  • ​南康公主简介(南康公主明太祖朱元璋的女儿)

    南康公主简介(南康公主明太祖朱元璋的女儿) 南康公主明太祖朱元璋的女儿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 出生日期:1373年 逝世日期:1438年11月15日 职业:明朝公主 封号:...

    2024-03-24 09:25:34
  • ​利几介绍(利几本为项羽部将后降刘邦)

    利几介绍(利几本为项羽部将后降刘邦) 利几本为项羽部将后降刘邦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利几本为项羽部将,后降刘邦,被封在颍川郡某县为侯。汉高祖五年秋,利几造反,被刘邦击败...

    2024-03-24 09:23:20
  • ​洪钧简介(洪钧清末著名外交家)

    洪钧简介(洪钧清末著名外交家) 洪钧清末著名外交家 中文名:洪钧 国籍:中国(清朝) 字:陶士 号:文卿 参考资料:《科举人物:洪钧》 人物简介 洪钧(1839-1893)清末外交家。字陶士...

    2024-03-24 09:21:05
  • ​赵瑞花简介(赵瑞花著名越剧演员)

    赵瑞花简介(赵瑞花著名越剧演员) 赵瑞花著名越剧演员 中文名称:赵瑞花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嵊县孔村 出生日期:1912年 逝世日期:1982年 职业:越剧演员 毕业...

    2024-03-24 09:18:51
  • ​吴华简介(吴华全国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

    吴华简介(吴华全国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 吴华全国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 本名:吴华 出生时间:1913 去世时间:1988 籍贯:东省湛江市雷州市雷高镇大群村人 人物简介 吴华(1913-19...

    2024-03-24 09: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