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爱篇么 > 历史 > >正文

​历史上的包拯与传说中有什么不同?

摘要历史上的包拯与传说中有什么不同? 包拯,这个名字在我国也可以算是家喻户晓了,就算对真实历史上的他没有半点了解,但是有关于他的民间传说却一定是听过不少,再加上很多影视...

历史上的包拯与传说中有什么不同?

包拯,这个名字在我国也可以算是家喻户晓了,就算对真实历史上的他没有半点了解,但是有关于他的民间传说却一定是听过不少,再加上很多影视作品的演绎,包拯就成为了一个断案、判案的高手,人黑心不黑,人称包青天。但是我们还是要能够分得清传说与历史,传闻中的包拯和现实历史上的包拯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那么,这些区别都在什么地方呢?

历史上的包拯与传说中有什么不同?

包拯在我国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黑脸包公的形象深入人心,犹以忠贞不二公正不阿,为民伸冤为国除奸的忠臣舞台形象,广为流传。但民间传说中的包龙图,历史上的真实形象是不是真的如传说中的那样呢?历史上真有此人,但于传说中的人物相差甚远。

包拯,是现在的合肥人,家境殷实从小聪慧读书甚勤,相貌英俊,与传说中的黑脸包公有出入。是宋仁宗年间的进士。中进士后,曾因父母年老,其遵循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两度拒绝朝廷的任命。这点与戏中所说,家境贫寒父母早亡,由长嫂养大,且对长嫂尊敬如母。出入较大,且史中并无其兄嫂的记载。

历史上的包拯与传说中有什么不同?

包拯是父母相继世后,出仕为官的,首任长天县知县,一生中最高品级为龙图阁直学士,这就是民间称之为包龙图的依据。最高官职为枢密副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曾任监察御史,这也是民间传说中,奏本弹劾奸臣的依据,知开封府事,这也是民间包龙图打坐开封府,倒坐南衙的来源。

史中记载,包拯为官清廉,曾上表奏请仁宗革除时敝,减免赋税造福民间,任枢密副使期间,对加强代州一带的防务,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至于民间传说的日断阳夜断阴,明察秋毫断案如神,惩奸除恶为民伸冤的传说,可能与其任开封知府时,改革讼制,告状人可直上大堂陈冤告状有关。之前告状人都需通过书吏等人员呈接诉状,原告无缘见开封主官,滋生了腐败,阻塞了讼道,真正的冤家原告有可能因为没钱贿赂有关人员,而状不得告冤不得伸。改革讼制后,讼道畅通,百姓告状方便,且可直达主官,这为包拯赢得了清官的声誉。

历史上的包拯与传说中有什么不同?

包拯有两个儿子,长子早逝,次子也曾在宋廷为官,但位至县令,官位不高,其它子孙再无记载。

包拯在民间的知名度十分之高,人们都叫他包青天,相关的小说和影视作品也比较多,包青天里面的几个角色,像公孙策,展昭,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的名字都深入人心,那我们来看看真实的包拯是怎么样的吧。

包拯是北宋仁宗朝的一位官员,当过权知开封府、谏官、权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等职务。真实的包拯首先是一位清官。我们看他的遗嘱就知道他的为人了——包拯的遗嘱只有一句话:“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历史上的包拯与传说中有什么不同?

包拯也是一名敢言的台谏官,跟皇帝争执起来,不惮将口水喷了皇帝一脸。让我举一个宋人笔记朱弁《曲洧旧闻》记载的轶事来说明:张尧佐除宣徽使,以廷论未谐,遂止。久之,上以温成故。欲申前命。一日将御朝,温成送至殿门,抚背曰:“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上曰:“得,得。”既降旨,包拯乞对,大陈其不可,反复数百言,音吐愤激,唾溅帝面。帝卒为罢之。温成遣小黄门次第探伺,知拯犯颜切直,迎拜谢过。帝举袖拭面曰:“中丞向前说话,直唾我面。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汝岂不知包拯是御史中丞乎?”

不过包拯却不是一名值得赞美的法官,因为他过于严酷,喜欢强调“于常法外重行处置”。举个例子吧,曾敏行《独醒杂志》载:“包孝肃公尹京,人莫敢犯者。一日,闾巷火作。救焚方急,有无赖子,相约乘变调公。亟走,声喏于前曰:‘取水于甜水巷耶于苦水巷耶?’公勿省,亟命斩之。”一个无赖因为在救火时调侃了包拯一句话,便被包拯处死。可谓严酷。

历史上的包拯与传说中有什么不同?

讽刺的是,这么一名不尊重法律、不体恤人命的酷吏,却被后世坊间文人塑造成执法如山的代表法官代表。其实,中国传统司法文明成就很高,不是包拯所能代表的。

包拯曾作为监察御史,建言加强练兵,整治贪腐。辞去该职后,还曾出使过辽国,回来后上奏折建议朝廷挑选“素习边事”的将领守边,并重视代州(今山西忻州代县)的将领选择,以应对边境突发的情况。雁门关就属代州管辖,杨家将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历史上的包拯与传说中有什么不同?

包拯在做三司户部副使时,免除了向百姓征收造船木材和河桥竹索赋税的重税;并让百姓耕种漳河地区肥沃的土地,大概有农田一万五千顷;包拯还废除了解州盐法;并且积极供给宋辽边境守军的军粮,这让包拯有了比较好的声望基础。后来包拯,任为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建言请求废除苛刻的行为,抑制侥幸投机得官,正刑法明禁令,戒除兴建劳作,禁丘妖言妄说。

大家最熟悉的包拯的官职,龙图阁大学士,正式名称是“龙图阁直学士”,在1052年担任,由此有了“包龙图”的称号。后因担保推荐官员失误获罪,被贬官到池州(今安徽池州)做知州,惨吧,这年是1055年。第二年,就是1056年,包拯复职,并且权知开封府,戏剧中的“倒坐南衙包龙图”正式登场。这时候包拯已经是快六十岁的人了。

历史上的包拯与传说中有什么不同?

包拯在开封府时,改革了诉讼制度。开封府旧制,凡是告状者,都必须先将状纸交给守门的府吏,再由府吏转呈,是否审理,何时审理,则由府吏通知。诉讼者不能面见长官,府吏可以借此敲诈勒索,营私舞弊,而冤屈者因送不起钱财而告状无门。包拯革除了这一弊端,大开正门,使告状者可直接至公堂见官纳状,自陈冤屈,审案也更能公正合理。因此,才有了戏剧中“包黑子”的形象,刚正清廉,正直不阿。当然,上古神器三口铡刀应该是不存在的。包拯此后主要作为言官,给皇帝提建议,弹劾不法的大臣。包拯曾建言宋仁宗立太子,因为包拯无子,而且年事已高,仁宗倒是很高兴包拯提出这个建议。

包拯和宋代大才子欧阳修同朝为官,欧阳修是个大才子,但是破坏力也是非常巨大的,见谁啃谁的主,包拯就被啃过,曾对仁宗说包拯弹劾前三司使是为了自己去担任这个职务,让包拯只能在家避嫌了好久。欧阳修对包拯的总体评价还是很高的,只是转折了一下“但其学问不深,思虑不熟,而处之乖当,其人亦可惜也!”,也是包拯的一个方面吧。

历史上的包拯与传说中有什么不同?

对包拯的整体评价,不敢妄加评议,还是引用宋史吧,“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翻译一下就是,包拯性格正直,憎恶官吏苛杂刻薄,致力于敦厚宽容之政,虽然非常憎恨恶行,但从来没有不用忠恕之道来推行政务的。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都断绝来往。虽然地位高贵,但衣服、器物、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

历史上的包拯与传说中有什么不同?

包拯去世后,为了纪念包拯,在开封修建了包拯祠,后来全国多地为了纪念包拯,都有修建包公祠,可见百姓心中的“一杆秤”。历史上的包拯和戏剧中的包拯,所做事迹虽然不同,戏剧多为杜撰,但是整体的性格、秉性和行为方式却是一致的,“包黑子”是确确实实的名符其实。

标签:

推荐阅读

  • ​汉文帝节俭到了什么地步?他为何要这么节约?

    汉文帝节俭到了什么地步?他为何要这么节约? 文景之治,相信很多人都是听说过的,它是西汉时期,汉文帝、汉景帝两代皇帝时期出现的治世,为后来的汉武帝算是积累下了极其之多的...

    2024-03-22 19:46:02
  • ​唐太宗李世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李世民是怎样开创贞观之治的?

    唐太宗李世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李世民是怎样开创贞观之治的?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唐朝时期的第二位皇帝李世民,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明君,虽然当时的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

    2024-03-22 19:43:47
  • ​荆轲是个有名的剑客,为何还打不过秦王

    荆轲是个有名的剑客,为何还打不过秦王 嬴政身为秦王,每天要管理秦国的很多事物,而他又是历史上出名的工作狂,这样一个人,每天用来习武的时间可以说是少之又少,然而荆轲却...

    2024-03-22 19:41:32
  • ​如何评价唐初名将阿史那·社尔?

    如何评价唐初名将阿史那·社尔? 说到唐朝的名将其实真的还是挺多的,但是我们今天不说这些有名气的我们要说说唐朝初年的名将了,话说在唐初有这样一位叫“阿史那·社尔”的名将...

    2024-03-22 19:39:18
  • ​鲁迅是怎么评价曹操的?为什么他会认为曹操是一个英雄?

    鲁迅是怎么评价曹操的?为什么他会认为曹操是一个英雄? 鲁迅先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他弃医从文的故事很多人也都知道,当这样一个人物碰上被人骂了数百年的...

    2024-03-22 19:37:03
  • ​刘邦人格魅力很大吗 此人甘愿为他赴死

    刘邦人格魅力很大吗 此人甘愿为他赴死 刘邦底层出身,也没什么背景,却能成为首领,乃至于一代开国皇帝。像刘邦这样的人,或许是有天生的领袖气质,对于领袖来说最重要的并不...

    2024-03-22 19:34:48
  • ​为什么姜维要北伐?

    为什么姜维要北伐? 刘备死后,诸葛亮对魏国进行了五次北伐,其中虽然有输有赢,有得有失,可是最终的结果却并不见得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自己也死在了最后一次北伐的途中。诸...

    2024-03-22 03:08:10
  • ​三国曹操手下有哪些知名文臣武将?为何只有司马懿能笑到最后

    三国曹操手下有哪些知名文臣武将?为何只有司马懿能笑到最后 实际上,三国时期曹操身边从来不缺能人异士,曹操招揽人才的方式也最为开放。曹操奉行唯才是举,这对于天下才子来...

    2024-03-22 03:05:55
  • ​历史上第一位百人斩是谁?

    历史上第一位百人斩是谁? 其实百人斩更多的也只是一个噱头,当然他们的武力值肯定也是受到了认可,不会是空穴来风。那历史上第一位被称为百人斩的人是谁呢?可能还是要算大家最...

    2024-03-22 03:03:40
  • ​杜环眼中的阿拉伯世界是怎样的?

    杜环眼中的阿拉伯世界是怎样的? 公元762年,在繁华的广州港上,有着一艘来自大食的商船缓缓靠岸,紧接着在众多惊讶的商人眼中,从船上走下来一位中年人呢,之间这人身着西域服...

    2024-03-22 03:01:25
  • ​历史上有哪些二婚还当了皇后的人?

    历史上有哪些二婚还当了皇后的人? “二婚”这个词现在有很多人听起来可能都会觉得并不好,尤其是女性,如果是二婚,也会有很多人指指点点,但其实二婚在古代,在历史上从来都...

    2024-03-22 02:59:11
  • ​国民党高级将领韩德勤简介,抗日名将韩德勤的一生

    国民党高级将领韩德勤简介,抗日名将韩德勤的一生 韩德勤(1892年10月8日-1988年8月15日),字楚箴,江苏泗阳人,中华民国陆军中将。早年入南京陆军小学、河北陆军学堂、保定军官学校第...

    2024-03-20 10:11:11
  • ​郭英简介 朱元璋为什么不杀郭英

    郭英简介 朱元璋为什么不杀郭英 郭英是 明朝 初年将领、开国元勋,他身经百战,据记载他一生共经历大小五百多次战役,身上也遍体鳞伤,大约有七十多处,深得 朱元璋 恩宠,且是...

    2024-03-20 10:08:56
  • ​艾陵之战背景是怎样的 艾陵之战经过介绍

    艾陵之战背景是怎样的 艾陵之战经过介绍 艾陵之战是公元前484年吴国联合鲁国在艾陵地区打败齐国军队的一场重要的战役。艾陵之战同时是春秋时期规模最庞大、最彻底的围歼战,也...

    2024-03-20 10:06:42
  • ​西晋权臣快婿韩寿:为何落得断子绝孙的结局

    西晋权臣快婿韩寿:为何落得断子绝孙的结局 韩寿(?—公元300年)字德真,西晋时期南阳堵阳人,官至散骑常侍、河南尹。曾祖父是曹魏时期的司徒韩暨,先祖为西汉初年诸侯王韩王韩信...

    2024-03-20 10:04:27
  • ​唐德宗李适女义川公主简介 义川公主结局

    唐德宗李适女义川公主简介 义川公主结局 唐德宗李适(kuò)(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 唐代宗 长子, 唐朝 第九位 皇帝 (除 武则天 和唐殇帝以外),在位26年,享寿64岁,在史上他是一位饱...

    2024-03-20 10:02:12
  • ​宋昭公执政期间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宋昭公执政期间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宋昭公,子姓,宋氏,名杵臼,宋成公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在位共9年,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前620年,宋...

    2024-03-20 09:59:58
  • ​盛唐诗人高适的代表作是什么 高适作除夕夜的故事

    盛唐诗人高适的代表作是什么 高适作除夕夜的故事 高适,字达夫或仲武,是唐朝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的诗一向是以边塞风光而闻名于世,曾经和岑参、王昌龄和王之涣并称为边...

    2024-03-20 09:57:43
  • ​乾隆皇帝风流成性 竟因色鬼缠身?

    乾隆皇帝风流成性 竟因色鬼缠身? 震惊!风流 皇帝 乾隆滥情竟然是被鬼操纵的?乾隆是 清朝 的第六位 皇帝 ,他自幼聪明,五岁就学,过目成诵,虽然在位后期过的奢靡,但也是 古代...

    2024-03-20 09:55:28
  • ​昆阳之战胜败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评价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胜败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评价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胜败的原因是什么 在昆阳之战中, 王莽 军的兵力有四十二万人,而更始起义军守城和外援的总兵力加在一起也不过二万人。然...

    2024-03-20 09:53:13